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中央“紧盯”教育出良策聚焦民办教育、特殊教育、校园安全管理、学前教育
2011年3月2日,《现代教育报》发布本报道。
2月22日,民进中央与首都新闻界联谊会暨两会新闻通气会(2011)在京召开。民进中央副主席王佐书介绍,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各类媒体报导与民进相关的新闻达1416条,突出了民进中央党派提案、大会发言,民进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的重点。
据了解,2010年,全国两会上民进中央有关教育改革的提案有5项,即“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完善财政保障机制,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促进学前教育发展”。
2011年全国两会,民进中央继续深入巩固参政议政“老阵地”,充分发挥界别优势,关注当前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开拓“新领域”。据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部长闻连利介绍,今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民进中央精心准备了5篇发言和18项提案,与教育改革相关的发言和提案有“立足国家民族未来,加快振兴学前教育”、“完善制度环境,促进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关于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提案”、“关于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提案”、“关于加快制定《学前教育法》的提案”。
完善制度环境 促进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民办教育发展仍面临不少深层问题,存在诸多制度瓶颈。其中,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行政行为不规范,正在深度制约着民办教育的健康运行与科学发展。
其突出表现在:在民办教育行政管理上,一些政府部门不同程度存在“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在落实法律规定上,一些政府部门存在明显的行政不作为;在对待民办教育发展问题上,不少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缺少长远、专门规划;在对民办教育的扶持与规范上,相关部门职责不清。
为促进和规范我国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民进中央在提案中建议:适应民办教育发展需要,切实转变政府行政职能;建议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和国务院法制办会同相关部门,加大教育执法检查力度,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各项公平政策;贯彻全国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组织制订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就如何解决长期困扰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具体路线图和确切时间表;成立民办教育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立部门合作与联动机制;建立健全政府教育工作问责制,将民办教育的发展状况纳入到各级政府及其分管领导的业绩考核范围。
特殊教育事业 亟需立法“撑腰”
特殊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普通教育相比,我国特殊教育覆盖面狭窄,接受服务的残障儿童少年数量相对较少。
我国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特殊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二是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城乡特殊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和贫困地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偏低;三是特殊教育学校普遍缺少必要的教育资源和设备;四是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水平偏低。
为促进我国的特殊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民进中央提出如下建议:1.建议国家研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殊教育法》,用法制的力量来规范和保障特殊教育健康发展。2.完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3.完善特殊教育管理体系。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设立独立的特殊教育管理机构和特殊教育管理人员。4.完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尽快出台《特殊教育教师资格条例》,使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建设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5.大力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师范院校增设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专业,同时加大对普通学校教师的特教培训力度。合理布局农村特教教师,每个学校至少要配一名。6.逐步完善学前特殊教育体系,逐步发展学前融合教育。
学校安全管理需要齐抓共管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中小学生每年因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食物中毒、溺水、治安事故等非正常死亡达1.4万多人,平均每天有近40人死亡,大学生非正常死亡每年也近3000人。校园安全工作处在类似事故阵发、事故原因查处、会议档不断、检查整改循环的怪圈中,恶性事故仍然呈现波浪形反复发生的态势。
为此,民进中央在提案中建议:1.由教育部组织经验丰富的学校管理者和公安、消防、食品安全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建立学校安全督导委员会,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指导、预警、检查和监督管理,严格落实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2.调研总结《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颁布以来的实施情况,尽快制定涵盖大、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学校安全工作条例》。3.由教育部门组织学校安全工作方面的专家,专家队伍深入基层学校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学校岗位特点,编制学校教职工岗位安全指导手册。
破解四个根本性问题——学前教育立法迫在眉睫
“抓紧研究制定《学前教育法》,是解决我国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诸多突出问题、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根本保障。”2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庞丽娟在民进中央与首都新闻界联谊会暨两会新闻通气会(2011)上如此强调。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突出,社会各方面反映强烈。学前教育已成为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
据了解,2010年,针对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民进中央就在全国两会提案中建议:加快学前教育立法;加强对学前教育的行政管理与科学规划等。2011年全国两会,民进中央继续关注学前教育,其中“立足国家民族未来 加快振兴学前教育”的大会发言和“关于加快制定《学前教育法》的提案”都是关注学前教育的。
民进中央在今年的提案中指出,我国学前教育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前教育定位模糊,能够接受专门学前教育的幼儿比例低。二是政府责任不清,投入总量严重不足。三是幼儿师范教育萎缩,幼教师资水平普遍偏低。四是政府监管、指导缺位,学前教育机构办学放任自流。
学前教育问题已引起中央领导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出台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十条”),而且正在制订三年行动计划。民进中央在提案中建议,若要真正振兴学前教育,还必须解决以下四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第一,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确定学前教育在民生发展中的地位,将学前教育当作民生大计,当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起点、基础,予以重视和谋划。第二,从基本公共服务的角度,明确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责任、依法监管的责任和科学指导的责任,并且,将这些责任履行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完善、严密的工作机制基础上。第三,创新公共服务实现方式,实现学前教育公办民办共同发展。应通过政策调节,维护公办民办学前教育长远共同发展的格局。第四,适应依法治教的需要,尽快出台《学前教育法》,为学前教育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根本保障。为此,民进中央上交了“关于加快制定《学前教育法》的提案”。
庞丽娟介绍说,民进中央在提案中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立法,加快立法进程,争取在近年内制定出台学前教育法。对我国学前教育立法重点提出建议:1.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地位、方针机制;2.明确学前教育的管理责任和管理体制;3.建立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4.建立公办为主,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办园体制;5.明确幼儿教师的身份、待遇和培训职称等权利。明确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特别是幼儿教师的身份与地位,资质、聘任与考核等要求,明确幼儿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政治、经济待遇,并对其责任、义务、工资、待遇、医疗与养老等社会保险、职称和培训等基本权益作出明确规定;6.建立学前教育的督导评估与问责制度;7.建立优先保障农村和弱势群体学前教育、保障教育公平的机制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