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 推广文化 回报社会 树立形象
2010年1月23日,民进中央副主席、北京苏州企业商会名誉会长朱永新在京出席商会成立后第一次迎新春联谊活动并接受记者采访。
北京苏商:您觉得商会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朱永新:在北京有很多杰出的苏州籍企业家,但一直没有一个组织把大家凝聚起来,为大家服务。很多苏州企业家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苏州人在北京经商,都在从事什么行业,更谈不上彼此关照和合作。北京苏州企业商会的成立,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它可以服务在京苏州企业,服务在苏州发展的北京企业,服务北京经济文化发展、服务苏州经济文化发展,提升苏州商人凝聚力和影响力。这是商会成立的初衷,但最近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我认为,商会更为重要的意义,是为苏州企业家(“苏商”)整体形象的打造、提升和传播,发挥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企业家。由于地缘和文化的不同,各地的企业家们往往有比较鲜明的群体特征,形成“商派”。“商派”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带来了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优化效应和品牌效应。改革开放30多年来,粤商以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浙商以走遍天下找市场,晋商以大手笔投资与消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安徽也在大力宣传“新徽商”。而创造了“苏南模式”和“新苏南模式”的江苏企业家们,却迟迟没有鲜明地打出“苏商”的旗号,打响“苏商”的名头。在粤商“北伐”、浙商联手闯天下的今天,是该打响“苏商”名号的时候了。
北京苏州企业商会应时而生、应运而生,恰好可以起到这样一个作用,可以通过各种内容丰富的活动和卓有成效的日常工作,帮助在京的苏州企业家互相了解、互相支持、互相合作,同时,利用北京这个独特的大舞台,把“苏商”精神传播开来,把“苏商”的名号在全国打响。
北京苏商:您是怎么看待北京苏州企业商会的。
朱永新:苏州在明清时期已是江南重要的商业中心。那时的苏商,是历史上的“明清十大商帮”之一。苏商有着悠久的历史,苏州档案馆现存商会档案3800多卷。绵延百年的苏商文化集中体现了爱国尚德、尊商惠民、开放包容和务实创新的精神。近代苏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把“实业富国、产业报国”作为人生追求,在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苏商”的旗帜打出较晚,与苏南的江南水乡文化有很大关系。水乡文化温柔敦实,讲究稳健、圆融和谐、不张扬、柔韧低调。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江苏企业家,长期内敛、低调务实、注重实业、诚信规范、注重合作。这是江苏企业家的优点和成功之道,由这样一个群体打造出的苏南商业氛围,是众多跨国公司看中苏南的软条件之一。但在商业竞争新时代,商派的良好形象可以聚集更多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源,这时,优点变成了双刃剑,使得江苏企业和企业家无形资产的提升受到了影响。
前面我已经讲过了,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成立的北京苏州企业商会,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和责任。商会把“爱国尚德、尊商惠民、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苏商传统作为信守的理念,把“服务在京苏州企业,促进两地经济文化发展,提升苏州商人影响力”作为宗旨,以促进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更好地为在京苏州籍企业和在苏州投资的北京籍企业服务为己任,得到了中共苏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得到了苏州籍在京领导、社会名流的关注,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北京苏商:您作为苏州商会顾问(或名誉会长),对于商会的未来工作有什么设想和规划。
朱永新:希望北京苏州商会努力汇聚各方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企业和政府之间搭建桥梁和平台,为家乡和在京苏州籍企业的发展做好服务,为促进苏京两地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贡献,成为党和政府信任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可靠力量。同时,利用北京这个独特的大舞台,把“苏商”精神传播开来,把“苏商”的名号在全国打响。这本杂志的创刊,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听说你们近期还要创办商会的官方网站,并且决定定期举办各种活动,我认为都是非常好的举措。
苏州商人有着非常优良的传统,历史上的“苏州商会”自成立之初,就积极参与各项爱国惠民的社会活动。1906年5月,商会招集各业筹集30万元底股,筹备成立苏省商办铁路公司,迫使清政府同意苏商铁路自办;解放上海时,苏州商会带头发起献粮献草支援前线的活动;抗美援朝时,苏州工商界捐献了17架飞机;解放后,苏州商会带头提倡国货,如今的苏州人民商场前身就是苏州商会发起成立的国货商场。我也希望商会继承这些传统,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我看到商会的工作规划中,已经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提出要不定期组织在京苏州籍企业家及各界名流去苏州举办专题活动;以商会自身和可集聚智力资源,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做好当地经济发展的顾问;弘扬和推广苏州文化等,都非常好。如果提一点具体建议的话,希望商会也要多组织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既回报社会,又能树立“苏商”良好的形象。
最后,希望北京苏州企业商会严格工作制度,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建立良好声誉,办成在北京市有影响力的商会,为在京苏州籍企业和苏京两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