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学苑  >  主题学习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是中国人运气好,还是有其内在逻辑?

从11件大事中发现改革开放成功的答案

发布时间:2018-12-03  来源:北京日报

放大

缩小

  核心观点

  改革开放40年来发生的11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第二件大事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全党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

  第三件大事是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完成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第四件大事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形成;

  第五件大事是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

  第六件大事是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四大,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七件大事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

  第八件大事是党中央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始终不渝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第九件大事是中国梦的提出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

  第十件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第十一件大事是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

  在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需要深入讨论的是,中国发生这样的历史性变化是中国人运气好,还是有其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初心是什么?

  贯穿改革开放时期历史大事件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我们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不仅要牢记在这波澜壮阔的40年中发生的那些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还要深入研究和揭示这些大事之间的内在逻辑。

  追溯改革开放40年来发生的大事,第一件大事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场大讨论,使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此直接相联系的,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全党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这是第二件大事。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推动下,拨乱反正全面深化,不可避免地聚焦到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怎么评价“文化大革命”?二是怎么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这是两个非常重大而又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党通过一个决议才能解决。于是,催生了第三件大事,即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完成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解决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是为了“团结一致向前看”,向前走必须进一步实事求是地解决对现实国情的认识问题。第四件大事,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形成。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相联系的,还解决了三个重大问题:一是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二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三是“三步走”发展战略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解决了怎么认识国情的问题,还要解决怎么认识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即世情问题。于是,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下,又催生了第五件大事,即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从中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一启动,就具有内在的发展逻辑。实事求是,就是贯穿在这五件大事内在逻辑中的思想主线。

  如何才能加快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政治风波发生后,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一次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考验。国际社会的“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此起彼伏,国内的“社会主义红旗能打多久”的疑虑和对改革开放的质疑之声不断。改革开放处于十字路口。

  就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四大,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第六件大事。

  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后,中国共产党人依然遵循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出发参与经济全球化。于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生了第七件大事,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

  当我们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助推中国进入跨越式发展轨道的时候,怎么保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怎么处理好快速发展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党中央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始终不渝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这是第八件大事。

  考察进入新阶段后的中国改革开放历程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就不难发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帮助我们解决了决策的认识依据问题,而对社会化生产规律的认识则帮助我们解决了决策的科学依据问题。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中国的改革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一步一步推进的。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到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有一个内在的逻辑联系,这就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经济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又为中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中国和世界相联系的渠道和机制。经济全球化就其本质来讲,也是社会化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科学发展的实质,也是强调要按照社会化生产发展办事。

  实践证明,只要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坚持“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并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驾驭好“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这些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就能够加快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作者:李君如     责任编辑:刘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