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史纵览  >  会史钩沉

我与民进二三事

发布时间:2019-01-21  来源:民进四川省委会网站

放大

缩小

  打开书,我被他的“大学长”的称谓,吓住了,这让我诚惶诚恐。论职位,他是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论学问,他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博士生导师。我曾在报刊中,多次读到邓伟志,幸运的是,我在北京与他过一次长谈,他讲社会学,我讲对社会学泰斗费孝通(民盟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的老师吴文藻(冰心的先生)的了解和崇拜,彼此有一些共同语言。我悉心倾听邓伟志,欣赏他参政议政的真话真情和杂文的辛辣尖刻,他是我敬重的民进中央领导人。苟主委带话说,他对我的印象如何如何。1999年我离开省委统战部到省社会主义学院工作已经5年,难得他还记得我这位老朋友。以书会友,我送了我研究邓小平理论的书给他。

  2004年7月,赵文送给我《岁月留痕》。书前有苟建丽为这本书写的序言。她的《序言》对赵文从50年代到90年代的200首诗作了评述,称赞赵文离休后笔耕不辍,老有所为。

  赵文是二野军大的老战士,建国后从教多年,后在民进四川省委任宣传处长。

  没过多久,8月29日,赵文送来他的第二本诗集《岁月如歌》诗稿,邀我作序。时间紧,务于9月8日交卷以便付梓。第二天,8月30日至9月3日,我随省政协红色旅游调查组,到巴中、通江、平昌、万源、宣汉、达县、南充考察,行程1600公里。期间,我利用休息时间,阅读了他的全部书稿,边读、边记,写出初稿。一回成都,交打印,9月4日交给他。一个74岁、退休14年的老人亲自登门邀我作序,岂敢怠慢?我在《序》的末尾,有感于赵文的普通和并不普通,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的人生是这样的:做一个平凡的人,做一点并不平凡的事。我的心是与赵文相通的。”

  2005年5月,钟树梁送了一本他的《钟树梁诗词选》。他在书前用正楷一丝不苟题写“指正”的话。我很快阅读了他的2000首诗词。《词选》展示出从1938年至2004年66年的诗歌人生轨迹,感受到诗人一生的风雨和幸福。

  2006年7月,在省政协常委会期间,我收到三位省政协常委、民进会员的书。

  李一清送给我的他的新作《农民》,不久,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就将它搬上舞台。李一清是我国著名乡土作家,改革开放初期,他的一部《山杠爷》搬上银幕后,声名大振,他是民进四川省委委员、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南充市政协副主席、民进南充市委主委康大寿送给我一本《我们那个年代——南充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纪实》,中有康大寿《九弯子》,记述他在苍溪县一个九弯子的生产队下乡8年的知青生活。这位历史学教授当年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在离县城100多里的大山深处,“栽秧、打谷、耕田、耙地,什么农活我都干。”他养猪、放羊,当石匠、木匠、赤脚医生,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这是一个知识青年的一部口述史。

  这一年,我到南充作田野调查,康大寿陪我到了南充3个村,那时,他正在搞乡村思想史研究。我对乡村也有与他一样的感情,并与他切磋。这一年,我跑了全省118个行政村,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百村调查》一书。

  民进攀枝花市委主委、市政协副主席王文君,送了他的关于他参加“四清运动”的一本书的打印稿,由于他打印不多,是苟建丽主委看完后转给我的。我花了半个月时间阅读,与苟主委有同样的感觉,认为王文君写了一部不可多得的“四清运动”口述历史。我还写了长达5页的读后感。我与他是同时代人,他60年代参加“四清运动”,有那么多原始记录,居然保持下来了,不易。他居然在40年后,把这些经历变成方块字成书了,更不易。

  再其次,国画。

  1995年夏,民进会员邵仲节送给了我一幅国画《牡丹图》。那年夏天,我带了一个由省文史馆、参事室组织的15位画家写生组,到阿坝州汶川、茂县、九寨沟、黄龙写生,邵仲节同行。他到了阿坝,心胸开阔,每到一地,都拿起画笔,写山写水,美不胜收。邵以牡丹出名,人称邵牡丹,是我省知名画家。

  牡丹富贵,国色天香。我还珍藏另一位民进会员、江油市的女画家王慧清给我的一幅《牡丹图》,她也是以牡丹图为代表作。这幅画的尊贵还在于,她是应钟树梁之请赠送给我的。王慧清在题签中写道:

  钟老师嘱赠学明同志雅赏

  洛阳一枝春意满

  万紫千红耀乾坤

  丁丑仲秋 王慧清写于李白故里

  我与民进的一些领导人、民进会员的这段交往,是我人生的重要经历,一些人、一些事,一首诗两幅画几本书,将永远珍藏在心里。

作者:李学明     责任编辑: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