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

目录导航

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民进组委员履职尽责 建言献策

  2010年3月3日至13日,民进组45位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贾庆林主席作的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罗富和副主席代表常委会所作的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了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

  一、罗富和代表全国政协作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展现全国政协新一届领导人风采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罗富和代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关于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幕式后,民进组委员们纷纷表示,罗富和作报告时气度非凡,身上既有专家学者的儒雅气息,也有政治家的气度与魄力,展示了民进中央新一代领导的风采,也展示了政协新一届领导的风采。

  二、政协民进组委员参政议政热情高涨,各次会议出席率在北京会议中心驻地名列前茅

  此次会议会期较去年增加一天,期间共有开幕式、大会发言、闭幕式和列席人大会议等八次大会,北京会议中心距大会堂路程较远,虽然三月初的北京天气寒冷,但民进组委员们积极履行职责,按时出席各次大会,经过会后统计,民进组委员的出席率在北京会议中心各组中名列前茅。

  三、利用各种平台,积极参政议政,展示民进风采

  民进中央“关于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提案”由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常委、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民进中央科技医卫委员会主任王毅领衔开展调研后,提交民进中央调研成果,经研讨转化为党派提案提交全国政协大会。蔡达峰委员代表民进中央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首次提案办理协商会。

  蔡继明委员9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代表民进中央发言时建议,加大统筹力度,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

  蔡继明、赵丽宏、潘碧灵等委员应人民网强国博客邀请继续进行两会期间博客写作,用网络日志来记录“两会”,与网民互动,将自己参政议政过程中的所思所想直面网友,并在线接受网友留言、评论。网友们在他们的博客上留言,表达着对政协委员用博客征集民声的赞赏。

  四、委员们积极准备小组发言,主题集中,内容务实,建议突出

  第一,主题集中。此次大会共设有10次小组讨论,民进组委员就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情况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两高”报告等进行小组讨论,发言的委员都紧扣主题,热烈讨论,进行阐述,提出建议。会上,有的委员发言后,其他委员作补充,存有不同观点和意见时,展开讨论,气氛和谐融洽。

  第二,内容务实。委员们发言从提出的问题到针对问题提出的建议,都十分务实,有很强的针对性。北京会议中心驻地各组简报显示出,民进组被摘登的文字量大、内容丰富。

  第三,建议突出。今年,民进组委员们讨论气氛之热烈,反映问题之尖锐,也是少有的。高房价、收入分配、教育改革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委员们都尖锐地指出来。更重要的,委员们在提出问题的同时,都经过认真思考,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与建议,成为鲜明特点。其中,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被作为《快报》素材与《情况汇总》,上报给更高层领导及部门。3月7日上午,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国家行政学院党委委员杨文明、国家文物局局长宋新潮列席民进组小组讨论。委员们对三位领导的列席感到高兴,针对文化、出版、文物保护等问题建嘉言、献良策,由最初的逐个发言变为争抢式发言,会场到处洋溢着热烈气氛。列席会议的三位领导纷纷表示能够参加民进组小组讨论非常高兴,一定将大家的意见带回去好好研究,给大家一个满意答复。

  五、积极撰写发言提案,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民进组委员到达北京会议中心后,即向工作人员索要提案、大会发言用纸,利用点滴时间,精心准备材料。委员们平日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去完成,展现了他们爱国爱民,关注国计民生的一片赤诚,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据不完全统计,民进中央、民进组、民进组政协委员共提交大会口头发言、书面发言、党派提案、民进组提案、委员个人以及联名提案计198件。发言总数共24份。其中,党派大会口头发言1份,书面发言2份,民进组委员书面发言21份。提案总数共174件。其中,民进中央党派提案19份,民进组提案10份,民进组委员联名及委员个人提案144份。提案选题更加注重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六、委员宣传工作跟进,扩大民进社会影响力

  会议期间,民进简报组共接待记者采访120余人次,其中,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网站等媒体近50家,向各类媒体提供委员提案、发言材料上百份。经过民进简报组工作人员与各新闻媒体的积极配合,丰富了民进组的宣传形式,实现了电视上有影,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文,网络上有字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效果,展现了民进组委员的风采,扩大了民进的社会影响力。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