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

目录导航

在第四届海峡两岸企业发展与合作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2009年6月16日)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经过大家两天来的努力,第四届海峡两岸企业发展与合作论坛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就要胜利闭幕了。

  因为参加人大的会议和外事活动,我昨晚才到唐山,没有赶上开幕式,但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我已经深深感受到这次论坛的质量,有幸听到乔先生和周先生的精彩演讲,更感受到与会者的热情和发言者的睿智;我抽时间参观了曹妃甸工业区,深深感受到唐山前进的步伐和蓬勃的朝气。中国民主促进会连续多年举办了三个海峡两岸的论坛,一个是关于文化的,一个论坛是关于教育的,还有一个就是企业论坛。

  两岸企业发展与合作论坛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因为我认为,企业的活力和企业家精神代表了社会创造财富的活力。如何评价论坛是否成功,一看是否对举办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利;二看是否对两岸企业拓展发展空间有利;三看是否对汇集智慧有利。

  此次论坛在唐山召开,唐山是一个充满发展潜力和机会的城市,是浴火重生的英雄城市,自强不息的唐山人有着开放超越,敢于担当的魄力。此次论坛有幸得到了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的大力支持,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先生向论坛发来了贺信,王英伟,马凯先生等在论坛上作了精彩的演讲,近十余名两岸知名学者、企业家作了各有特色的讲演,上百位两岸企业界嘉宾、学者围绕论坛的主题深入交流、积极探讨、寻求合作,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取得了宝贵的成果。在此,我谨代表民进中央向出席论坛的两岸嘉宾表示诚心的感谢,向数年来积极支持海峡两岸企业发展与合作论坛,为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付出了不懈努力的专家、企业家们和新老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此次论坛适逢两岸关系正在实现历史性转折。一年来,两岸在政治上重新确认了“九二”共识,台湾的“海基会”和大陆的“海协会”恢复功能,三次“陈江会”达成九项协议、一个共同声明;经济上获得重大突破,“大三通”实现了,通邮、通商、通航,由间接走向直接,由单向变为双向,这是60年来第一次使两岸经贸关系趋于正常化;军事上随着两岸关系的转暖,双方已开始酝酿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这是安定人心的一件大好事,蒋经国先生生前曾经说过:“时代在变,潮流在变,环境在变”。的确大潮流在变,大环境在变,社会人心在变,特别五月下旬以来,两岸交流交往的形势又有了新的发展。先有民进党高层陈菊女士的“破冰之旅”,后有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先生的“双赢之旅”,加上在福建又举办了规模空前的“海峡论坛”,台湾参加的各界人士高达八千余人,可以说两岸红、蓝、绿三方接触对话成为了现实。我们相信只有互相沟通,才能相互理解,才能使人心平气和,才能消除对立情绪,两岸关系的良好发展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两岸同胞普遍对此表示高度肯定,国际舆论也给予积极评价。

  当前,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深化,不少国家和地区经济陷入衰退、社会稳定面临巨大挑战。大陆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影响的举措,受到了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关注。我们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各国家和地区,只有大家共同采取有效的刺激措施,世界经济才能走出困境,真正实现复苏。只有世界经济复苏进而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才能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和稳定。在全球市场普遍衰退,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所抬头的情况下,以外销为经济增长主力的台湾,经济受创特别严重,两岸同胞是一家人,大陆是台湾目前最重要、最可依赖的强大助力,而台湾的人才、技术、经验,对大陆来说也是非常宝贵的。温家宝总理呼吁“携手合作、同舟共济”,马英九先生也强调“同舟共济,相互扶持”,这充分表达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当下,大陆组织了阵容盛大的“两岸经贸促进考察团”陆续赴台交流、合作,被好多人诙谐地形容为“相亲”,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这些“相亲”结成了许多美好的姻缘。虽然集中组织大型企业采购台湾商品是一时之举,但通过这个机会,两岸可以进一步疏通企业间的经贸往来渠道,相信最终将为台湾同胞带来实实在在、长长久久的利益。而大陆的“陆资”入台,将带动持观望态度的“外资”,以及鼓励本地的“民资”入台,三资合流必然让我们对台湾经济步入新的春天充满了期待。

  困难面前需要信心、勇气和力量,本是一家人的海峡两岸同胞,更应该加强沟通、相互支持、携手合作,共克时艰。海峡两岸企业发展与合作论坛积极推进两岸企业界朋友们的了解、交流、合作。我们非常愿意、希望促成两岸同胞共抗危机、共同发展。

  最后,我谨代表民进中央,再次向与会的两岸嘉宾表示诚挚感谢;向为论坛提供了巨大支持的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以及为论坛付出了辛勤劳动的工作人员们表示诚挚的感谢。祝愿渤海的明珠——曹妃甸以及唐山,进一步顺利吸引两岸的资源,创造更光辉的未来。谢谢大家!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