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

目录导航

关于创新机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提案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

融资难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各级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推出一系列积极措施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小企业的困难加剧。当前,启动内需已成为我国应对危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提供的就业机会占我国城镇就业机会的75%。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我国的就业和经济增长。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除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外,主要包括:

  1、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惧贷、惜贷”。银行放贷要考虑贷款安全性和成本问题。大型企业信誉好,贷款量大,银行放贷的单位成本相对较低;中小企业贷款量少,需求紧急,银行放贷的单位成本相对要高,贷款的风险也高。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自然难以获得贷款。此外,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是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主要方式。许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微小企业没有多少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即使是担保公司也要求有相应的抵押物,同时还会有附加条件,抬高了贷款的门槛。

  2、政府有关部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1)出台的扶持政策,往往只有指导性意见,缺乏有力措施。(2)直接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有限,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科技创新基金难以惠及众多中小企业。(3)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政府对担保事业投入少,对担保机构缺乏监管,一些担保公司经营不规范,甚至直接发放高息贷款。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共同努力,以机制的创新破解难题。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政府有关部门应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

  1、完善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有关部门应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有关政策规定,改变企业债券发行制度,简化程序,放宽募集资金用途限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各种所有制类型企业发行债券。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大力培育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私募投资基金等。

  2、加快金融对内开放步伐,培育中小金融机构,解决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问题。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允许民间资本直接进入金融领域,培育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建议大力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社区银行、村镇银行等。当前,应加快“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步伐,放宽贷款额度,鼓励它们向中小企业贷款。

  3、放宽对民间借贷融资的限制。建议在深入调查、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探索规范民间借贷的途径,明确法律保护和约束机制,加快制定实施《放贷人条例》,允许合法的非正规融资渠道存在和发展。可先选择合适的地区开展试点,积极稳妥推进。

  4、加快完善个人和企业信用体系。建议由中央银行牵头,各金融机构参与,联合有关部门,建设全国性的征信体系,建立全国联网的包括企业法人、私营企业、个体工商、自然人在内的信用数据库,为金融机构放贷提供依据。

  5、促进信用担保体系健康发展。制定财税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鼓励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建立和发展。增加对国有担保公司的资金注入,同时加强对市场化运作的担保公司的监管,防止其违规操作。

  (二)银行应发挥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主渠道作用

  1、改革对中小企业资信评估办法。针对中小企业因生产规模偏小等原因难以达到金融机构资信评审要求的实际情况,建议推行主要依据其销售额来确定其资信等级和授信额度的评估办法。

  2、拓宽贷款抵押登记范围。目前一些地区已出台新的贷款抵押政策,如温州的集体土地厂房抵押贷款登记业务、在建工程抵押贷款业务和抵押房产可办转移抵押等。建议对各地采取的措施进行总结完善并因地制宜地推广,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缺乏贷款抵押的难题。

  3、积极创新金融业务和服务方式。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与阿里巴巴网络公司合作开发的“网络联保”,深圳发展银行温州分行推出“循环贷款”,这些有利于帮助中小企业减少融资成本的办法,应鼓励推广。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