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读是写的基础

发布时间:2019-02-18  来源:摘自《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

放大

缩小

  编者按:张志公是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长期致力于汉语语法的研究,在汉语的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曾任民进中央常委。

  有些中学毕业生写作水平不够,不能适应参加社会工作或者升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对这件事很关心,教育工作者也很重视,于是在语文课里增加作文次数,要学生多写。

  多写,这是完全必要的。不过,写必须以读为基础;没有正确的、充分的读做基础,光写还是不行的。

  读,指的是:朗读,精读,熟读,多读;既指学生自己读,也涉及教师怎样讲,怎样指导学生读。

  提高语言能力必须以朗读、精读、熟读、多读为基础,这可以说是古今中外一条共同的经验。

  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他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欧阳修说“为文有三多”,第一就是“多读”,然后才是“多作,多商量”。鲁迅说:“文章怎样作,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英国诗人密尔顿非常重视朗读,他说,从读的情况最容易看出读的人是否真正理解了所读的作品。丹麦语言学家耶斯培森认为学习语言需要背诵,常常背诵才能使所学的词语、句子在记忆里生根。

  应该使学生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从前,走过私塾、蒙馆的附近,总会听见孩子们呜里哇啦读书的声音,现在,那种声音不大听得见了。在这个问题上,前人的做法是有可参考的。一篇文章,读出声音来,读出抑扬顿挫、语调神情来,比单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得要透彻得多,从中受到的感染要强得多。朗读得多了,时间久了,优秀作品中经过加工锤炼的语言会跟自己的口头语言沟通起来,丰富自己的口头语言,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这些,必然会在自己的书面语言──写作中反映出来。

  朗读,应该有基本的要求,进一步的要求,较高的要求。基本的要求是读音准确,句读清晰,不错不漏;进一步的要求是正确地读出抑扬顿挫,语调神情;较高的要求是显示出文章的风格神采。首先要抓紧基本要求,不能好高骛远。有一位老师要学生读苏轼的“大江东去”词,学生把羽扇纶巾的“纶”字读成lún,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成“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此外还有别的错误,教师都没有指出,纠正,倒是批评他没有读出这首词的豪放气概。这样作,恐怕是不合适的。反之,达到了基本要求就认为满意,不肯提高一步来要求,恐怕也不妥当。

  一字不苟的精读和略观大意的泛读,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但是,精读恐怕应该列为主要方面,而泛读则是辅助的。精读就是全面、细致、透彻的理解。读懂了,读熟了,文章里的东西──语言的应用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知识,才能真正为自己所有,写文章的时候,想到一个意思而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来表达,或者找到一个词而用得不对,往往是由于读书遇见这个词的时候没有充分理解。造句谋篇的问题也大致类此。中小学学生读书不求甚解的习惯相当普遍。他们常常抱着大部头的小说急急忙忙、囫囵吞枣地看下去,知道了故事的梗概就拉倒;有些学生,开学的时候领到新发的语文课本,一天之内就匆匆看完一遍,仿佛篇篇都懂,于是老师上课讲解就不耐烦听了。针对这些情况,更有着重强调一下精读的必要。

作者:张志公     责任编辑: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