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

目录导航

从北川到玉树

  2010年5月12日,由民进中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文化学院联合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的“从北川到玉树——紧急抢救地震灾区文化遗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出席并讲话。

  罗富和对民间文化节推出的系列文化救灾、重建精神家园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说,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以文化教育为特色的参政党,参与地震灾区的文化遗产抢救和精神家园重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持之以恒的工作。“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我们坚信,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有灾区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抗震救灾精神,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北川、新玉树一定会早日建成。

  冯骥才表示,科学的文字性的档案对于一个民族文明的传承非常重要,灾区不仅需要重建物质家园,更需要重建精神文化家园。他说,从北川到玉树,有一种精神在行走,那就是具有文化责任的专家与文化工作者以及出版工作者。他们和自己民族的文化真正地心连心。在文化受难时,他们像抢救亲人一样抢救自己的文化。今天发布的这些成果就是明证。我们向他们致敬,还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在时代的转型中,任何国家和民族文明的传承都是崭新的问题,都是大事。需要思想和理论,需要长时间大量的、默默的、艰辛又坚韧的工作,更需要一种具有神圣感的责任。 我们的文化抢救和保护已经做了长长的8年,现在可能是需要吃劲的时候了。这使我想起郑板桥的名句:“咬定青山不放松。”我们会咬定自己要做的事,并把它定格在永远,为了中华文明的再度复兴。

  北川、玉树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的同时,中国民协等单位积极开展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5·12汶川大地震两周年之际,由民进中央、中国民协等单位组织专家学者搜集、整理的《羌学文库》和《中国唐卡艺术集成·玉树藏娘卷》今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布。图书展示了地震灾区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成果。

  《羌学文库》首次集中了国内专家学者,对羌族聚居地历史文化遗存及地方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整理和研究,是目前出版规模最大、出版内容最齐整的羌族语言文化集成,出版规模超过2000万字,出版周期预计在5年以上,现完稿8卷本合计800万字,内容涉及羌族文学、语言文学、地方风物以及近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12日的发布会上率先推出了《汉羌词典》与《白石·释比与羌族》两卷。

  《中国唐卡艺术集成·玉树藏娘卷》系北京、青海两地藏学学者和唐卡艺术研究专家在对青海安多地区的热贡及康巴地区的玉树进行大规模普查和调研后,完整记录了不同村子的陶瓷、雕塑、绘画、金银加工及建筑技艺,民俗文化及服饰加工等文化艺术。这也是首次对藏娘唐卡艺术进行的全面调查和抢救性记录成果。在三年多时间里,专家工作组拍摄了唐卡制作工序、唐卡艺僧、艺诀等图片资料近2000幅,采访艺人百余人,搜集和翻译的藏文资料近5万字。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