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对民进中央关于推进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建议作出重要批示
2011年2月15日,民进网站发布本报道。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分别对民进中央《关于推进“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建议》作出重要批示。
民进中央在建议中明确表达了对我国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注。民进中央在建议中认为,在中共中央的政策支持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呈现出品牌化、精品化、规模化发展,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并重、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互相促进的大好局面。但也必须看到,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无论是政策制度,还是体制机制,乃至文化企事业的运作层面都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层面还需要加强统一部署,政府部门间还需要加强协调配合,支持“文化走出去”的具体政策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文化走出去”的平台和管道还有待进一步整合、拓展。
对进一步推进“文化走出去”战略,民进中央认为,要将文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予以重视;要深刻理解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意义;要准确把握“文化走出去”的战略重点;要正确处理“文化走出去”与国内文化建设的关系。为此,民进中央从五方面提出政策性建议。
一是建议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制订“文化走出去”战略规划,明确“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要科学编制“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发展规划,并作为“十二五”期间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来部署。规划中要明确“文化走出去”的中长期战略目标,明确政策导向和重点工程、重点任务,列出线路图和时间表。
二是建议理顺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组织领导。要加强对外文化贸易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发挥政府强有力的调控和推动作用至关重要。
三是建议加快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拓宽对外文化宣传阵地。建立海外文化中心是世界很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的通行做法。美国、英国、德国等在世界上都有上百个文化中心,其传播本国文化和价值观念、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是不可替代。我国已在非洲、欧洲和亚洲的9个国家建立了中国文化中心(南北美洲和大洋洲尚无中国文化中心)。目前已经在建、商建和提出希望建设中国文化中心的还有将近40个国家。
四是建议完善文化产品出口的配套政策,进一步加大扶持政策的实施力度。国家已经制定出台了一些有利于文化企业“走出去”的经济政策,但还需要将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到实处。
五是建议整合、拓宽管道,建立国际市场的营销网络和走出去服务平台,多渠道助力“文化走出去”。推广、宣传、服务文化产品,无疑也是“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于推进“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建议》,是民进中央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形成的。此前,按照中共中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神,民进中央把2010年重点调研课题确定为“完善制度、落实政策,推进‘文化走出去’战略”。由严隽琪主席、罗富和常务副主席带队的民进中央调研组于5月7日至15日,在浙江杭州、宁波、温州三地市进行了重点调研。期间,举行了4场专题座谈会,实地调研了15个国有和民营文化企业。5月19日至20日,严隽琪主席带队的民进中央调研组在北京市进行了重点调研。期间,举行了两场专题座谈会,实地考察了两个文化企业。此外,民进中央还分别在广东省和重庆市进行了预调研,在湖南省和辽宁省进行了后调研。北京、上海、江苏、安徽、湖南、广东、重庆、辽宁、福建等9个省级民进组织也在本地进行了调研,并向民进中央提交了调研报告。在调研报告形成过程中,民进中央先后召开会内和会外专家座谈会,多方征求意见建议。数易其稿后,再在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交了这份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