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

目录导航

关于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提案

  随着经济发展及国际地位的迅速上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全球化时代,由于人口和经济规模效应,中国的发展经验及存在问题都具有世界意义。世界不仅希望中国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而且也希望一个绿色的中国能在重塑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三重挑战:一是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性挑战。战略性新兴产业远未成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繁重。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挑战。作为碳排放大国,中国面临着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三是国内资源环境问题的多样性挑战。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最严峻的挑战还是日趋深化的资源环境问题。

  挑战同时也孕育着机遇。在国际社会转向后金融危机时代、后化石燃料时代以及后工业化时代的过程中,如何在战胜危机的同时,寻找到新的战略机遇,占领新的制高点,重组新的经济架构,争取新的竞争优势,以最小的成本及综合、协同的手段共同应对上述三重危机,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自2002年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已经提出了与绿色发展有关的众多新概念,包括新型工业化、节能减排、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等,其中很多内容是相互包容的,同时又由多个政府部门执行和监管。因此,我们认为,在“十二五”期间以及未来十年的关键时间里,为了同时应对上述三重挑战、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有必要以“绿色发展”来统领相关的发展理念,以在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转变发展方式的既定目标的同时,实现建设绿色中国的构想。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制定中国绿色发展的综合战略规划和“十二五”优先行动计划。在“十二五”期间,除了应把绿色发展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外,还应制定一个综合的战略规划框架,把上述相关内容统筹起来,包括绿色发展的战略、路线图和优先领域,以及绿色投资、绿色创新等相关鼓励政策、制度安排和示范工程,优先布局向低碳能源转型等与长期结构调整相关的战略性任务。

  2、制定国家层面的“关于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绿色发展的基本内涵及与其他概念的相互关系,明确政府、企业及各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和义务,突出政府在绿色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3、建立国家绿色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建议成立国家绿色发展委员会,综合协调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等相关事务,该委员会应由国务院总理担任主任,各有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工作组,负责具体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制定、初步的部门沟通及决策咨询。

  4、优先解决资源、能源及环境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要改变资源配置扭曲的现状,使其价格能够真实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以及污染排放的外部成本。为此,应通过公正透明的程序听取利益相关方对于资源环境定价机制的意见,减少行政干预,依靠市场来进行调节。此外,在涉及资源环境税收的议题上(如能源税、环境税、碳税等)应统筹考虑,配合相关财政金融政策及整体税制改革步伐有序推开,同时减少人力资源相关税收,使税负总体水平保持平衡,以减少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5、加大投入,推动绿色科技创新。政府应继续加强绿色发展方面的科技投入,提高国家绿色创新的整体能力。特别是注重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提高研发的效率,建立产学研相结合与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模式,特别要整合相关研究机构、企业以及资本市场的力量,采取协调行动,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建议实施绿色发展的重大科技专项,协调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等相关内容的研发项目,优先制定绿色发展科技路线图,并在其指导下安排其他相关专项。

  6、加快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等与绿色工业、建筑和交通相关的产业。在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制定专项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技术路线、空间布局和激励政策,加强人才与技术储备,避免重复建设。在落实规划、加快示范和创建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产业化规模。

  7、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绿色发展的舆论氛围。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建立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要通过对绿色发展观念的倡导和宣传使大众认识自己对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崇高责任,并能自觉地为社会的长远利益而牺牲一些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