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1开明•江海文化论坛暨共铸伟业
2011年5月24日至25日,2011开明·江海文化论坛暨共铸伟业——中国民主促进会全国书画精品邀请展在南京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为本次书画展的作品集《共铸辉煌》题写书名。
本次论坛暨画展由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民进江苏省委主办,民进中央开明画院、江海书画会、江海文化研究会承办。
5月24日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出席2011开明·江海文化论坛开幕式并为论坛揭幕。来自全国文化艺术界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南京,以“复兴中华文化、构建核心价值”为主题,共同探讨当代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中华文化价值与意义、中华文化走出去与文化安全等问题。
民进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朱永新,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部长罗一民,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江苏省委主委陈凌孚出席开幕式并致词。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民进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大学教授邓伟志,山西省政协副主席、民进山西省委主委卫小春,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民进贵州省委主委左定超,甘肃省政协副主席、民进甘肃省委主委尚勋武出席开幕式。
朱永新在致词中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国家“十二五”规划也对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规划,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
朱永新说,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国家实力的体现,既有经济层面,更有文化层面,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逐步确立,全社会关注和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为我国文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罗一民说,文化是民族的根基,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民进中央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江苏经济社会,特别是文化事业发展,多位民进中央领导同志来江苏进行文化建设专题调研。这次“2011开明· 江海文化论坛”在南京举办,对江苏新一轮文化建设必将带来新的启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陈凌孚说,文化作为软实力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民进江苏省委充分发挥文化界会员的优势,围绕江苏省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中国民主促进会作为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参政党,历来高度重视国家的文化建设,近年来在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把文化立国作为国家战略、文化大部委建设、加强文化立法等方面,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与提案。
24日上午论坛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主旨演讲。罗富和、朱永新等出席。吴建民、邓伟志和北京大学教授、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张颐武分别作演讲。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民进江苏省委副主委言恭达在主持词中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在当前中国社会发展过程当中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吴建民从三个方面概括了他演讲的核心内容,即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文化、要重新认识中华文化、要着力构建中华主流文化。他说,我们今天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势必要涉及到构建中华的主流文化问题。构建中华主流文化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迫切性。中华文化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老文明。然而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了解得还很不够,更谈不上深刻的认识,因此,重新认识中华文化的问题要提上日程。要着力构建中华主流文化。主流文化应包括以下两层含义:第一,中华文明几千年不中断,因为他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他是包容的,不是排他的。第二,我们讲构建中华主流文化,是说中华文化是不断发展、成长、变化的,需要我们不断总结。21世纪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不是中国制造,是中华文明。
邓伟志演讲的题目是《文化的特性是推陈出新》。他说,说到文化,他就像我们长江一样,是不分昼夜的奔腾向前,它一直是后浪推前浪,因此我们的文化的生命就在于创新,我们文化的影响力取决于我们创新多少,我们文化的辐射力取决于我们创新的快慢,我们文化的凝聚力也取决于文化创新。我们文化人没有不想创新的,连儿童也希望能够创新,但是真正能够攀登到创新高峰的是极少数人。文化要想真正的创新,首先得从急功近利当中解放出来,现在我们的学者急功近利的现象很厉害,妨碍了我们的创新。文化创新还要求文化人从追求当官当中解放出来,从当前的象牙塔和空中楼阁当中解放出来。
张颐武演讲的题目是《从现代中国发现价值高度》。他说,今天的中国愿意跟古代的中国接轨,跟汉唐的气派接轨,因为那时候的中国是最强盛的时候。那么,我们怎么样在现代中国发现一个价值高度?我觉得,现代中国一百年的奋斗有伟大的历史,这个历史里面我们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比如现代中国的奋起是完全依靠中国的奋斗,这个奋斗没有掠夺人,也没有欺负人。此时,中国人的情怀体现了一个新的价值高度。现代中国至少有三点价值高度:一个是扶弱抑强,一个是以德报怨,还有一个则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和而不同传统。
5月24日下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共铸伟业——中国民主促进会全国书画精品邀请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罗富和出席并为书画展开幕式剪彩。
朱永新、陈凌孚出席并致词。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周岷,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赵永贤,宣传部副部长梁勇,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授胡军和邓伟志、卫小春、左定超、尚勋武出席开幕式。
