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一个人的自然生长

发布时间:2018-12-25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12月20日04版

放大

缩小

  刚写稿时,竟不知给冯骥才先生挂上什么“名头”。因为他建树的领域太多,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家、画家,甚至篮球运动员。思来想去,只有先生配得上他。

  也许是因为丰富的经历和涉足领域之广,他的谈吐里,文化、艺术、教育,信手拈来;个人、国家、民族,不断切换。很多话更可从多角度来解读和理解。正所谓,“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可能是因为融会贯通,所以他老成练达,身上散发出持重、沉稳、从容。遗产抢救、画作义卖、捐款捐物等事项,在他的娓娓道来中显得波澜不惊。听者在他的从容中看到了勇往直前,沉稳中触摸到了激情四射,持重中感受到了义无反顾。

  初看他身上,有矛盾的一面。

  上世纪80年代,冯骥才写了很多批判传统文化沉疴的小说,成为伤痕文学的代表,到了90年代,他则开始保护传统文化中的“正面”,成为民间文化抢救的先锋官。

  后来他倾力推动古村落保护,引得社会全面关注,也引来了大量资本对古村古镇进行产业化改造,古村落在抢救之后,却迎来了第二次破坏。这让他很痛心。

  这种种的矛盾,其实并不矛盾。这恰恰是他对传统文化全面认识的自然深入,是一个人的自然生长,以及一个时代的自然变迁。

  教育恰是如此。创新,应是在关注常识的基础上推进的;批判,更是在心怀良知的情怀下展开的。希望我们能够回归对于常识的尊重,拾起对于良知的敬畏。

  否则,就会如冯骥才先生所言,摆渡者反反复复选择彼岸,结果徘徊一生。

  《中国教育报》2018年12月20日第4版

作者:禹跃昆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