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从傅雷对中国美术的贡献谈起

发布时间:2019-01-07  来源:人民政协网

放大

缩小

  傅雷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更是一位具有独立人格、学贯中西的文化人。我们研究傅雷,更多的是对其为学的精神境界,为学的宏观视野,为学的比较方式和作为学者、文化人的独立尊严,即学术尊严和人格尊严的探讨与缅怀。作为人到中年的一位美术工作者,我是带着无比崇敬和无比感恩的心情为自己的内心而写上一段文字。因为傅雷对于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太重要了!我是直接的受益者。这不仅因为他翻译了《艺术哲学》《罗丹艺术论》,出版了“傅译传记五种”等等,也不仅仅他写了《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等等。更在于他在对西方艺术深刻了解、研究、领悟基础上融汇中国艺术而作出的文化价值判断。这种判断体现在他对美的认识;对艺术家人格的界定;对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民族精神与个性风格的建立。尤为令人感动的是以研究西方文学和美术、音乐为主的傅雷先生,在对中国绘画史进行全面审视后,极力推崇黄宾虹。极力赞美中国画线条表现力的丰富,赞美以敦煌壁画为代表的中国艺术,这是鲜明的民族文化精神取向使然。他的美术评论建立在对原作观摩、对文化大背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作入木三分的分析。在他的评论中,所涉人和事,所涉对友人的评价,以一个评论家的学术良心和中肯,委曲精妙娓娓道来。充分体现了学术评论的严肃。诸如对刘海粟、徐悲鸿等等,这对当今的学术界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它再次证明傅雷是学界楷模,是美术精神的引领者,中国文化的现在和将来都需要这样的翻译家和文化大师。

  艺术创造的主体是艺术家,风格就是人。傅雷在1960年12月的家书中明确写道:“先为人,次为艺术家。”“没有为某某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贡献。(傅雷家书第97页)”所谓为人是指品格与学艺,即中国传统的“道德文章”。一是以儒家思想为依据的中国知识分子的道德观念。二是在弄通自己专业外还要兼通相关艺术。他把品格归纳为爱国、民族意识,社会责任。而这种品格的形成,落实在艺术家身上是要追求民族精神与个性。他说:学西洋画的人第一步要训练技巧,要多看外国作品。其次要把外国作品忘得干干净净——这是一件艰苦的工作——同时再追求自己民族的精神与自己的个性。要拓展自己的胸襟,投进大自然、投进各民族优秀的艺术作品里,艺术才能与人类精神共通。这种文化的包容心态和文化的自觉意识是建立健康审美价值的前提,也是艺术创造的精神保证。可贵的是傅雷的翻译过程就是消化理解西方艺术的过程,也是成就他美学观和艺术哲学的过程。

  他倡导精神的美。这种精神的美体现在强调艺术天地宽广、内涵深邃,强调人文性、人间气息。他在《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中有八讲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之杰。他认为只有突破政治框框条条、突破神权与皇权才能有生命力与感染力。这种精神的美,体现在广义的道德,包括正直、刚强、斗争、毅力、意志、信仰。这种精神的美体现在真诚。“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艺术品是用无数‘有生命’的部分,构成一个一个有生命里的总体。一个人弄艺术非真实、忠诚不可。”很显然,他的这些观点受到罗丹艺术论的影响。

  他倡导自然的美。他认为:“一切艺术品都忌做作。”“理想的艺术总是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这种崇尚自然美的观点对在学习西方写实主义过程中克服匠气般描摹而注入中国写意的美学意蕴是一种呼应。

作者:吴为山     责任编辑: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