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上学苑  >  理论研究

政党关系与政治生态的系统重构

发布时间:2019-05-08  来源:山大统战研究微信公众号

放大

缩小

  关于政治生态的研究日益引起关注,有论者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角度,探讨政治生态建设的领导力量、责任主体、重要性与着力点①;还有学者从文化自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发展等多维视角探讨优化政治生态的途径②,为政治生态建设提供了非常宏观和系统的思路,提供了良好的方法论,给人深刻的启示。但是,现有研究很少关注多党合作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及其效能的发挥对政治生态优化产生的深刻影响。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发挥以政党关系和谐为前提,政党本身又是政治生态系统的结构性要素。因此,对政党关系与政治生态之间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对我们当前的政治建设及其生态修复、系统重构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一、作为政治生态状况重要表征的政党关系

  政治生态是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生命体的生存状态,这些政治生命体包括国家政权、社会组织、政党、公民等要素,其中当然包括多党合作的政治主体———参政党,体现了政治生活中的政治主体之间、政治主体与政治环境之间所发生的系统的、连续的、交互的关系。我国的政党制度作为一种新型政党制度,它从确立起就以合作而不是竞争作为价值偏好,以监督和协商作为实现政治民主化功能的重要手段,它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一起,构成我国民主政治的制度基础。因此,执政党与参政党能否真正实现制度所要求的协商与合作,或者说,执政党与参政党在其生存发展的过程中,能否通过协商与合作形成相互依存、和谐共进的生命状态,不仅对多党合作的制度效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且对我国整体的政治生态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反过来,政治生态的恶化,又会影响党际关系,影响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发挥,并最终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我们在探讨“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良好环境”这一课题时,就不能仅仅从执政党内部治理方面寻找对策,更不能把一切简单化地归过于某种体制。既然政治生态是一个系统,那么我们在进行政治生态治理时也需要运用系统思维,综合施治。从政党关系角度来看,促进政党之间良性互动无疑是其中的一条重要路径。

  政党是政治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结构性要素。政党作为一个政治主体,其政治行为是否合规,其政治关系是否恰当,直接决定了政治系统的生态状况。我国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所规范和决定的政党关系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就在于参政党是以合作而不是竞争的方式参与国家政权建设,以友党、合作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身份参加政治活动。因此,在中国,执政党与参政党能否有效合作、能否真正互相监督决定了这一制度的实际绩效,对国家政治建设乃至对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也就是说,要加强政治生态建设,不仅需要中国共产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也需要参政党积极加强内部治理,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真正实现其作为政党而存在的功能与价值。执政党和参政党这一不断加强自我约束的过程,恰恰也是政党关系不断调适的过程,是政治生态状况的晴雨表。

  执政党是政治生态最重要的缔造者。既然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权力问题,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各种活动,是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分配过程,那么,政治生态其实就是围绕这种权力的获取与使用、围绕资源分配而展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政治发展环境与政治生活状态。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长期处于执政地位的领导党,对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负有完全和无限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毛泽东提出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因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过程,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干部与群众相互作用状况,中国共产党权力的使用方式,都决定了政治生态的优劣与否。从根本上讲,我国政治生态其实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政治格局中,各种政治关系和政治行为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发展状态。如果这种发展状态是良性的、有序的,那么政治生态就是良性的、健康的。反之,如果政治主体行为失范、关系混乱,导致系统性失衡,那么,政治生态就出了问题,需要优化,甚至是重建。中国共产党反复强调要“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生态建设中勇于担当责任的政治自觉,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当前我国的政治生态出现的种种问题,的确与执政党本身所处的政治关系、所实践的政治行为密切相关。

