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两会”民进中央宣传工作有特色有创新有突破
2010年4月12日,民进网站发布本报道。
2010年“两会”已经圆满落幕,回顾民进中央近一个月的“两会”宣传工作,成效突出、可圈可点。截止到3月20日,据不完全统计,会议期间民进在媒体共报道1416条,其中人大代表618条,政协委员798条,有关民进党派提案和发言的报道54条。民进宣传网站“两会专题”共发布信息1413条。民进代表委员被中央电视台报道约34次,接受报纸、网站专访约72次。
一、宣传部精心组织,重点策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做好“两会”宣传报道,会中央宣传部高度重视、提前策划,围绕主题制定宣传方案及网页专题方案,将工作想在前、做在前。
2月24日,民进中央宣传部精心组织召开了“两会”新闻通气会,共有30余家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议。罗富和常务副主席、朱永新副主席亲自到会回答媒体朋友的提问,并对“两会”宣传工作提出希望。组织部部长介绍了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基本情况,推荐了重点采访人物;参政议政部部长对民进中央提交的大会发言和提案情况做了详细说明。通气会后,应中央统战部的要求,民进中央向媒体推荐了张志勇、庞丽娟、王毅、赵丽宏等10位民进代表委员接受采访。这些前期铺垫工作使媒体对民进党派提案的大体情况,代表委员的基本信息有了清晰而全面的了解,不仅激发了他们宣传民进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按图索骥,提高采访效率。
从统计数据看,从2月24日新闻通气会召开后至3月3日政协会议开幕前,媒体已陆续有对民进的报道60余条,这些报道多是宣传民进中央的党派提案情况。如,人民政协报关于民进小城镇建设提案的专稿《用小城镇串起农村和城市》,农民日报关于民进涉农类提案的报道《民主党派提案紧盯“三农”热点难点》,现代教育报关于民进教育类提案的报道《民进中央再谋破解教育改革难题,两会五项提案关注教育》,等等。两会前夕,严隽琪主席还分别接受了上海第一财经频道“崔艳问两会高端访谈录”和新华社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的专访,就2010年“两会”即将关注的热点话题,与主持人进行深入探讨。这些报道抢占了时间先机,使民进的提案发言和民进对“两会”的姿态在会前就得到了较好的宣传,更吸引了社会上更多媒体对民进的关注,宣传民进的队伍无形之中得以有效扩大。
二、会上会下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每年的“两会”宣传工作都是由会中央宣传部和会上负责宣传工作的同志合力完成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等,都是今年“两会”热议的焦点,媒体报道的重点。会中央宣传部向媒体推荐民进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时,在立足民进特色的基础上,注意突出它们与会议热点的吻合一致性,上稿率大大提升。如,“两会”期间,宣传部积极配合团结报,在3月9日推出了民进两会专版,大版面介绍了民进中央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提案形成的来龙去脉,使民进这一重要建议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两会”前一个月,会中央宣传部一方面陆续与各新闻单位联系,了解媒体需求和规划,包括他们的栏目设置,宣传思路、想法和侧重,等等;另一方面及时向媒体提供民进中央的党派提案和相关采访对象,以及全体代表委员基本情况、专业领域。会议期间,全力做好记者与代表委员之间“桥梁”的工作,将陆续收集到的代表委员的建议有针对性地推荐给不同媒体,并尽可能为记者提供新闻线索,联系代表委员接受采访。会后,做好宣传报道统计及分析工作,并从中梳理经验、查找不足,以改进下一年的工作。同时,宣传部上会人员尽职尽责,积极配合宣传部和新闻媒体,做了大量辅助性工作;《民主》杂志社跑会记者为民进网站专题自采了15篇文字报道和24篇图片报道,这些报道生动记述了民进组的讨论情况和会下花絮,填补了媒体报道的空白,使大家更为全面地了解了民进组委员在“两会”期间的履职情况,宣传工作更为充实饱满。
三、新闻媒体借助平台,聚焦民进
