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加强专委会建设 做好参政议政的生力军
2010年11月22日,人民政协报发布本文。
民进“十大”以来,民进中央对专委会工作高度重视,进一步明确定位,会中央领导班子召开的第一个工作会议,就是新一届专门委员会成立大会。从中央和大多数地方组织的情况来看,专委会广泛深入地参与参政议政工作,已经成为参政议政的生力军,在提升民进参政议政工作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政议政显成效
2010年是民进中央和地方专委会参政议政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据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介绍,今年,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的4份研究成果转化为民进中央2010年全国政协大会的党派提案和发言,得到国务院和教育部领导的高度重视。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今年提交两会的一份提案获政协优秀提案奖,并列入国土资源部重点办案。从2009年至今,该委员会已有4份提案分获民进中央参政议政成果一、二、三等奖。
民进各级各类专委会的工作成果占各地方组织参政议政成果的比重、优秀提案和重点办案率近年来都有明显提高。2006年至2010年,民进山东省委先后有5件专委会调研报告(提案)经省委会报送后被省政协作为重点提案或大会发言,1件调研报告提交民进中央报送全国政协,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民进湖南省委近三年的集体提案80%为各专委会提供;民进海南省委70%的提案来自专委会;民进重庆市委法制委员会完成的《三峡库区外迁移民稳定问题调研报告》经有关方面转送中共中央、国务院,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
体现专业性、研究性、咨询性
人才是民进开展参政议政工作的第一资源,专委会工作就是研究人才、凝聚人才、使用人才的工作。三年来,民进全会注重爱护和发挥专委会专家的积极性,尊重专家的劳动,形成了一些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联系、培养和激励人才、激发活力的工作方式与工作机制。
据了解,民进中央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务虚会等,多搭建平台、多联络感情、多慰问专家,扩大专委会委员知情出力的渠道,实行委员参政议政成果记录在案和奖励措施等,激发了专家在繁重的本职工作之外,克服困难参政议政的热情和创造力。
新一届民进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专委会是民进参政议政的一线工作机构,各地方组织均按这一定位要求对专委会进行了优化重组,各级各类专委会经历了职能和构成的转换:即由参政议政的咨询机构转变为工作机构,由偏重人员安排和荣誉照顾转变为体现专业性、研究性、咨询性特点的专家型人才机构。
专委会工作最重要的依托除了人才就是信息。民进中央、民进广东省委等先后建立了网上参政议政新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全会和全省参政议政资源,共享成果。网上平台设立了提案库、课题库、人才库、资料库,与各专委会、各省市级组织互动,拓展了建言献策的渠道,使参政议政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多样、有效。
民进中央各专委会坚持“开门办委”,充分利用民进全会和社会资源,联合政府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和社会团体举办多种活动,培育参政议政品牌,提高了建言献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2007年、2009年、2010年,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协助民进中央在杭州、北京等地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改进和加强专委会工作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召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出台,对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改进和加强专委会工作,进一步发挥参政议政生力军的作用,成为民进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在最近召开的民进中央参政议政年会上,代表们着重对专委会建设进行了总结分析。民进海南省委提出了推进专委会工作的“五个结合”:一是将专门委员会建设与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二是将专门委员会建设与机关建设结合起来。三是将专门委员会建设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四是将专门委员会建设与组织发展建设结合起来。五是将专门委员会建设与突出民进界别特色结合起来。民进福建省委就“促进专委会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提出三点建议,希望定位专委会功能,进一步规范专委会工作,将对专委会的研究纳入参政党理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