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小企业融资体制创新的提案
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我国的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凸显出来。其实,我国小企业融资难题多年来一直存在,长期困扰着小企业的发展。爆发金融危机只是进一步放大了小企业的困境,创新融资体制是破解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根本出路。
我国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有两方面:现行金融体系从建立时起,其目标就不是为小企业提供资金服务的,这是一种天然的制度缺陷,使得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较差,融资渠道极为狭窄,是导致小企业“融资难”的外在原因。小企业由于自身先天不足,信用意识淡薄,导致融资的风险难以控制,是造成小企业“融资难”的内在原因。因此,要建立服务于小企业融资的体制,不仅要大力拓展小企业融资渠道,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小企业自身的信用程度、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为此,建议:
一、发展中小银行。我国现阶段,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尚未建立之际,小企业的融资主要还是依靠银行。与发达国家的银行体系相比,我国银行机构以大中型银行为主,对于遍布全国的4200多万户小企业而言,小银行的数量严重不足。要从根本上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在加强监管和依法合规经营的前提下,支持建立大量的多种所有制的中小银行,并使之逐步发展成为省域和跨省的区域性银行。央行要承担起结算银行的责任,或建立承担这一责任的金融机构,以解决中小银行腿短、结算汇路不通或狭窄的问题。拓宽对中小银行的票据再贴现和转贴现渠道。
二、拓展银行金融业务。坚持“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原则,参照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模式,将为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业务从银行一般业务中分离出来,在治理机制、经营决策、财务核算、风险管理、激励约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实施差异化监管、享受税收优惠。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指导、监管,并对其发展和运行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
三、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一是要发挥创业板市场的作用,为小企业融资打开更为广阔的空间。二是大力发展企业债券融资,积极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小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三是大力引进海外投资基金融资、项目融资、境外贷款、贸易融资等,正确引导外资流入,导入到亟需资金的小企业,为小企业的发展服务。四是建立小企业投资发展基金。采用公募和私募的方式,吸引社会投资,为小企业融资提供长期持久的动力。
四、大力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除银行金融机构和直接股权投资机构外,还可以大力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多种形式服务于小企业的金融需要。一是信用合作社。信用社规模小,独立经营,服务于社员,更接近于微观经济单位,在筹措闲散资金、解决小企业特别是以个人或家庭为载体的小企业融资问题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二是信托投资公司。信托公司在资金筹措、投资范围、风险管理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经营较为灵活,也适用于小规模的资金运作,在服务于小企业融资方面拥有特殊的优势。三是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是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更新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业,由于其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点,且属于表外融资,对需要多渠道融资的小企业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四是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一年多来,对缓解小企业贷款难发挥了积极作用,应该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出台必要的扶持政策,促进其健康发展。六是大力发展典当行,为小企业提供短期融资方面。
五、加强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一是要提高小企业自身竞争力。毋庸置疑,具有竞争力优势的企业定会得到更多资金的青睐,因此小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和成长能力,是解决融资难的最有效办法。二是开办信用保险业务,通过保险的方式为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架起一座安全桥梁,缓解小企业贷款难和金融机构对小企业惜贷的现状。三是建立、健全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为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支持。四是积极开展小企业信用评级,有效提高小企业信用意识、改善小企业信用环境,推动小企业融资信用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