今年,民进一些“明星”代表委员受媒体关注度依然极高。如,蔡继明委员、叶青代表、朱永新代表和周洪宇代表的报道数量,据不完全统计均达到了50条以上,蔡继明委员更是媒体追随的焦点,做客网站、接受专访约16次。冯骥才委员参与了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话两会”的节目录制,介绍他提交本次政协会议的提案,继续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吁;王毅代表做客中国经济网“两会代表委员面对面”直播节目,就理性发展低碳经济发表见解;冯小宁委员先后做客中国经济网和人民网,从电影人的角度出发,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言;贾宝兰委员参加了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代表与网民首场在线交流活动,提出网络问政要制度化和常态化。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罗富和常务副主席在会议间隙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畅谈加快中小城镇建设问题;潘贵玉委员、周洪宇代表、傅勇林代表、宋纯鹏委员分别做客中国网;叶青代表先后做客国际广播电台和人民网,并和蔡继明委员一起做客和讯网和激动网,解析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朱永新代表、张志勇代表、黄震代表也相继到人民网、新华网等门户网站做客,与网友对话。同时,施杰委员关于设立危险驾驶罪防治醉驾的提议,言恭达委员关于加强我国著作权立法的呼吁,张礼慧委员在“蚁族”蜗居当场落泪的图片等等,均被多次转载。
行走出真知。透过今年的宣传报道,我们看到民进的许多代表委员情牵民生,奔走不辞劳苦。汤建人委员一下飞机,就来到北京三十五中学,深入了解目前中小学教育情况,充实完善自己的提案;叶青代表专程到中关村软件园学习自主创新经验,为武汉东湖高新示范区扩容取经;贾宝兰等委员来到朝阳区吉庆里社区考察社区建设,思考如何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代表委员或是持续关注大课题,或是尝试观察新领域,孜孜以求,身体力行。
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专题栏目……文字、图片、视频、录音……有关民进的报道有点有面、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民进代表委员的所思所想、所念所虑、所情所感,给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开会言之有物,履职能力是前提。这些来自不同界别的代表委员吐真言、敢担当,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令人深深感动,成为媒体镜头的焦点自然也在意料之中。
四、代表委员用心履职,尽展风采
“两会”作为代表委员日常调研的集中反映,如何发声,是检验履职情况的客观标准之一。很多代表委员不仅具备了积极主动的宣传意识,宣传方式更是灵活多样。微博、博客、DV、日记,代表委员用各自的方式播报会议议程,将民生大事、审议情况与百姓共同分享。
2月25日和3月2日,朱永新副主席分别举行小型记者会,共接受了15家媒体的采访,对记者感兴趣的问题统一进行了回答。郭子仪代表继去年自拍录像之后,今年又拿起DV再续“西部情”;同样用DV记录民意、反映民意的还有叶青代表、秦百兰委员和陈维亚委员,他们的视频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我在两会上”专题选中并播放,使基层的声音直达两会,更让百姓感到——“两会”其实就在身边。
记录方式各异,为民履职相同。今年“两会”的微博热,为代表委员与网友互动开辟了新空间,微博简短明了、直奔主题的话风也给今年的“两会”注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这种随时随地的互动,使“两会”的民主氛围从现实延伸到网络。两会前,叶青代表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几天工夫访问量就达上万人。而与微博比起来,博客则可以长篇大论,尽情挥洒。因此,“两会”期间,博客依然是代表委员表达观点、抒发政见的重要平台。已经坚持五年在人民网开博的赵丽宏委员坦言“这条渠道是流畅的、自由的、有效的,可以借助它和所有相识、不相识的人沟通”。
据不完全统计,“两会”期间媒体上有关民进的图片新闻共34条,同时还有若干视频、音频报道,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央视网、中国网、中国广播网等网站,均能见到民进代表委员的声影讯息,这些鲜活的瞬间,使他们的履职情况、个性魅力更为直观、感性地呈现在了大家眼前。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汇民意、论国是、筹民生的窗口。对于代表委员来说,“两会”结束恰又是新一年参政议政工作的开始;对于宣传部门的同志而言,“两会”是检验工作能力的“战场”,也是下一年努力的起点。我们期待来年再接再厉,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