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隽琪出席2010上海民进教育论坛并讲话 蔡达峰致词
2010年11月13日,“2010上海民进教育论坛”下午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教育国际化: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出席并讲话。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上海市委主委蔡达峰出席并致词。
严隽琪在讲话中指出,教育国际化已经是一种客观现实,不能回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国地位日益巩固,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加,国际项目参与度快速提升,都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强有力的参与国际交流的能力,具备非常通畅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严隽琪说,教育国际化是《纲要》明显提出的重要战略,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促进我国教育和改革的发展,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教育国际化是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涵是学生主动适应全球化,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开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条件。我国的教育,必须顺势而为,担负起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历史责任。教育国际化是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必由之路,要认真思考教育国际化的理念,积极考虑如何走好自己的国际化办学之路,不断提升我们的教育水平;要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和全球性、区域性的教育合作,搭建国外交流政策对话平台。我们期待也相信上海能够在国际教育化方面为全国创造经验。
蔡达峰在致辞中说,上海民进教育论坛是民进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会议的成果也得到了高度重视。今年颁布的《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增强上海教育的国际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这是国家大城市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选择,更是经济全球化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必然面临的课题。除了教育条件和水平的内容以外,教育国际化还与价值观跟文化习惯的因素紧密相关。所以,政府、学校和个人既要考虑自身的需要,又要考虑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要正确把握学习需要什么、坚持什么、发展什么的原则思路和努力方向。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庞丽娟,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吴捷,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上海市教科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江彦桥,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赵丽宏、黄震、陈强努、胡卫出席会议。
吴捷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说,无论从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还是从服务“十二五”发展来讲,教育国际化都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教育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推进,也需要民主党派的参与。民进集聚了众多优质的教育人力资源,有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有教育的管理者。民进举办教育论坛有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既是一个学术研讨的平台,又是教育决策征询的形式,更是参政议政智能有效的载体。希望再接再厉,为上海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薛明扬在讲话中说,推进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上海教育未来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近期上海市教委在推进教育国际化方面拟采取一些重大举措,如继续推行“引进与输出”相结合的战略,加强国际化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中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积极发展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等。
江彦桥在讲话中说,民进教育论坛已经成为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阵地,也成为教育领域中讨论交流的平台,对贯彻落实国家以及上海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理清教育国际化的思路是十分必要、及时的。
论坛会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选,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教科院副院长胡卫,民进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学院董事长鲍贤嗣分别作题为《国际化:新的动力和新的路径》、《国际教育:借鉴与创新》、《上海基础教育国际化思考》、《民办院校的国际化探索》的主题发言。
本次论坛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委员会主办,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承办。来自民进上海市委、上海市教委和区县教育局、上海教科院、上海民办高教协会、上海民办中小学协会和企业界的有关负责人、嘉宾、教育界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员120余人参加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