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患者大于天

——记民进会员、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许国强

发布时间:2019-03-21  来源:《团结报》2019年2月19日05版-团结周刊·人物

放大

缩小

  人物简介

  许国强,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民进浙江省委会常委、医卫专家团团长。亚洲超声内镜协会执行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常委及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委员,中华消化内镜学会超声内镜学组副组长,《中华消化杂志》和《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委。其研究成果多次以第一完成者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浙江省医药科技创新一、二等奖。2005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

 

  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内国歌雄壮,掌声阵阵,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授予荣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许国强团队的“内镜超声微创诊疗体系的建立与临床应用”项目荣获此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本来他也被邀请出席这次盛会,可当天他还有专家门诊,他说“还是把时间多留些给病人吧”。对许国强而言,患者永远是放在优先级的。

  20年磨一剑,提出超声内镜诊疗的独创解决方案

  内镜超声检查术(EUS)是一种将高频率的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对消化道及其邻近器官组织进行超声扫描诊断的方法,是一种内镜和超声相结合的消化道诊疗技术。普通的内镜检查只能对消化道腔内黏膜表面进行扫描,而超声内镜就像是“透视眼”一样,能对消化道腔内黏膜的5个层次都进扫描,精准定位病灶发源的位置、大小以及类型,从而明确后续的治疗方案,做到对症下药。经过20年的研究探索,许国强的项目组推出了一系列内镜超声相关创新技术,开发了对应的医疗器械,牵头制定多项国内、国际指南和规范,为多种疾病的诊治提出了独创解决方案。

  1998年,许国强到德国吕贝克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学位。2000年1月,许国强从德国取得博士学位回到浙医一院。当时国内除了北京、上海以外,其他地方都还没有超声内镜的检查。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在浙医一院开展EUS项目。

  尽管许国强对各类普通内镜技术已经非常娴熟,但要做好超声内镜的检查,还要熟悉超声图像。一段时间里,许国强“驻扎”在医院的B超室里就像海绵一样,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各种超声图像。经过几个月的密集准备,2000年6月,浙江省内第一个超声内镜检查项目在浙医一院产生,许国强也成为省内超声内镜检查的第一人。

  许国强带领团队经过20年的努力,让超声内镜检查从花费40分钟缩短到仅需要15分钟左右。并在浙江省内率先开展了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术、神经节阻滞术、注射治疗和消融术等新技术和新项目。

  2017年9月,在浙医一院主办的全国消化内镜年会上,许国强团队进行了浙江省内首次“超声内镜引导下胃曲张静脉栓塞术”的演示,这也是目前内镜超声诊疗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出血点进行精准快速的止血,大大减少了病人的痛苦。一年多以来,许国强团队已经用这个技术治疗了170多病例次,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提起许国强,他的研究生用一个字形容他,就是——严。“专业领域的竞争都是非常激烈的,尽管目前我们的团队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但是如果停下创新的脚步,窝在现有水平上发呆,不出半年就会被超越。”正是由于本身的严谨治学,所以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学生,许国强都要求保持不断进取的“竞技”状态,每年都要有一个创新的小目标。

  大手拉小手,让先进的医疗技术惠及更多患者

  大城市、大医院的医疗技术确实已经比较发达,但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发展不平衡,让“看病难、看病贵”长期成为社会难题。作为省城大医院的消化科专家,每天面对的是来自省内各地甚至省外慕名而来的患者,他们长途奔波的艰辛,许国强都看在眼里,也放在心头。

  宁波市北仑区是经济强区,但当地的医疗发展水平却相对滞后。当地老百姓如果患了较重的疾病,都会涌向市区乃至省城的大医院就医。2008年,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和浙医一院建立了“托管”合作关系,浙医一院通过大院带小院帮扶建设北仑医院。

