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进中央专委会工作研讨班闭幕式上的讲话(2009年10月25日)
参加了一天半的会议,体会很多,在此跟大家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能互相启发,对工作有所促进。
首先介绍一下会议的来龙去脉。一开始会中央准备举办一个专委会主任、副主任的培训班。按照老的套路,培训班要请一位专家做讲座,然后大家谈体会。后来在主席办公会上进行了颠覆性的调整,严主席明确提出要开成务虚的会议,大家互相启发,互相交流,把这个会开成一个务虚的会,就是让我们的专家畅所欲言。因为大家都是专家,再请什么专家来给大家讲才能有启发?我认为这次会议达到了目的,体现出专委会的同志对民进的热情,展现了大家专业方面的深厚基础,也展现了大家对国家对事业的忠诚。大家对专委会在开展工作中的经验做了交流,从调研题目的选定,到具体的难点、对策,以及会中央机关如何发挥专委会积极性,共同集智聚力把民进的工作做好都提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这次会议还有一个特点:即以会代训,很好的体现了“通过务虚来求实”的特色。通过务虚使得后面实际工作更加主动。会上大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不同领域相互之间激发了创意。会中央机关的同志们会学习借鉴这些好的经验,在后面的工作中不断创新。就像虞音同志提出的,今后每年都安排一次这样宽松的会议,时间宽松,环境宽松,因为没有宽松的环境,是不可能出好的创意的。
第二,在新的形势下,有“为”才能有“位”。这段时间我体会非常深刻,去年在人民大会堂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时,锦涛同志讲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原来有的不等于现在有,现在有的不等于将来有”,这是四中全会特别强调的忧患意识。我们参政党自己呢?现在老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写入了宪法,参政党的地位通过宪法确立了,可是同样参政党的地位“原来有的不等于现在有,现在有的不等于将来有”。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中共体现了忧患意识,我们同样要有忧患意识。回顾建国六十年,民进老一辈的领导人在建国的时候立下了功勋,有为才有位。对这些我们学习的不够、宣传的不够,正如大家讲的,策划、经营的不够。其实当时马老是第一届政协第六组的组长,第六组是国旗、国徽、国歌组,当时建议“十一”作为国庆节的是马老,选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第一个提出来的也是马老。其实《毛泽东传》这本权威的书后面明确提到,是马叙伦提出的,现在很多史料传来传去传错了。
第二代领导人叶圣陶老、雷老等,在拨乱反正后为教师的地位,为全社会尊师重教、为教育的发展,功劳显著。当时为恢复教师节,政协提案签名的十七位委员全是民进的。这些老的领导人的“为”和“位”我们看的很清楚。
许主席、张主席这一代领导提出了建设适应二十一世纪高素质参政党这一目标,围绕国家大政方针的实施,也提出了很多很有战略性的建议,比如说中共的政绩观,这是许主席在中南海协商时第一次提出来的。所以现在才提出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干部考核机制。将“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是民进在政协大会上的发言,现在宪法已经写进去了。这说明对科学发展观我们早期认识的很早。
现在严主席主持民进的工作,强调集智聚力,强调专委会是我们主要依托的力量,我们要一起调动全会的力量,履行参政党的职能,才能有参政党的地位。这一点我的体会也比较深刻。所以必须用我们履行职能之所为,才对得起参政党的地位,这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全会11万会员,都要为履行参政党职能贡献智慧、凝聚力量,发挥参政党的作用。
第三,提出一些问题的思考,供大家一起研究。
一是信心与忧患。在建国六十周年庆典过程中,确实看到国家六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绩是辉煌的。我们看到经济实力的增长,生活条件的改善,也看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精神文明的成果。比如抗震救灾的精神、奥运精神,甚至阅兵精神、国庆精神。比如在看到游行的时候,看到彩车很辉煌,其实每一个彩车里面还有几十个人在准备,万一车的发动机有问题的时候,必须要以同样的速度推车前进。推车的是什么人?是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中央电视台采访过这些年轻人,他们的训练很枯燥,在操场上推着杠杆走,一分钟要走多少步。记者问他们:如果你就这样到天安门参加庆典,你有什么感觉?这个年轻人刚从农村山区考上了大学,他回答得很好。他说,我自己感到我是三十万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庆祝活动的人之一,我感到很自豪。毕竟我的脚步随着游行的队伍走过了天安门。
抗震救灾的时候大家特别感动的不仅仅是中央领导的表现,还有我们万众一心的一双双手。有掏砖瓦石砺的手,有抬着病人的手,还有翻山越岭部队挺进时的手。更加扣住我们心弦的是那些死难的孩子的手。这一双双手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民族感情。
