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史纵览  >  名人轶事

读是写的基础

发布时间:2019-02-18  来源:摘自《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

放大

缩小

  说到精读,最容易想到确切的理解每个实词和成语典故的意义。这是对的,但是还不够。虚词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为什么这个地方用“往往”,那个地方用“常常”;为什么这里说“即使……也……”,不说“虽然……可是……”;为什么一个地方说“是吗”,另一个地方说“是不是呢”,还有一个地方说“是吧”:这些值得推敲推敲。句子的格式也应当注意。毛主席《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二节一开头说“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为什么不简单些,只说:“但是我们的学习还有很大的缺点”?在这里用“……而且……”这个句子,跟全篇主题思想的表达有什么关系?单句、复句,短句、长句,整齐排比的句子、参差错落的句子,口语化的句子、文言气的句子,合乎固有习惯的句子、“欧化”的句子:这些,都可能有值得思考的地方。句子和句子的联系,段落和段落的联系,整篇的条理层次:这些,更应当细心解析一番。有些文章里的有些话,不但要充分理解它字面上的意思,还应当理会它含蓄的意思。叶圣陶先生《黄山三天》开头说:“我游黄山只有三天,真用得上‘窥豹一斑’那个成语。可是我还是要写这篇简略的游记,目的在劝人家去游。”一个中学生至少应当看得懂,这里边含蓄着一个意思:黄山是个非常值得一游的地方。并且应当体会出,这样说法比用上两个抽象的形容词,例如“十分美丽”之类,有什么好处。

  既说精读,当然要求细致。可是细致不等于繁琐。所谓确切理解实词和成语典故的意义,不一定要把一个个的词语抓出来,下个定义,抽象的解释一番。有人叫学生解释“干脆”这个词,这真有点难为人。当然,下定义、加解释、用术语,不是不可以,有时候也必要,问题在善于区别。当用则用,可不用则不用,总不要离开读懂文章、举一反三这个目的。

  既说精读,当然也要求深入。可是深入不等于牵强附会,故作高深。它要求根据文章的意旨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讲得恰如其分。如果每字每句每段都去挖掘字面后边的微言大义,并且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往往会把明明白白的文章闹得玄奥难解,那对正确理解文章的语言和思想是有害而无益的。

  熟读的作用大家都清楚,这里就不去多说了。

  这里需要再回过头去说说读和写的关系。要写得好,大致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首先,必须有正确的、值得写的意思。否则,无法硬写,硬写也写不好。

  其次,必须有丰富的语言材料──记得足够的字、词、成语、习惯语,掌握足够的句子格式。否则,有点什么好意思也写不出来,写不通畅。

  再其次,必须有活泼而严密的思路,会用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否则,只会说一句一句的正确的话,写不成一篇有组织、有条理、有力量、有味道的文章。

  怎样才能具备这些条件呢?生活实践、劳动实践、革命斗争的实践是重要的,然而不能单靠那个,特别是中小学学生,年龄、生活范围都只有那么大,直接的实践经验总是有限的。提高思想,开扩眼界,丰富知识,不能不靠多读和仔细认真地读。讲点语言知识,写作方法也是必要的,但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语言材料和表达能力的问题。记得的词语少,见过的句子和章法少,或者见过不少可是印象甚浅,脑子里了无痕迹,那样,背熟两本语法书、三本写作方法也写不成好文章。办法还是得多读,仔细认真地读。

  只有多读,仔细认真的读才能保证打好写的基础。

  大家常说,要学唱戏就得张口唱,光念表演术的书,不登台不开口,一辈子也学不会唱戏。这话完全正确。不过,我想补上一条:念了表演术,自己张了口,然而不听别人唱戏,不看别人表演,或者听的看的不多,或者听得看得不认真,还是唱不了戏。同样,要学写文章就得动手写,多多地写,这里也得加上一条:首先,还得读,多多地读,仔细认真地读。

  因此,我想,为了提高学生写的能力,首先要抓住读的训练。至于怎样抓,读的训练和写的训练各用多少力量,两者怎样配合,等等,那些具体的教学工作问题,都得根据实际情况去考虑研究。

作者:张志公     责任编辑:张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