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在教育改革中不能缺席
(2011年1月5日)
严隽琪
今天到爱因森学院来,虽然时间不长,但看了以后感到振奋,也很自豪。因为李孝轩董事长是我们民进会员,而且是优秀会员,我为民进会员对社会作出贡献而感到高兴,当然这贡献也包括了爱因森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们的共同努力。民进是以教育为主要界别特色的参政党,多少年来,我们一直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建言献策和在各个教育岗位上努力工作。其中,民办教育协会就是在民进的大力推动下成立的,民进中央王佐书副主席兼任了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因为我们看到了民办教育的重要性。
我也长期担任教育工作,刚才周教授说他对教育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和热情,我有共鸣,教育是值得教师倾注一辈子心血的。我认为爱因森软件职业学校的理念很好,你们把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才放在首位,这非常重要。而且从学校的名字就体现了一种爱的教育--因爱而使得树木森森,特别是整个教育过程强调高质量、高能力。我还认为学校的定位非常好。我看到你校院系的设置和实验室都有明确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人才。一个孩子的成才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非常欣赏这种定位。每个学校都应该有一个明确定位,不然的话,人家做什么,我们跟着做什么,泡沫就起来了,所以要坚守自己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我的第三个认识,是你们艰苦奋斗的办学精神。可以想象当初从一万多元起家直到今天,在这过程当中,董事长、书记、院长等等付出了多少辛苦操劳。这个奋斗过程还有很多创新点,是不同于其他学校的。你们在办学的同时注重社会责任,这种精神特别值得学习。第四是感到你校办学的方式好,实行了工学结合,以前叫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对于职业学院,是其活力所在,是必须坚持的。我还特别高兴地看到,你校集聚了一批优秀教师。有不同年龄层次,包括刚才为我们作介绍的那些教师,他们非常自信,精神面貌都非常好。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没有好的大楼仍然可能办出一所好学校,没有好的教师却肯定办不出一所好的学校。
爱因森经历11年创办的艰辛,能够形成现在的规模和办学质量,一路走来并不容易。董事长是“70后”,年轻有为,每个人今天做的事就是在书写明天的历史。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人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大的潜能,往往就是在压力下潜能才会出乎自己意料地爆发。当然要有这个时代,要有这样一个环境和平台。我觉得现在是云南的好时机。这次我们是为了云南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实施好桥头堡战略,为这样一个主题来进行调研。云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所以很希望在这个一个好的时代背景下,爱因森学院有进一步的发展和贡献。
这儿还想强调对民办教育的意义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民办教育绝对不能单纯理解为是公共财政缺乏资金情况下的一种经费上的补充,如果这样认识就是低估了民办教育的必要性。如果经济发展了,资金多了,民办教育就不必存在了吗?显然不是,因为民办教育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活力源泉。
数年前,我曾去上海杉达学院调研。我看到同样的钱,在民办学校所产生的效益远远大于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管理讲求实效,它从方方面面对公办学校起到一种改革的催化剂或者注入一种活力的作用。它可以提供不同的模式和思维方式。现在社会比较强调学历,甚至是“唯学历”,这也许是作为文革以后的一种“逆反”吧,可我想我们又应该进入到不那么唯学历的时代了,应该是能力为重,用人单位是用人才的能力而不是他的学历。我们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每一种人才都是社会的栋梁,都是成功者.面对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公办学校由于它固有的管理体制和既成模式要进行突破会比较难,而民办教育则可以先有所突破,来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我觉得民办教育还有一个重大意义。中国的现代化包括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其中社会建设相对还是个“短板”。