在看到经济建设成就的时候,我们看到原来我们担心的所谓80后的大学生,包括奥运几百万的志愿者,他们体现的奉献精神,这些奉献精神就是整个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作为广东人,最反对人家说广东人没有文化,问题在于你怎么定义文化?如果说琴棋书画是文化,轻歌曼舞是文化,那广东人很差。但是改革开放也是文化,吸纳先进的东西、改革自己、不断奋发、不断创新就是一种文化。所以我们同样要看到精神层面的文化进步。
但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必须有忧患意识。同样看阅兵,天上带头飞过的的预警机是广州空军来的。为什么?现在南海的形势非常严峻,我们很多重要的军事力量都部署在那边。我参加了南海一个项目的论证,会后忍不住写了一个意见的反映,家宝同志批示了,克强同志和外交部的同志都传阅了。这些年南海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行为公约,我们是真正被搁置了。到今年为止,我们没打一口油井,没开采一滴油。周边国家打了近1000口油井,每年产出6000万吨石油。同样是看阅兵,看到了军威,也看到了外患。我们看到邻国的总理,最近去了一趟我们的领土藏南地区,这里面有没有冲突?有没有矛盾?所有这些背后是谁在策划?是谁在挑动?美国奥巴马那里金融危机了,我们还拿辛辛苦苦赚的钱去救他,他手下是怎么干的?美国和俄罗斯卖给印度的都是他们先进的军事装备,卖给我们的又是什么。
国内大家可以看到乌鲁木齐事件是非常典型的、外面的分裂分子利用挑起民族矛盾,造成了建国以来损失最大的群体事件。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包括所谓的导火索事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件,首先是境外势力造成的,但是也有一些是信息发布上的问题。所以看到内忧还有很多问题。再加上天灾人祸,08年的地震、冰冻雨雪灾害,去年秋冬到今年春季连续三季的大旱对农业造成的影响,这种天灾出现的次数和频率也足以引起重视。人祸,我觉得国际金融危机完全是人祸造成的。美国的那些所谓金融创新理论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掠夺的是全世界的财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财富。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对自己的情况要有清醒的认识,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悲观失望。面对我们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参政党,要不断地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大政方针提出意见和建议,协助党和政府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好。
我们还要长期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考验。我们现在老是满足于就要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际上世界上从来没有人这样衡量,这只是我们自娱自乐的一种做法。我们老说GDP已经怎样怎样,事实上发达国家没有算GDP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只有一字之差,但是赚外国人的钱才是真本事,人家外国人来赚你的钱还算你的本事?全世界算的可是人均GNP。十七大包括四中全会文件中,我想大家最不容易注意的可能是“我国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判断。我们现在期望值已经高出承受能力了。13亿人一算人均都是大问题。大家去广东,往往以为去了珠三角就算看了广东,其实珠三角在广东的面积连三分之一都不到。广东还有连表土都冲刷掉的石灰岩地区。张德江书记原来是民政部的副部长,他认为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全国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必须有这样处于初级阶段而且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概念,然后再去谋划我们的问题,提出我们的建议,就会踏实很多。
二是前瞻与热点。全国政协会议讨论的时候我也提出过,很难处理好前瞻与热点的关系。大家都希望党派的提案、建议有全局性、前瞻性、建议要有可操作性,其实信息是严重不对称的。魏老师讲精英都在党内,我是赞成的。现在跟建国的时候不一样。建国的时候共产党是革命党,拿着枪杆子走进大城市,那时候建设人才都在党外。六十年过去了,研究生90%以上都是共产党员,我们后面没有多少人才基础可以发挥。再加上政府各个部门做的大量调研,掌握的大量数据,人家给不给看,给看多少都关系到提案的质量。这跟国外不一样,国外政府的数据除了核心机密之外都必须向社会公开。公开了我们就好判断了,而我们现在还是想要什么结论就给你什么数据。
