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始终代表中国作家的良心和责任 冯骥才为中国作家馆开馆揭幕并座谈交流
2011年8月31日,民进中央副主席、作家代表冯骥才下午在京出席“中国作家馆”开馆仪式并揭幕。“中国作家馆”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承办。
“中国作家馆”去年在第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首次亮相,重点展示近年来国内的文学创作出版成就和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情况,备受好评。今年的“中国作家馆”再次全新亮相,以“数字出版”和“网络文学”为主题和表现形式,结合传统出版物的展示,展现中国作家和时代文学风采。
冯骥才与作协领导、作家、到场观众一同参观了“中国作家馆”。
冯骥才在馆内出席“作家版《再思录》与晚年巴金”座谈交流会。他和出席嘉宾就巴金和晚年作品《再思录》相关话题与到场读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冯骥才在座谈中说,巴金晚年身份发生了重要变化,从作家转变成为知识分子。巴老始终代表中国作家的良心和责任,他将自己的全部热情和毕生精力倾注于我国的文学事业。
冯骥才说,一个好的作家能够写出几部好的作品,而一个伟大的作家要能看出他心灵的立场,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当代的知识分子要像巴老一样,敢于讲真话,要有脊梁,这才能称为真正的知识分子。
冯骥才等嘉宾在博览会期间还受邀参加了“中国作家馆”的一系列访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