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科技投入体制问题意义重大 严隽琪出席高校科技投入体制座谈会
2011年5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座谈会,邀请来自美国、日本和德国的著名专家学者,就高校科技投入体制进行研讨。
严隽琪认真听取了与会专家的意见建议。她说,民进中央一直高度关注高校科技投入体制问题。各位专家既了解中国,又了解美国、日本和德国等科技强国的情况。这次能够与各位专家深入交流,了解到第一手的资料,对于民进今后继续做好这方面的调研,为国家提出具有方向性、战略性、可操作性的建议非常重要。
严隽琪说,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我们国家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转型压力巨大;通过多年的努力,国际化的人才队伍结构达到了新的高度;高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当前更多的是需要对体制和机制进行调整。在这些背景下,深入研究科技投入体制问题意义重大。这次的座谈只是个开始,今后上海交大的发展、上海的发展、中国的发展都特别需要海外学子报效国家,希望大家从各个层面继续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出力。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院长的倪军等9位著名专家,就“科研经费管理的比较与建议”、“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科研资助与管理体系”、“OHIO STATE 大学研究经费管理”、“马里兰大学科研管理体制简介”、“美国医学科研经费申请和使用”、“日本科研体制介绍”、“日本大学教育与科研经费”、“德国大学科研经费投入体制简介”、“德国科技投入情况简介”分别发言。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忠钦代表交大作了关于“大学科研经费投入体制的若干问题与思考”的发言。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美国等科技强国的科研人员用于争取科研经费的时间和精力远远少于我国的科研人员,从而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科研本身;在科研经费使用上,更注重对“人”而不是设备的投入;对项目负责人,实行工资封顶制度;对科研经费使用中不诚信的行为坚决严惩,并与所在高校或科研单位今后申报的资格挂钩;对科研项目的投入,更注重远期效益等。座谈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