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

目录导航

建立竞技体育“新举国体制”,推动中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2010年3月)

  各位委员:

  中国的体育健儿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赞不绝口。但辉煌之后中国体育朝哪个方向去?

  如果说第一块金牌可以洗雪“东亚病夫”的历史耻辱,第100块奖牌也可以圆中国的百年梦想,那么更多的金牌能带来什么?它可以让我们从奖牌大国变为体育大国、进而成为体育强国吗?可以让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完全实现吗?恐怕不行。

  客观地说,中国体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应归功于我国长期实行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国家高度重视和有效组织,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有效配置全国竞技体育资源的体育制度。正是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推动中国竞技体育在短短25年内,从重返奥运赛场的人口大国,迅速上升为奥运金牌第一大国。但近来中国体育界出现的种种“乱象”也促使国人总结、反思,正视这种体制在夺得金牌的同时造成我国竞技体育“伤病缠身”的现象。

  第一,这种体制易引发对金牌的片面追求。在体育界,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相当普遍;运动员伤病高发率、平均运动寿命偏低及高淘汰率是不争的事实;高水平运动设施不能有效利用与群众体育运动缺乏场地、器材情况共存。这一切促使我们思考,这种体制下的成本和效益是否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第二,竞技体育界日益凸显的道德失范和腐败问题。近年来中国足球的发展状况和中国足协发生的事情,已经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第三,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素质问题。由于从小就接受专业化训练,运动员普遍缺乏系统的文化教育。虽说国家重金培养的运动员决不应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可现实呢?

  第四,运动员的出路和安置问题。运动生命终结之后,运动员们除了少数做教练、当领导外,其他为国家立下功勋的退役运动员也应得到妥当安排。然而,从邹春兰、艾冬梅、郭萍等受到失业、伤病、贫困困扰事例中,可以看到一些优秀运动员退役后的命运是令人扼腕叹息的。

  第五,现行体制把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割裂开来,成为缺乏互动的独立系统,偏离了体育精神。除了乒乓球、长跑等少数项目外,其它众多竞技体育项目究竟有多少群众参与,我们不得而知。一方面是竞技体育的辉煌,一方面是学校体育的暗淡;一边是竞技冠军们的金牌、鲜花,一边是青少年学生们惊人的近视率、可怜的肺活量和冷漠的面孔,这难道不令人深思吗?

  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10月接见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代表、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时指出,要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怎样才算是体育强国?众说纷纭。但“体育人口比重”,也就是体育的大众化,是大家公认的一个重要指标。就这一点说,体育人口比重不到30%的中国与体育强国的差距还相对较大。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那就是回归现代体育精神,建立新的举国体制,使我国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共同发展——即在合适的目标时间内,竞技体育事业在相当程度上逐步回归教育系统,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系统内有效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由国家体育管理部门统筹和指导全国的竞技体育资源配置,充分调动教育和体育两个系统的积极性来发展竞技体育事业的体制。

  新体制主要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一)回归本位。体育主管部门在管理职能和方法上要从直接办体育,向“代表国家依法宏观指导和协调竞技体育发展”的方向转变,向制定体育法律法规,设计宏观战略,布局运动项目,配置和优化训练条件,组织参加国际和国内重大比赛,维护体育竞赛公平公正的工作方向转变。

  (二)科学规划。根据各个运动项目特点,在全国有条件的大、中、小学中布局各个运动项目的“任务学校”。将参加国际比赛的重大任务交给各个项目的“任务学校”,遇重大比赛时,“任务学校”可单独或联合组队代表国家或地方完成竞赛任务。与此同时,逐步取消现行的准教育和非教育的体育运动学校和运动技术学院,将这些学校的资源合并到有关“任务学校”中去。

  (三)重组资源。将竞技体育资源配置到“任务学校”,并最大限度地对学校和社会开放。以“竞技体育专项经费”的形式下拨经费支持各“任务学校”,专款专用。将国家优秀的教练人才有计划地输送到各个“任务学校”任教,以训练为主,兼顾教学。将各地的体育设施就近划归“任务学校”作为训练场馆,平时对社会开放,促进全民健身工作。新建体育场馆时要根据任务学校的布局就近进行建设,支持任务学校建设和修缮专业性的体育场馆。

  这个新举国体制可行吗?让我们回顾历史,中国第一位奥运会选手刘长春,威震远东的篮球“五虎将”,以及第一次代表国家参加中苏体操比赛的国家体操队等都是大学的学生,他们既代表着国家最高竞技水平,又是合格的大学生。再让我们放眼世界,当今许多发达国家没有设立专门的体育系统,也没有常设的国家训练局和国家队,他们的优秀运动员主要来自大学。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拿了16块金牌,而斯坦佛大学的学生为美国拿下15块金牌。

  各位委员:

  只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育事业管理体制,才能促进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建设体育强国,再创竞技体育新辉煌。改革体育事业管理体制,请从建立竞技体育新体制开始!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