民办学校的性质决定了他就是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办学校的诞生到它的发展,可以看出我们在社会建设中间还缺少哪些东西。目前民办教育的环境还不尽如人意,刚才大家也提了一些。我觉得形势总的是向好。每年春节的时候,民进中央和教育部都有一次会谈。今年教育部长说部里专门设立了一个民办教育司。我在地方管教育时也意识到如果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有很多民办教育的特殊问题没有办法或没有精力去解决,当时也特别希望能够在教委里设一个民办教育处。我注意到云南省教育厅就有这样的部门。我认为教育部的这个动作绝不是简单的一个机构命名问题,这说明了国家对民办教育比以前更加重视。而且教育部明确提出,公共财政要拨款支持民办教育,这些都是向好的。当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去解决。所以,希望教育的主管部门、民办教育协会和我们民主促进会,要形成合力,让民办教育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而且发展得更加健康。
周作宇教授是北师大教育学部的部长,也是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的副院长,这是民进中央和北师大合作建立的研究院,希望集聚各方资源,通过深入研究,提出的教育政策建议能够更科学或者更可操作。研究院成立一年以来做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有两件就直接和云南有关。一是和民进云南省委合作,研究配合“桥头堡战略”如何教育先行的问题;另一个是关于加强“域外研究中心”建设,明天到云南大学调研时还要和他们商量一下这件事。教育政策研究院是开放的,也希望从事民办教育的同志们参与和支持。教育政策研究院是个社会组织,北师大给了一些人员编制等的支持,还争取到有关部委的项目和社会的支持。像壹基金研究会支持我们立了一个有关灾后儿童心理研究的课题。娃哈哈集团是以教育起家的,也给了我们支持。我们欢迎和爱因森发展合作关系。
民办学校有一个持续发展的问题。有学者曾提议,每个学校应该有一个学校法,可能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注意到你校的教师誓言,进了爱因森当老师都要宣誓,这是一个创新,当然既是创新也是约束。持续发展,就是长治久安,不会因个别人的变动而偏移办学大方向。坚持正确的方向对民办学校尤为重要。我对爱因森学院11年来的理念和办学方向都非常欣赏。怎么坚持这个正确的方向,使学校一直健康发展,这是民办学校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刚才提到你校在市中心有十几个培训点,估计全日制大学的投入回报会比较难,培训点的投入产出见效比较快。所以全日制大学需要持续的投入,而培训点的收入是对全日制大学的一种补充。对于办学,财务模式很重要。王佐书同志曾提到某培训学校,在美国上市进行融资,在美国上市就要遵守美国的规定,有一个扩张的硬指标,为了达到这个指标,该学校必须到处建新的点,这样一来,办学质量就不由自主了。为什么说持续发展要沿着正确方向?这有法律的问题、政策的问题、金融的问题,等等。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我们会继续关注。
再次对爱因森的老师们、领导班子成员表示敬意和感谢,并祝新年愉快!
今天到爱因森学院来,虽然时间不长,但看了以后感到振奋,也很自豪。因为李孝轩董事长是我们民进会员,而且是优秀会员,我为民进会员对社会作出贡献而感到高兴,当然这贡献也包括了爱因森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们的共同努力。民进是以教育为主要界别特色的参政党,多少年来,我们一直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建言献策和在各个教育岗位上努力工作。其中,民办教育协会就是在民进的大力推动下成立的,民进中央王佐书副主席兼任了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因为我们看到了民办教育的重要性。
我也长期担任教育工作,刚才周教授说他对教育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和热情,我有共鸣,教育是值得教师倾注一辈子心血的。我认为爱因森软件职业学校的理念很好,你们把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才放在首位,这非常重要。而且从学校的名字就体现了一种爱的教育--因爱而使得树木森森,特别是整个教育过程强调高质量、高能力。我还认为学校的定位非常好。我看到你校院系的设置和实验室都有明确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人才。一个孩子的成才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非常欣赏这种定位。每个学校都应该有一个明确定位,不然的话,人家做什么,我们跟着做什么,泡沫就起来了,所以要坚守自己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我的第三个认识,是你们艰苦奋斗的办学精神。可以想象当初从一万多元起家直到今天,在这过程当中,董事长、书记、院长等等付出了多少辛苦操劳。这个奋斗过程还有很多创新点,是不同于其他学校的。你们在办学的同时注重社会责任,这种精神特别值得学习。第四是感到你校办学的方式好,实行了工学结合,以前叫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对于职业学院,是其活力所在,是必须坚持的。我还特别高兴地看到,你校集聚了一批优秀教师。有不同年龄层次,包括刚才为我们作介绍的那些教师,他们非常自信,精神面貌都非常好。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没有好的大楼仍然可能办出一所好学校,没有好的教师却肯定办不出一所好的学校。