  参政党也是政治生态结构中的重要因素,它不仅自身构成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同时,这个小型生态系统在与外部环境进行能量交换时,其自我约束、其与执政党的关系、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以及内部政治伦理关系又对它自身所从属的社会政治生态产生重要影响,因而也是政治生态形成过程中的一支非常积极主动的力量。列宁说:“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④。孙中山说:“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⑤无论是从“政治”这个概念出发,还是从现实的政治过程来看,从参政党本身的职能规定来看,参政党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力量。那么,参政党在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积极参与政权建设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与执政党能否形成良好的互动,不仅影响着其参政绩效,也影响着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并最终影响着政治生态的形成。因此,加强政治生态建设不仅是执政党的责任,同样也是参政党的责任。一方面,参政党是政治生态的结构要素,其政治表现直接构成政治生态画卷中的重要色彩,影响着政治生态的明暗———中共十八大以来,民主党派有100多名领导干部被查处,表明其自身生态小循环也出现问题,需要关注;另一方面,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又使得其政治实践是政治生态的修正力量,这种修正主要是通过对执政党的有效监督而实现的。也就是说,参政党与执政党的关系,一方面是政治生态优劣状况的直接表现,另一方面也影响着政治生态的形成与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讲,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是政治生态状况的重要表征,这是因为它能够相当准确地折射出当下社会的政治生活状态。政治生态作为执政党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政治生活状态,是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所形成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其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是领导干部如何用党性、用良好觉悟和作风处理各种政治关系包括政党关系的问题。由于生态系统总是按一定的规律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进而使其构成要素之间、构成要素与环境之间相互关联,因而参政党与执政党在国家政权建设中的共存状态,是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反映,能够成为当下政治生态的真实写照。或者说,执政党对待参政党的态度,也反映了其如何对待自己、对待群众,因而能够成为社会政治生态的晴雨表。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多党合作的历史,凡是民主党派能够真正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的时期、政党协商与合作规范有序的时期,都是政治生态良好、社会风清气正的时期,而民主监督与政党协商形式主义盛行的时期、参政党被边缘化的时期,则是民主机制失灵、政治生态极不正常的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便是极端的例子。正如费孝通从个人经历中得出的结论:“当共产党的政策方针出现‘左’倾错误的时候,统战工作就遭到破坏;当‘左’的倾向得到遏制时,统战工作就欣欣向荣,向前发展。真的是共产党同民主党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⑥,费老是从参政党的角度看到执政党面对“左倾”思潮的不同态度对参政党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而产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不同效应。其实这种政党关系背后还蕴含着深刻逻辑,即我们从执政党角度来观察,参政党尽管是执政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⑦,但同时也是外在于执政党的约束性力量,是能够对执政党进行异体监督的政治力量。一旦参政党被边缘化,就意味着执政党听不到不同的声音,国家政治生活变得不正常,进而给执政党自身和国家带来损失,包括产生政治生态恶化的代价。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政治生态中确实存在着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都与执政党的部分领导干部不能够妥善处理各种社会政治关系密切相关,与参政党的民主监督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密切相关。比如说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一度盛行,反腐败形势严峻复杂,其深层原因都在于执政党的部分领导干部不能遵守党的政治生活准则,不能用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处理各种社会政治关系包括政党关系。由于不能严明纪律,因而不能遵守规则;由于不能发扬民主,因而不能自觉接受监督,最终导致不健康的、异化的人际关系在党和政府内滋生甚至蔓延,致使有些党的领导干部在处理各种公私关系时缺乏应有的界限意识,违背现代政府公共伦理的要求,从而导致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在某些地方不正甚至发生“塌方”,政治生态不断恶化。在这些出现“塌方式”腐败的地方,或者说在这些政治生态恶化的地方,党内监督和法律监督尚且虚置,参政党的民主监督就更是束之高阁了,而没有民主监督的政党关系,很难说是良好的、和谐的。反过来,如果对参政党这种有组织、有纪律、温和理性的民主监督都不能接受,那么对社会公众的监督就更不会理睬,从而最终导致政治生态恶化。

  由此可见,执政党作为政治生态的重要缔造者,要把正确处理各种政治关系,视为优化政治生态的题中应有之意,而规范与参政党的关系恰好是执政党要处理的重要政治关系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参政党的社会基础是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人民的一分子,它来自人民,是“先锋队和广大群众之间的结合部”⑧。执政党按照何种方式、何种理念、何种价值观与参政党相处,就会用大致相似的方式、理念、价值观和社会公众相处。不同的方式,对政治生态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效果。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政治生态的改善与优化,要从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起步,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开始。而无论是全面从严治党,还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都要约束权力的任性,要求执政党能够真正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处理自己与世界、与社会公众、与参政党的关系。

