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

目录导航

民进山东省委会2008年工作概述

  一、进一步发挥参政党职能,参政议政取得新成就

  省委会以提高参政议政质量、增强参政议政实效为目标,以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和工作机制建设为基础,以文化教育领域为重点,加大调研力度,使参政议政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省委会领导参加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举行的座谈会、通报会、协商会10余次,所做发言都引起良好反响,许多意见和建议得到省有关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省委会做了题为《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大会发言,并就山东省文化软实力建设、加快黄河三角洲崛起、加快推进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推进我省电子政务建设等关系国计民生和我省发展大局的重要问题提交了9项提案。其中《关于把“倒逼成本管理法”作为节能减排重要机制和抓手的建议》被省政协确定为重点提案,副省长王军民及省政协副主席齐乃贵做出重要批示,省发改委曾数次就此提案的办理与省委会沟通协商,相关媒体也进行了报道。今年6月,省政协十一届三次常委会议就加快文化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专题议政,省委会做了题为《进一步加强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促进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的大会发言,引起广泛重视和有关部门的肯定。

  省委会积极配合民进中央及兄弟省级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先后到山东省教育厅、农业厅及部分学校和地市,就台湾农民创业园现状、中小学教师待遇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高中学生学业负担情况、民办教育发展现状等课题进行深入调研,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省委会承担了民进中央关于涉诉上访的议政调研课题,课题组走访了省直与之相关的所有部门及部分地市,形成了题为《我国涉诉信访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的调研报告。省委会还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民进中央严隽琪主席“进海”协商提供了12条意见和建议,为此会中央专门发来了感谢信。

  10月,省委会成功举办了民进华东六省一市第十次工作研讨会,会议围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文化软实力”这一主题,交流了华东地区文化建设方面的成果和经验,促进了民进组织在参政议政方面的交流与协作,会议的一些主要观点在《联合日报》进行了大篇幅报道。11月,省委会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就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问题向会内外专家征集意见和建议,会后形成了《关于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影响,促进我省经济健康发展20条建议》上报中共山东省委,《联合日报》也对其中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报道。

  省委会向会中央、省政协和省委统战部等相关部门报送各类信息80余篇,33条信息被会中央《民进信息》采用,10条信息被省政协采用。

  省委会注重加强对参政议政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交流。在上半年省政协召开的党派提案工作座谈会和信息工作会议上,省委会分别作了题为《论提案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和《夯实基础,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开创信息工作新局面》的大会发言;在刚刚闭幕的“2008年民进中央参政议政年会暨信息工作会议”上,省委会提交了题为《抓全面、突重点,开拓信息工作新局面》的发言。

  省委会把增强会员的政党意识、参政议政责任感作为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贯彻到巡回宣讲和各类培训、座谈活动之中。为了让会员全面掌握参政议政工作的有关知识,省委会印发了《山东民进参政议政工作手册》。省委会对各专门委员会进行了重新整合,把一批参政议政能力较强的会员充实到各专门委员会,使参政议政人才资源进一步得到优化配置,各专门委员会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在参政议政工作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二、发挥优势,务求实效,社会服务工作呈现新局面

  省委会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社会服务工作根本指针,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省委会立即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下发了《民进山东省委关于积极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号召全省民进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为灾区群众送温暖、献爱心、做贡献,要求围绕抢险救灾、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及时跟进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工作。省委会还及时与四川省委会进行了联系,向他们了解灾情,发去了慰问信。5月26日,民进山东省委下发了《关于开展抗震救灾爱心捐助活动的通知》,在全省民进组织中开展抗震救灾爱心捐助活动,广大会员在前期多次捐款的情况下再次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总计276010元。另据不完全统计,山东民进会员通过其他各种社会渠道捐款达4010663元。省委会积极响应民进中央的号召,组织开展了抗震救灾书画义卖活动,捐赠义卖书画20幅,筹集认购款20600元。7月,为援助四川灾区抢救和传承羌族文化,省委会筹款两万元寄往四川绵阳市八一帐篷小学,供其购置羌鼓、羌服。在“民进全国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优秀会员表彰大会”上,我省1个市委会、3名会员受到会中央表彰。

