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交流

【中国梦征文】“安得猛士”与“末将愿往” ——美丽中国梦有感

来源:    作者:任小玫   日期:2013-11-11  

    当“中国梦”的字眼从键盘缝隙钻进我的视窗界面,懵懵懂懂中我看到了祖辈、父辈与自己,都是“梦之队”的一员;它就像出窑后的哥窑瓷器,由无数开片构成一抹奇瑰的亮色,赋予了我们的工作与生活特殊的意义。进而,听到“不要让‘美丽中国’只是在梦中”的那一刻,我的心头更是猛然一凛——

    话说年幼听长篇评书时,话匣子里常言居高位者求贤若渴广募人才,以求保家卫国开疆辟土,而一朝得遇千里马可以三顾、可以倒履、可以脱靴,只为完成团队作战。燃眉之时,危难之刻,中军帐前,主公召唤,总有那么一员猛将在帐内面面相觑、鸦雀无声时自告奋勇,站出来道“末将愿往!”’戏剧诗词或古典名著是讲究叙事技巧的,演绎通常在此分节。“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卖关子,让青葱岁月的我不知有多懊恼。好不容易盼来的续说,总是不由地让我心中一振:一个优秀的团队,理当上下齐心,勇往直前。

    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愫呢?由于身处北外的缘故,周围一直有N多资深的海归。“侨联”呀“欧美同学会”呀会众人数之多,让人难以想像。1949年前后,有多少赤子响应号召毅然回国,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同心同行,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当中来,正可谓“漆有用而割,膏以明自煎”(杜甫)。爱国之心、强国之愿、报国之志,昭昭天下。外语教育包括但不局限于语言文化或外交外贸知识,要求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同时人际沟通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学习能力等一个都不能少。有一群人因为热爱,艰辛备至,任劳任怨,碧血丹心,尽在其中。他们就是我国早期的外语工作者。即便当时并无“建设美丽的中国”的提法,从革命到建设年代乃至改革开放30年来,他们为祖国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与他们零距离的接触虽不算多,但由于著作之故,深感他们值得我们仰望。

    相形而言,对于父辈年纪相仿的就熟稔多啦。同样是相应党的号召,正如抗大传统浓厚的校歌里唱的“为人民服务,人民哪儿需要我们就去哪儿”,他们的奔波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但是,纵然岁月蹉跎,他们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用团结、用信念将它谱写成峥嵘;任时光荏苒,他们用信心、用众志成城激荡共振新的征程。其中很多长者不但专业高强,经验丰富,更难得的是不为名气所累,眼神从不浮泛而游移。无数次地面对他们时我都在想,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原本都是有一个个的梦的,但有时之所以会在坚硬的现实之中变成泡沫,或许并不是现实之墙太坚固而是我们自己不够坚韧。他们坦诚待人,即便面对经验不足的菜鸟依然平和亲切,让人如沐春风。面对繁杂的工作,他们总是尽心投入,总在需要时很快给予反馈,甚至会亲自斟酌协助。

    遭逢这样的亦师亦友,谁不想竭尽所能与其共同奋斗呢? 这让我想起某友的“控诉”,张三借口太多,李四不听指挥,王五水平低下,万事只好自己亲历亲为,苦不堪言。我感其辛劳负责,但又觉得更该反求诸己,在领导力上下工夫,提升自己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想当年刘备推心置腹,礼贤下士;岳飞身先士卒,精忠报国,这才召得一千勇将为之披肝沥胆、鞠躬尽瘁,他们散发的个人魅力足以吸引真的猛士聚其麾下,所向披靡。

    诸上所述,周遭发生的故事告诉我,团队的胜利不仅是发起者、领头者的胜利,也是全体参与者凝心聚力、同心同德的胜利,少不了无数追梦者攀登一个又一个梦想阶梯时背后的那种“末将愿往”的精神。刘邦在大风中高唱“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曹操也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向天下发出召唤网罗人才成就霸业。几百年后的今天,更没有几个工种仅靠一人即能完成,即便如同圣诞老人般单打独斗,也要做足一年准备才敢驾着驯鹿马车出来巡走一天。

    当下,面对“公共外交”的新形势,如何体现民族精神,传播中华文化,展示华人的智慧与能力,架起人民友好往来的桥梁,并为中外关系的繁荣、稳定和发展助力,是需要激情与投入的。懵懂与感知共存,疑虑与释然同在。但是作为大布局上的一颗小棋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不遥远,“我们是时刻准备着”的。话再说回来,中国梦既是国人的梦,也是全球华人的梦。中国的强大与文明,又何尝不是最广泛的、拥护祖国统一的统一战线联盟之中的广大海外侨胞最坚强的后盾呢。

    最近重读胡适先生1932年写的《赠予今年毕业的大学生》。他在文章中先是描述了社会对学生的态度:“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妨幼稚一点,不妨吵吵闹闹,社会都能纵容他们,不肯严格的要他们负行为的责任”,接下来就笔锋一转,写到学生毕业之后就不再拥有这样的“特殊优待”,而是要负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与此同时,离开校园之后的学生还往往有堕落的危险,“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求知识的欲望。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理想的人生的追求。”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是在学生时代,丝毫没体会到先生此言的中肯;又因常有师长耳提面命,类似的教诲早已见怪不怪,并未把这些言辞放在心上。今时今日细细体会,方才明白先生此言的苦口婆心与意味深长:几曾何时,似乎太忙了的表象,会让我们顺势滑行而忘记了要像印第安土著那样让灵魂跟上脚步!

    50年前的今天,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高喊“我有一个梦想”,世界为之振奋。50年后的今天,站在中华大地上,回首以往,你是否也有一个梦想?扪心自问,其实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对人生出彩的追求,关乎每个个体的幸福与未来。不管每日的时光是欢快如溪流还是沉滞如水泥,岁月总是不急不缓,把每一个人推向自己有意无意选择的方向。而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会是一帆风顺,中途难免有些波折。如果能够不推诿、不退缩、有自信、有担当,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再险的关隘也是有办法过去的。即便是现实生活如同研磨机,会使我们平了锋芒,多了谨慎,可团队中不同性格的人聚在一起,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其实已奠定了合作的基础,营造了取胜的氛围。当前盛世太平,我们何不带上吴钩,跟战友们同向关山冲刺一回?

    梦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每个人都有梦想的权利,每个人都应参与梦想的实现,每个人都能享受梦想实现带来的成果。我欣赏“大风起兮云飞扬”时为集体“安得猛士”的疾呼,也有意愿拱手抱拳将“末将愿往”喊出,随之拍马舞刀,以个人成就团队,通过团队的成长提升个人,在工作中体现价值,在工作中获得快乐,以加大这股洪流奔涌的力量并实现一个个“旧梦以后的新梦”(冰心先生语)!

(作者系海淀民进北外支部会员,外研社副编审)

(责任编辑:王倩)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北京市委员会 Copyright 1950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临镜路6号院民进北京市委 邮编:101166 传真:010-5558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