  二、政党关系与政治生态系统的互动和优化

  由于优化政治生态从全面从严治党开始,全面从严治党从遵守党内政治规矩、加强党内党外监督开始,因而优化政治生态的过程,其实也是政党关系不断调适、不断改善的过程,是对和谐政党关系的维护;而和谐政党关系又成为政治生态环境优化的动力与标志,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中国的政治发展与进步。

  和谐政党关系是良好政治生活的具体展现,是政治生态优化的重要内容。所谓和谐政党关系,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长期合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党际关系模式,既尊重差异,又坚持共同理想;既遵守共同的党际关系准则,又保持各自组织独立;既和谐共存,又共同发展,始终保持良好互动。这种党际关系模式奠定在合作型政党关系基础上,能够为各个政党的发展提供动力,促使各个政党通过有效协商达成共识,通过互相监督促进发展,使多党合作同时呈现出效率、发展、活力、对时代变化的适应性等特点,形成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相对稳定的秩序。这种秩序,必然要求执政党领导方式的完善、参政党参政空间的拓展与方式的创新,这就意味着执政党与参政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共同发展。这正是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内容,它具备了良好政治生态所需要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等一般特征,并不断创造和强化这种特征,使得党际和谐成为良好政治生态的内容,同时又是良好政治生态的保障。在这种秩序之下,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既是同心同德的,又是相互监督的。因为同心同德,保持了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稳定;因为相互监督,保证了执政党的时刻清醒,成为执政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助力。这种良性互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也是政治生态系统优化的关键。

  政党关系和谐所蕴含的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是促进政治生态优化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良好政治生态所需的基本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意识,但是,这些基本的政治制度如何真正落实,这些政治行为和政治意识如何落脚在每一个政治主体的政治生活中,在社会转型与政治发展的关键时期,依然呈现出一定的紧迫性。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面临着提高制度效能的问题,而它对政党关系和政党地位的恰当规范,内在的包含了监督、民主、平等等良好政治生态所需要的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如果执政党与参政党都能把这种规范落实到行为中,那么它对全社会政治生态的改善与引领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说,从历史上看,自觉接受参政党的民主监督是党的重要政治规矩之一,这个规矩不仅是对政党关系的规范,还是完善执政方式的重要途径。如果民主监督真正得到规范与完善,不仅能够给参政党积极履行职能提供足够的空间,还能够积极推动党际民主,进而推动社会民主,而民主与公平、正义、平等、法治一样,是维护政治生态的坚强柱石。在这个过程中,执政党和参政党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并能够促进彼此的成长,这正是多党合作制度效能不断提高的前提,是多党合作制度作为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基础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这种和谐的政党关系其实是差异与共识、多元与一元、自由与权威、发展与稳定、活力与秩序保持恰当的张力与平衡,呈现为政治生活生机勃发的健康状态。

  政治生态的优化,反过来又能够推动政党关系的和谐发展。2015年3月9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搞好多党合作也是如此。由于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政治体系得以存在和维持的必要基础,是影响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决定着政治活动的实际运行状况,制约着政治体系的变革,因此,由执政党全面从严治党、规范政治生活开始而构造的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有助于多党合作制度向好的方向发展与变革从而进一步发挥制度效能的。执政党是政治生态的主要缔造者,因而政治生态的优化必然包含着执政党自身的改变与调适。也就是说,在执政党全面从严治党、规范政治生活、优化政治生态的过程中,必然要求自身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一步完善,必然寻求监督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而部分党政领导干部不能正确理解“领导权”的实质,甚至犯下毛泽东当年所说的“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领导权)、“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⑨这种错误而不自知。把参政党当成下级组织,把民主监督当成找茬,正是造成政党互动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完善执政方式、改善党的领导,必将为参政党充分发挥监督与合作作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参政党对执政党的民主监督也将更见成效,党际民主的发育就会更加充分。这无疑是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显现和政党关系的优化。

  总之,良好政治生态与和谐政党关系,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执政党与参政党的良性互动,既构成了政治生态建设的实际过程,也决定了政治生态建设的目标实现状况,构成了良好政治生态的真实面貌。同时,这种良好政治生态又反过来会促进政党关系的健康发展,使得双方在这种互动中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成为良好政治生活的主体力量,而这正是政治生态建设和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孜孜以求的,也是政治发展的重要条件。

作者:王彩玲     责任编辑:吴桂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