  扎实推进民办教育和国学教育“双促工程”,积极开辟社会服务工作新领域。5月,省委会联合烟台南山集团举办了“第二届民办教育南山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位民办教育专家学者、民办学校及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围绕“稳步发展、勇于创新、彰显特色、打造品牌”的主题,就民办教育的发展、创新、特色和品牌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与交流。10月,省委会在烟台南山学院举办了首期“学术文化周”,邀请会内外专家就传统文化的传承等问题举行了一系列报告会,直接听众达6000余人次。省委会积极参与“山东省华夏文化促进会”的重建工作,力图以该社团组织作为省委会促进国学教育、开展海外联谊交流的平台。

  省委会成立了“山东民进企业界会员联谊会”和“山东民进书画院”,与企业界会员联合开展了爱心助学活动,举办了民进西部农村教师(山东站)第二期培训班。省委会协助民进中央到临沂开展了以帮助白内障患者复明为内容的“老区光明行动”。省委会的社会服务工作受到民进中央的专项工作表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

  省委会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为主线,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省委会转发了《民进中央关于2008年在全会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制定了活动方案。省委会把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六十周年作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着力进行多党合作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教育。省委会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共“五一口号”发布六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开展了征文活动,组织省委委员和部分骨干会员赴西柏坡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出席了由中共山东省委召开的座谈会,参加了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召开的理论研讨会,组织书画界会员举行了纪念笔会。省委会把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纳入主题教育活动,深入进行改革开放历史成就和宝贵经验的宣传教育。省委会转发了《民进中央关于开展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开展了征文活动,其中2篇入选民进中央论文集,召开了座谈会,网站开设了专题网页。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山东省委工作会议召开后,省委会两次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学习传达会议精神。先后下发了《民进山东省委关于学习贯彻中共山东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和《民进山东省委关于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制定了学习方案,部署了学习活动的开展。4月中旬,省委会召开会议,组织驻济省委委员、省直(总)支部主任学习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在省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座谈会上的讲话。10月底,省委会中心学习组召开座谈会,深入学习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省委会高度重视对主题教育活动的总结、交流,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努力把主题教育活动的成效转化为长效机制。3月,省委会召开五届六次常委(扩大)会议,对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查找问题阶段工作做了动员和部署。会后,省委会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等形式,从思想认识、工作作风和工作实效三个方面查找问题和不足,并形成意见汇总报告,提出了整改措施。4月,省委会参加了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召开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经验交流会,做了题为《在“结合”上做文章,在“做实”上下功夫》的大会发言,受到广泛好评。6月,民进山东省委五届六次主委办公会议决定,针对查找问题阶段反映出的问题重点加强学习制度、培训制度、联系会员制度和会内监督制度建设。8月,在民进山东省委五届七次常委(扩大)会议上,部分市委会和省直支部就各自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做法和经验作了大会交流,会议对全省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进行了阶段性总结。会议审议通过了《民进山东省委学习制度》、《民进山东省委领导干部联系基层、联系会员制度》和《山东民进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同时,省委会组织开展了对会内监督问题的调研,形成了题为《关于建立健全民主党派监督制度和机制的思考》的调研报告,为下一步建立健全会内监督制度做了必要准备。

  省委会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和图片20余篇(幅),会刊和网站设立了“纪念五一口号发表六十周年”、“抗震救灾”、“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专题。

  2008年,全省发展会员200人,会员总数已达3230人,平均年龄46.3岁,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3001人,占92.9%。全省共有10个市级委员会,2个市级筹备委员会,1个县级委员会,3个省直总支部,29个省直支部,235个基层组织。会员中有49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398人担任各级政协委员,38人担任各级政府及司法部门处级以上职务。

  省委会对部分重点建设支部进行了检查督导,提出了整改意见。省委会在下半年开展了评选表彰先进基层组织和优秀会员活动,表彰了62个基层支部和339名会员。成立了民进东营市总支部,完成了民进曲阜师大支部、民进财政学院支部组织换届和民进山东大学总支部下属支部调整工作。完成了民进德州市委的领导班子调整和民进威海市委筹委会领导班子增补工作。9月,省委会举办了“省直驻济新会员培训班”,对30余名新会员进行了培训。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