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

目录导航

在视察云南大学时的讲话

  (2011年1月7日)

  严隽琪

  很高兴今天来云南大学考察、学习。在云南的这几天收获很大,信息量非常丰富,可说是目不暇接。云南的资源丰富使我感受深刻,这资源既有物质资源又有非物质资源。物质资源毋庸多言,云南的山、水、花、树、石名声远播,而且基础设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交通便利,城市面貌展新颜。我有三年没来云南了,这次围绕“桥头堡”战略建设来进行调研,我看到西部大开发10年以来云南的新发展。我同时也感受到这儿非物质资源的丰富,淳朴和谐的民风,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元素处处可见。今天是我们云南调研的最后一天,马上就要回北京了,到云南大学来更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因为大学校园在我心中一直是最神圣的一块土地,我想从事教育的人都能体会校园气息和文化氛围之可贵。

  刚才看了学校的几个点,加上书记和校长一路的介绍,令我对云南大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云南大学的文脉特别深厚悠长,而且在历史上就是大师和名家汇集,成果辉煌。这成果既有科学成果,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不是容易取得的,你们的一等奖是对有关重大理论进行重新认识的一种冲击,非常具有代表性。还有学校88年来的人才培养,刚才校长说15万桃李芬芳。如果说抗战的时候是教育救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是教育兴国,那么现在中国在崛起,应该说是教育强国,最重要的是人才要先行,人才辈出,这是教育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云南大学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抗战时候是重重一笔,到了1952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院系调整中,云南大学又做出了大贡献。并非所有大学都如此的,在院系调整中,有的学校是收益远远大于付出,有的学校是付出远远大于收益,而云南大学就属于后者。

  刚才在校园里我注意到云南大学有很多宝贵的办学经验。比方说校园里每一栋建筑都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条标语也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对一所大学来说非常重要,所以我觉得你校有很多办学经验值得好好总结和继续发扬。云大的成就还表现在她的辐射作用,处于云南这样特殊的区域位置,在跨境教育方面有独特优势。对多民族人才的培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各民族的人才,我们国家的民族和谐则很难想象。而且云南大学的特色很突出,民族文化博物馆、化石博物馆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区域优势,你校是教学特色与区域特色交相辉映。另外,建设国际一流学校,有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开放,开放有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留学生的人数。云南留学生的比例比较高,开放度好,所以云大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学校有很好的基础。云南大学有很多值得挖掘的资源和值得总结的宝贵经验,其中凝聚着一代代云大人的心血和努力。

  我还要感谢校方今天专门把云大民主促进会组织的会员请来,说明云南大学党委、统战部对多党合作的重视。民进云南省委会罗黎辉主委在第一时间告诉我,胡主席关于云南桥头堡战略的讲话,中央在沿边开放的战略中对云南定了位。教育是民主促进会的主要界别特色,出于为云南服务,也是为全局服务,参政党也要多做贡献的考虑,去年7月份民进中央就组织了“桥头堡战略高校先行”的课题,云南大学的教授中有民进会员,也加入了课题调研的工作。这个课题已有成果,上报了党和国家有关领导人。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年,西部大开发10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在站在了新10年的起点上。因为云南在西部的特殊位置,中央已经将云南定位为中国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我一再强调这不是云南的战略,这是国家战略。对云南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同样对云南大学来说也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云南大学有过辉煌的历史。现在怎样面对这个时代给予的机遇和挑战,铸造新的辉煌?《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后,纲要还有待落实。有的是已取得共识,写得非常明确,需要贯彻落实;有的仍存争议,写得比较原则;有的争议更大,表达的更少,同样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云南大学有着很好的传统,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演讲的至公堂至今保存完好,“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在云南大学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今天已经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内任何一件事情往往能找到国际因素,所以一定要具有世界的视野。改革与发展首先是观念,观念一变,情况就大不同。如原来的边疆就变成了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原来的内地就变成了沿边开发的前线。希望云南大学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关注国家对云南的期望,对高等教育要有改革的勇气,先行先试,既有胆又有略,以争取国家和地方更多的支持。但有一点要注意,东部发达地区或者现在一些985大学所走过的道路,可以学习借鉴,不能照搬。

  要紧紧抓住机遇,还是要以质量取胜。这个质量,最最重要的是教师队伍,一切一切还是人才。有大楼固然好,但是相比较起来最最重要的是教师队伍。是那么多令人骄傲的、闪光的名师大家的名字,构建出你们辉煌的历史。我看你们的领导班子队伍都很整齐,年龄结构非常好,年富力强,在已有队伍的基础上,主要任务就是栽梧桐树,有了梧桐树,不愁凤凰不飞来。

  要多发挥辐射作用,建立国家级、省级甚至跨区域的中心。在教育的先行先试方面,国家已经定了云南作为十二五规划教育试点改革省份,能否在高等教育方面进一步地策划一下,体现它的跨境、跨区域的特点?在西南部,能否有一个教育制高点?刚才有专家说到桥头堡就要占领制高点,站在制高点去辐射你的影响,这才叫桥头堡。我想在这跨境跨区域方面,你们和越南、老挝的大学都已经有了很好的合作项目,存在着优势。是否利用这个优势建立一个跨境高等教育发展圈,更主动地发挥基础作用?站得要高、质量要高、立意要高,辐射面要广,要紧密结合区域特色,主动地拓展影响,吸引人才,争取国家和省级的重点支持。

  刚才校长说争取排在全国高校前50名,我觉得有点保守。作为西南地区有这么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我相信这个目标指日可待。当然,强手如林,云南大学目前排名60几,说明前面还有60多所大学,他们也在前进,不会坐等你赶。所以一定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即别人没有或不明显的特色。作为一个大学,总量排名固然是一个整体实力的表现,但至少要有一个学科是全国第一,不求各科全国第一,至少有一科是全国第一,这就是高地。当然有2个、3个更好。将来对学校的评价,我相信逐渐会突出对学科的评价,即学校有几个属于第一的一级学科,那才是内涵。所以,希望云南大学位居前列的学科要更领先,位居后列的学科只要思路正确也可以后来居上。

  最后我祝愿云南大学在“十二五”时期乃至未来10年取得新的长足进步。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