从忧国忧民的角度也好,从党派的角度出发也好,都必须考虑调研、提案、建议要有前瞻性。我们作为知识分子为主、中上层人士为主组成的党派必须尽可能前瞻。前瞻不能是没有依据的,必须从发展规律上认识估计会出现的问题,或者就象大家讲的,已经出现这个苗头,可是执政党还来不及去思考的问题。当然热点问题是大家都看到的,比较明显,我们也要做,这对矛盾比较难处理,既要前瞻,也要热点。比如就业问题,今年两会我们就提出要围绕制度创新解决就业问题。而我们现在所有制度都是围绕国有、围绕官本位、围绕公务员。大家讲改革,其实很重要的人事制度就有大问题,比如社保是以职工最后退休前单位的性质来决定退休金的多少,今年还是这样。如果以人为本来算,其实很简单,就按履历来算就行了。我们的人事制度并不支持改革,所以才形成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状况,所以我们要在前瞻和回应热点的时候有深度的考虑。希望我们的专家在思考这些问题、提出这些问题、意见和建议的时候,帮助我们处理好前瞻跟热点的矛盾,更好地发挥参政党的作用。
三是问题与建议。关于这点简单提一下。我不但要善于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对策。政府非常希望得到这样的意见跟建议。我们要特别着力处理好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问题的建议两者之间的矛盾。
第四,组织与服务。要靠我们的专门委员会和会中央机关的共同努力达到严主席提出的“集智聚力”的目标,履行参政党职责,这里面有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这次会中央组织部、参政议政部、社会服务部三个部门联合参与这次会议,体现了我们的姿态,就是包括会中央机关的部门之间也要组织、协调起来。就组织部来讲,推荐人才、选拔人才、锻炼人才、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不是推荐谁去当什么官,参政党职能的履行才是我们锻炼干部的主战场。这是组织工作为参政党履行职能奠定基础。我们的社会服务工作不是对社会的施予,而是通过接触社会基层来了解社会,提出参政议政的建议。参政议政要源于社会服务,源于社会调查,源于基层。所以我们确实要着力把社会服务做好,把社会调查做好。专委会的同志要珍惜到基层调查、到自己相关领域调查的机会,可能难度比较大,但是能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走得会比较深入,看问题会比较深刻。我们会中央组织的一些调研效果比较差,所以我们才要做一些准备调研、补充调研,才能得到一些真实的情况。我也很赞同大家提出的专门委员会之间要加强协调。有一些专题调研可以请其他委员会相关的同志参与,往往能提出单个专委会看不到的东西,比如法制法规方面的建议等等。
为了加强专委会的建设,我们准备使之常态化。副主任增补常态化、委员增补常态化。根据工作需要每年搞一次,副主任增加多一点、委员增加多一点,给大家更多发挥的机会。服务方面我们还要加强。首先要创新工作的机制、办法。雷老在九十七岁高龄到广东调研时说,光荣属于你们,年轻一代要在老一辈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方法来发展民进的事业。所以我们在专委会的机制、设置、人员组成、工作方式方法、服务和保障等方面都必须总结和创新,使得这个重要的机构职能的发挥能够有比较好的依托。一年多来我们做了这方面的尝试,充实了专委会的机构,增加了一部分人员,运作机制做了新的设置,每个专委会的调研和课题立项有了制度,提案形成有了机制,成果的奖励有了办法。希望这些方面可以进一步梳理、加强。
中央统战部最近要召开各党派专委会的专题会议。我想我可能会提出“制度设计、保障条件应该考虑到参政党是兼职为主体这样的特点”,兼职是参政党永恒的主题,现在的制度还不够合理,支持还不够有力。比如专委会主任、委员的工作补贴、工作量的计算这些都没有安排,只能从会中央的办公经费里面给予调节,这跟专委会作为参政党参政议政工作主要依托的地位是非常不相称的。所以我们会提出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希望能有所促进,能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我提醒会中央机关的同志们,要增强服务意识,工作主动性。我们现在安排年轻同志跟线,多向专家请教,只有跟线才能在某一领域有所积累。但是毕竟年轻同志经验比较缺乏,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要提高服务意识,提高工作的水平和能力,更多地向专委会的同志请教。这段时间大家的反映还是有一些意见。不能把工作简单到打电话、发通知、要稿件,不能这样简单化。要提升到比较理想的状态:我们的专家提一个主题、提一个点子、提供一些背景材料,会中央机关的同志就能出一个提案,这是我们机关专职人员必须有的标准。达不到就是达不到,还有差距就要承认差距,需要努力就必须努力,尤其是服务的态度还要向老同志学习。会中央机关这一两年干部退休轮换的比较多,一代接一代是历史的规律,但是要把好的传统接过来。工作水平还要不断的提升,这是时代的要求。所以也请专委会的同志们多帮助机关的同志、监督机关的同志,有什么意见跟建议请大家多提出来,我们尽可能改进工作,把参政党的职能发挥得更好一些,使民进在八个党派的比赛中努力不落后,努力争先进。其实每次进中南海协商时,中央的同志、国务院的同志、统战部的同志对我们都是有评价的。今年年底找个时间把一年来政协大会的发言、提案、进海协商的发言等跟大家见见面,请大家把把脉,当然这是我们内部的交流,看我们在哪些问题上提的哪些建议是否合适,使今后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