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

目录导航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提案

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着力扩大内需的政策。为了拉动农村内需,国家还加大了家电下乡、农机补贴等政策的力度。这些政策对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都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我们认为,在新的形势下,要扩大内需,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小城镇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近期看,加快条件成熟的小城镇建设是拉动内需的强劲动力。通过加快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工业园区设施,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设施建设,可以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进而对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发挥作用。

  从长远看,小城镇星罗棋布于广大农村中,处于农村之头、城市之尾,是城乡统筹的重要节点,对于广大农村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没有小城镇的良性发展,城市与农村之间、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巨大反差将难以弥补,城乡分割状况将难以消除,城乡统筹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推进小城镇建设,对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早在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即提出了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随后的实践也证明了中央决策的英明正确。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在我国各地,都有很多农民收入和乡镇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例子。

  对小城镇建设,虽然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部门也出台了建设规划,但引导性政策措施不配套,资金投入不足,小城镇建设尚未形成整体推进格局。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牵住了“三农”问题的牛鼻子,也为小城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全面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我们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推进小城镇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对建设新农村还停留在较低水平的认识层面,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要以小城镇为重要抓手一直未给予足够重视。必须强调要把优先发展小城镇放在科学发展观的大框架里来认识,放在建设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放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战略中来谋划。要加强规划,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小城镇率先推进。

  2、在国家扩大内需的4万亿投资计划中,应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小城镇建设。建议尽快将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大盘子,针对大城市郊区和中西部小城镇的不同特点,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资金和政策倾斜。地方各级政府应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让转移的人口和返乡的部分农民工在小城镇扎根,稳定他们非农就业收入,并以此来带动他们的消费,促进内需的拉动。

  3、集成资金,形成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合力。建议从各部委已经安排的项目中拿出一部分集成用于小城镇建设。如农村交通建设的部分资金可用于加快小城镇周边的道路建设,农村学校建设的部分资金可用于加强小城镇的学校建设,农村卫生医疗的部份资金可用于加强小城镇医疗设施建设。

  4、改革完善现行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金融制度和乡镇行政管理制度,为小城镇建设提供配套的制度保障。一是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通过探索农村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改革为小城镇建设提供土地支持。二是取消城乡户口差别,建立统一的居住证登记制度。三是逐步建立以自筹为主、国家扶持为辅,农民带资进镇、集资进镇、企业与个人积极参与等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四是按“新城镇新体制”的要求,建立一个职能明确、结构合理、廉洁高效的小城镇管理体制。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