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

目录导航

冯骥才:为建设新时代新文化共同努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向民进中央赠送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成果图书

  2011年6月10日,民进网站报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对冯骥才等一批民间文艺家和年画传承人为抢救和保护我国木版年画做的工作表示了充分肯定,并在《致中国木板年画抢救与保护工作成果发布暨总结表彰大会的贺信》中呼吁,广大民间文艺家和民间文化工作者认真总结木版年画抢救和保护工作的成功经验,切实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好。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日前向民进中央赠送了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主编的22卷本《中国木版年画集成》14卷本《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这两套丛书是中国民协自2002年以来启动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成果中的一项,也是农耕时代中国木版年画总结性和档案化的全纪录。

  冯骥才怀着对民间文化的热爱和责任感,积极倡导并全程参与中国木版年画的抢救工作。他一方面组织各年画产地有关人士和权威学者开展相关抢救工程,对中国木版年画进行拉网式全方位普查,对其主要产地代表性作品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作记录整理,另一方面还承担了上述两套图书的编纂任务。经过9年的抢救性普查和整理,22卷本《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和14卷本《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两套图书最终问世。

  冯骥才对这两套丛书的顺利出版备感欣慰。他说,在我国灿如繁星的民间美术中,木版年画是最夺目的。不仅由于它题材广博,手法斑斓,地域风格多彩多姿,其他任何民间美术都无法与之攀比;若论其人文蕴含之深厚,信息承载之密集,民族心理表现之鲜明与深切,更是别的民间美术难以企及的。

  冯骥才说,9年以来,我们在山西、河北、河南一带进行了一系列采样普查,通过专家论证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工程程序和要求。采取民俗学、人类学、美术学、历史学的多学科交叉方式,进行文字、拍照、录音、录像这种四合一形式的立体调查,走村串乡、挨门逐户寻访遗存、记录信息、口述调查,并进行资料论证、分类整理、档案编制,终于完成了预定目标。

  冯骥才说,积极的应对是当代文化人的文化姿态,前沿的坚守是当代文化人立身的位置。我们把传承历史文明作为不变的目标,把责任作为原点,将继续为永葆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与魅力,为建设新时代新文化共同努力。

  《中国木板年画集成》是农耕时代中国木版年画首次全景式的集中呈现,包括《杨家埠卷》《杨柳青卷》《朱仙镇卷》《武强卷》《绵竹卷》《梁平卷》《凤翔卷》《绛州卷》《平阳卷》《高密卷》《滩头卷》《桃花坞卷》《平度·东昌府卷》《佛山卷》《漳州卷》《上海小校场卷》《内丘神码卷》《云南甲马卷》《滑县卷》《俄罗斯藏品卷》《日本藏品卷》与《拾零卷》,共300万字,有1万幅图片,1000多分钟的动态影像DVD光盘,大量珍贵年画发现和全面乡土文化的发掘,构成这部厚重的集成性图文集。同时,作为该项目的延伸项目《中国木板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完成了涉及19个重要产地传承人的全部14本口述史的出版。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