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成获世界史学会(WHA)“世界历史先驱奖” 表彰其在全球史理论实践推广作出的卓越贡献
2011年7月8日至10日,由世界史学会(World History Association)主办,历史学院全球史研究中心协办的“世界史学会第20届年会”在首都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在该会议上,世界史学会主席阿尔弗雷德·安吉利亚(Alfred J. Andrea)先生授予民进中央副主席、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刘新成教授“世界历史先驱奖(Pioneers in World History Award)”,以表彰他在全球史理论、实践、推广等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颁奖仪式后,刘新成作了题为《全球史在中国》的主题发言,该发言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认同和热烈反响。目前,该发言英文稿已被世界全球史研究领域顶级刊物——《世界史杂志》(Journal of World History)采用,中文稿拟被《中国社会科学》采用。
世界史学会(WHA)是1982年在美国成立的一个国际性学术组织,现有约1500名正式注册会员,分别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宗旨在于促进世界史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侧重以跨国家、跨地区、跨文化的襟怀扶持历史学科的教学和学术研究,全力推进超越民族国家、超越某一特定地区或某一特定文化的全人类视角的历史分析模式。该学会颁发的“世界历史先驱奖”主要授予那些在世界历史学术研究和教学领域中作出巨大贡献,并对世界历史学理论构建、发展传播起到关键作用的历史学家。著名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l)和艾尔弗雷德 克罗斯比(Alfred W. Crosby )都曾获此殊荣,另外,夏威夷大学教授、《全球史杂志》(Journal of World History)主编杰里·本特利(Jerry H. Bentley)也在此次会议上与刘新成一道获此奖项。
该先驱奖是世界历史学会对刘新成多年来为在国内史学界推广全球史所作出的各种不懈努力的充分肯定。他于2004年创办了国内首家全球史教学和研究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研究中心。该中心自成立以来,与商务印书馆合作创办的“全球史译丛”已译介全球史名著十余种;中心刊物《全球史评论》已出版三辑;主持了北京市教委重点研究项目“全球化时代的世界通史体系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历史进程中多元文明互动与共生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举办了“世界各国的世界通史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挑战”,“文明的互动与共生——洲际、区域和国家间的物质与文化交流”等多个国际学术讨论会;刘新成近年来发表的《全球史观与近代早期世界史编纂》、《从怀特透视全球史》、《文明的冲突与和谐世界》、《互动:全球史观的核心理念》等多篇学术论文,对全球史观进行了深入阐释,为构建中国特色全球史理论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