朱永新在致词中说,我们之所以用书画展的方式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就是要通过这个活动来引导民进全会深入了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深刻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深入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激励民进全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陈凌孚说,文化是民进的主界别,书画界会员是民进会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江苏省书画界会员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潜心研究,积极创作,为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书画传统文化艺术而努力工作。他们还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抗震救灾和扶贫济困等书画义卖、送书画到文化艺术贫乏的人群和地区等活动,服务社会。此外,广大书画界会员还以书画为媒,团结会内外人士,凝聚人心,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本次书画展自筹备以来,得到了民进各级组织与广大会员的热情回应,共收到全国各省、市民进组织选送的书画作品379件,画展组委会从中遴选出了274幅具有较高水平的代表性作品参展。无论是书画名家,如冯骥才、言恭达、段成桂、吴山明、陈永锵等人的作品,还是普通文化界会员的参展之作,其创作严谨认真,风格特色突出,无不显示出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祖国的热爱,对革命先驱和领袖的崇敬。参展作品种类齐全,既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底蕴,又融进了当今时代的气息,使古老的中国书画艺术展现出了独特的迷人魅力,也充分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论坛暨画展开幕式由言恭达主持。民进中央、民进部分省级组织,江苏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局、省文联、新华社江苏分社,江苏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有关负责人也出席了论坛暨画展开幕式。
5月25日,2011开明·江海文化论坛进入专家演讲阶段。来自全国各地的18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专题演讲。朱永新出席会议。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研究所所长邵大箴,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赵士林,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民进江苏省委副主委朱晓进,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民进江苏省委副主委高云,分别担任专家演讲阶段的主持人。
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杜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刘康的演讲题目是《中国文化价值与普世价值的当代互动》。他说,如何考虑中国文化价值和普世价值产生比较有效的互动,从而创造我们人类共同的价值,而不是西方中心的普世价值,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当代中国文化界非常关注的问题。
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授胡军演讲的内容是关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反思。他关注的一个重点是,现代化的过程明显地表现为理性化的过程,现代化的实质就是理性化。他说,中国要真正成为一个大国,一个文化大国,就必须要有精品,艺术精品,必须有自己的系统的精深的学理系统。
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范毓周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普遍价值与当代意义》为题作了演讲。他在演讲中根据中国文化的背景、中国人的生存方式以及社会传统的结构,分析指出中国的文化精神主要是尊重自然生态,重视群体和谐,鼓励牺牲自我,强调社会责任和崇尚公共道德的精神。他特别对公共道德的问题,阐释了自己的观点。
邵大箴在演讲中描绘和剖析了中国画和中西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他说,在中国画界以及中国美术界,扩大到中国文化界,自20世纪以来,对中国艺术的成就,包括中国画所取得的成就常有贬词,对这个时期的中国画的发展有质疑,这种质疑的声音来自于对五四运动的质疑。他说,这种声音没道理,我们谁也不能否认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聚焦“复兴中华文化、构建核心价值”的主题,中国书法家协会研究部主任刘恒、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向云驹、《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叶培贵、江苏民进江海书画会会长萧平、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副院长沈义贞等也分别发表了演讲。 大家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在现代化的今天,以多种方式、多种管道塑造国家形象,发展与强大国力相匹配的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化影响力,既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和目标,也是与会专家学者的一份责任与追求。
5月25日下午,2011开明·江海文化论坛闭幕。朱永新出席闭幕式。
闭幕式上,高云作论坛总结。他说,本次论坛时间虽然短暂,但活动安排紧凑有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目标。本次论坛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是,对现实有针对性,对发展有预期性,对未来有前瞻性。论坛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思考空间,促使我们进一步反思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对这样一些基本概念和问题的思考,对于复兴中华文化,构建核心价值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
本次文化论坛历时两天,参加论坛的既有文化界的专家学者,也有书画界的大家名流;既有声望很高的学界前辈,又有思想敏锐的后起之秀。论坛规模大、层次高、范围广。大家怀着对学术的满腔热诚和热切追求相聚南京,围绕着复兴中华文化、构建核心价值这一主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思考,先后有20多位专家学者发表了演讲,使与会者有机会共同分享了最新的文化艺术研究成果。
与会专家对文化的热爱溢于言表,对文化的研究殊途同归,大家聚焦的话题主要有,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如何基于面向现代化进行创新;在社会面向现代化的转型进程中,如何在文化层面实现国际性的互溶互动;在全球化语境下转型创新的同时,如何坚守中华传统文化的纯粹和品格;何为文化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文化应该对国家的发展发挥怎样的作用。围绕这些问题,专家们分别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观点。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江苏民进江海文化研究会的揭牌仪式,举办了共铸伟业——民进全国书画精品邀请展,编印了《2011开明·江海文化论坛论文汇编》。江苏民进江海文化研究会的正式成立,使江苏民进的文化界会员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活动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