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鲁迅、郑振铎与《十竹斋笺谱》的重刻

发布时间:2019-01-21  来源:央广网江西频道

放大

缩小

  拱花法运用在博古图上,如《十竹斋笺谱》卷一中的“清供”、“博古”等图,器物立体,纹饰高出纸面,层次分明,纹饰轻重逼真,这当然比用线条状物不同,可谓别具一格。

  拱花法,勾描、分色十印制过程中的第一个工序,也是决定图形的基础。用笔造形,要求准确无误,层次分明,就像工笔白描那样,一丝不苟。此法在五十年代以后,先用全透明的赛璐珞,影在原本上勾描,再用半透明的燕皮纸,分色分别勾描,即成木刻画所需的雕刻稿。而在三十年代,赛璐珞这种化学制品,还未问世,仍然沿用古法,用油川连纸勾描第一遍,由于油川连透明度差,对于勾描“拱花”这种无色无线的图纹,当然难度要大,几乎要靠摹拟来完成了。

  拱花法的重点工序,要算雕刻木版了。开始先将分色勾描的稿子,用面糊粘在刨平磨光的木版上,而后进行雕刻。雕刻拱花版,皆用凹下去的阴雕法。线条的轻重婉转,以刀代笔,再现图饰情趣,决不是依稿动刀便可完成,还有苦心经营,始有韵致。所以,明人李克恭,对此有“刀头具眼,指节通灵”的评语,确非妄谈。至于器物外形,须用斜刀侧铲,致使砑印纸上,有高出纸面的立体感,全靠精湛的艺技,始能胜任,盖非雕工之创造,不能达此境界。

  至于最后完成,则凭印手。砑印之法,将纸拉到雕成的木版上,用一块较薄的羊毛毡,再用木制的拱花花锤,在纸背上用力旋转挤砑,因在版上的图形为阴雕,所以砑印在纸上,即成高出纸面的图形。如果器物为不同的色彩,自当先将色彩一一印成,最后砑印拱花;反之先砑拱花,后印色彩,那么拱花必然失去高出纸面的效果。

  《十竹斋笺谱》中,亦有只用拱花而不用色彩者,如卷二中的无华八种、卷四中的宝素八种等,只须砑印而已。又有以色为主,并兼以拱花者,如卷二中的龙种九种,其中第一幅——蜥蜴,兽之形体及水中浪花,以拱花法为之,显得格外别致。又如第五幅——金猊,全幅彩色套印,独在“云”部兼用拱花法,使云动态益增,大有神兽凌穹之感,极有灵瑞降临之感。还有画诗八种,图以深浅墨画成,唯袅袅白云与潺潺流水以拱花法显现,并各以“山色四时碧,湖光一望青”等古人诗句题之,诗情画意,相得益彰,均堪称木刻画佳作。

  3.《十竹斋笺谱》约有半数画为单线平涂。在勾描、雕版与印刷技术方面,初看似乎无甚难度,然在实践中亦须注意研究。如卷一中的隐逸十种,描写诗人隐士,色尚淡雅;卷三中的闺则八种,比喻妇女之淑德,用笔妍秀;卷四中的文佩八种,状古玉之气质,力求古雅。这些虽然同是套色,然则立意各有千秋。

  知此再行勾描,落墨之前,先有斟酌。于人之气质重在眉宇;图静物于生活中搜取形象;画古玉求古朴润丽趣,而后执笔勾绘刻稿。至于分色,凡有轮廓者,以轮廓为准,避免套印不准的弊病。

  雕刻时,先用面糊均匀涂于木板上粘贴稿子,术语叫做“上样”。上样时稿子不能扭动,否则雕刻虽佳,亦成废品。雕刻纤细线条,不宜太深,因为不能婉转生动,印时容易损坏。色块地版必须绝对准确。或有少亏,印成必有白缝;大出线外,印后不是色色相叠,就是走样失形。即使能修补,终不如一次刻准为理想。

  印刷的顺序,有和勾描相同之点,凡有完整轮廓者,必先印轮廓以定位置。对此则与作画先定章法之理略同。再如印花卉之叶脉,虽然有时并不一定是轮廓,也应先印,此为木刻画的一般规律;但对花蕊或者用石绿等覆盖色画成的叶片,则反是。除拱花法外,印前一般总要在纸上喷些水,以取色彩润妍。

  4.关于《十竹斋笺谱》中的工笔画,从勾描工序来说,和拱花法并无大的区别。拱花法前面已经谈及。现在只将卷二中的凤子八种和折赠八种为例,从工笔画角度略述如下。

  凤子八种,为八幅蝴蝶,用点、线画成,富有装饰趣味。一、三两幅,各作一只蝴蝶;二、四、五、六、八等五幅,各作两只蝴蝶;只有第七幅,作三只蝴蝶。画法用工笔双勾,分染前后反正四翅,色彩绚丽,可和传统刺绣织锦比美。或作飞久乍停之姿,或写迎风戏逐之态,方正疾徐,形态各异。作品既有传统绘画的造诣,又有深入生活的创造,展卷可知出自大家手笔。

作者:王宗光     责任编辑: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