  2011年4月至2013年11月,许国强作为浙医一院北仑分院院长,全身心地投入到院区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各项繁杂的系统工程之中。通过派出浙医一院22个学科的专家常驻,涵盖了北仑分院所有的临床和医技科室,大大提升了北仑分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实力,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省级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当然,许国强最看重的还是变“输血”为“造血”,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是他的目标。在北仑分院任院长期间,许国强尤其注重对各级医护人员的素质、理念和能力的培养,以加强学科建设、选拔和培养学科带头人为主要工作目标,对重点学科科主任一对一传帮带。许国强更是以身作则,要求派驻专家组在帮助提高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外,还要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兴趣、制定激励政策等方式来提升当地医护人员的科研和教学能力,并把论文、科研、继续教育项目和成果等也作为派驻专家的考核指标。

  懵懂走上学医路,收获人生最大的幸福感

  学生时期,许国强是个十足的文艺少年,喜欢文学、热爱音乐,如饥似渴地寻遍中外名家的作品。顾城、沈从文……都是他心中的偶像。然而由于父母亲在“文革”被批斗,被下放的经历,希望儿子能学一门手艺,无论社会环境怎么变化,都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所以当时高中毕业后,许国强就听从父母亲的建议,走上了学医的道路。

  1983年,从浙江医科大学杭州分校毕业后,许国强分配到杭州市自行车零件厂医务所工作,几个月后,又调到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因为家里离市二医院比较远,所以许国强主要做急诊住院医生的工作。市二医院是所在人口密集区域的唯一一家综合性医院,接诊量很大。在急诊室的时候,许国强一个晚上要处理七八个、甚至十来次急诊病人,有农药中毒的、心肌梗塞的、脑溢血的……工作忙碌,工资待遇也就每月几十块钱,但是病人对医生的那份信任,让许国强觉得自己这样一个小医生,却被那么多病人需要着,能救那么多病人的命,活得有价值。回忆起最初当小医生的那段时光,许国强还会不由自主地嘴角上扬。

  治病救人带来的成就感促使许国强不断在医学道路上孜孜以求。一边工作,一边考取浙江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后来又到德国吕贝克大学医学中心攻读医学博士学位,是浙医一院消化科最早的一名博士研究生。30多年的从医生涯,许国强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踏实实,一路上也收获了各种掌声和鲜花。然而最让他感受到幸福的却只是患者痊愈时一句感谢的话语,甚至一个感激的眼神。

  加入民进,在另一个航道上感受温暖

  20世纪80年代初期,许国强和时任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心血管科主任的黄洪章同在浙医一院进修,平时查房看病都跟着黄洪章医生,20多岁的许国强被黄洪章医生高超的医疗水平所吸引,非常崇拜他。黄洪章是民进会员,于是许国强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于1987年加入了民进组织,如他所说:“虽然当时还不了解民进组织,但是连黄洪章老师这样的人都是民进会员,那这个组织一定错不了。”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民进浙江省委会的社会服务工作以医卫帮扶为重心,1987年4月成立了医卫工作组,后又升格为医卫工作委员会。刚刚加入民进的许国强便成了省委会社会服务的新鲜血液和有生力量。那个时期,哪里有省委会的医疗服务活动,哪里就有许国强的身影,遂昌、景宁、庆元乃至贵州毕节和黔西南边远山区都留下了他的脚步。

  1994年7月底,民进医卫工作委员会去遂昌王村口开展帮扶活动,大家冒着酷暑,连续十几个小时地奔波(搭乘火车、汽车、轮船)终于到达王村口。当晚,医生们正要睡觉时,王村口卫生院院长急匆匆地来敲门,说一个7岁的小女孩昏迷、抽筋,要立刻抢救。当时的年轻小伙许国强立即穿上白大褂,飞奔到卫生院进行抢救。小女孩脱离了危险,她父母把许医生当成救命恩人,感激万分。

  现在,许国强作为民进浙江省委会的医卫专家服务团团长,不仅在百忙中依然会抽出时间亲自参与医卫服务,更致力于整合会内专家资源,打造品牌特色,助推医卫服务不断升级。“入会30多年,民进组织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一样,我为组织做了很多,我付出了爱,同样也得到了爱。”许国强为自己是一名民进会员感到幸福和满足。

作者:来俊君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