爱因森经历11年创办的艰辛,能够形成现在的规模和办学质量,一路走来并不容易。董事长是“70后”,年轻有为,每个人今天做的事就是在书写明天的历史。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人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大的潜能,往往就是在压力下潜能才会出乎自己意料地爆发。当然要有这个时代,要有这样一个环境和平台。我觉得现在是云南的好时机。这次我们是为了云南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实施好桥头堡战略,为这样一个主题来进行调研。云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所以很希望在这个一个好的时代背景下,爱因森学院有进一步的发展和贡献。
这儿还想强调对民办教育的意义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民办教育绝对不能单纯理解为是公共财政缺乏资金情况下的一种经费上的补充,如果这样认识就是低估了民办教育的必要性。如果经济发展了,资金多了,民办教育就不必存在了吗?显然不是,因为民办教育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活力源泉。
数年前,我曾去上海杉达学院调研。我看到同样的钱,在民办学校所产生的效益远远大于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管理讲求实效,它从方方面面对公办学校起到一种改革的催化剂或者注入一种活力的作用。它可以提供不同的模式和思维方式。现在社会比较强调学历,甚至是“唯学历”,这也许是作为文革以后的一种“逆反”吧,可我想我们又应该进入到不那么唯学历的时代了,应该是能力为重,用人单位是用人才的能力而不是他的学历。我们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每一种人才都是社会的栋梁,都是成功者.面对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公办学校由于它固有的管理体制和既成模式要进行突破会比较难,而民办教育则可以先有所突破,来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我觉得民办教育还有一个重大意义。中国的现代化包括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其中社会建设相对还是个“短板”。民办学校的性质决定了他就是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办学校的诞生到它的发展,可以看出我们在社会建设中间还缺少哪些东西。目前民办教育的环境还不尽如人意,刚才大家也提了一些。我觉得形势总的是向好。每年春节的时候,民进中央和教育部都有一次会谈。今年教育部长说部里专门设立了一个民办教育司。我在地方管教育时也意识到如果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有很多民办教育的特殊问题没有办法或没有精力去解决,当时也特别希望能够在教委里设一个民办教育处。我注意到云南省教育厅就有这样的部门。我认为教育部的这个动作绝不是简单的一个机构命名问题,这说明了国家对民办教育比以前更加重视。而且教育部明确提出,公共财政要拨款支持民办教育,这些都是向好的。当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去解决。所以,希望教育的主管部门、民办教育协会和我们民主促进会,要形成合力,让民办教育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而且发展得更加健康。
周作宇教授是北师大教育学部的部长,也是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的副院长,这是民进中央和北师大合作建立的研究院,希望集聚各方资源,通过深入研究,提出的教育政策建议能够更科学或者更可操作。研究院成立一年以来做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有两件就直接和云南有关。一是和民进云南省委合作,研究配合“桥头堡战略”如何教育先行的问题;另一个是关于加强“域外研究中心”建设,明天到云南大学调研时还要和他们商量一下这件事。教育政策研究院是开放的,也希望从事民办教育的同志们参与和支持。教育政策研究院是个社会组织,北师大给了一些人员编制等的支持,还争取到有关部委的项目和社会的支持。像壹基金研究会支持我们立了一个有关灾后儿童心理研究的课题。娃哈哈集团是以教育起家的,也给了我们支持。我们欢迎和爱因森发展合作关系。
民办学校有一个持续发展的问题。有学者曾提议,每个学校应该有一个学校法,可能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注意到你校的教师誓言,进了爱因森当老师都要宣誓,这是一个创新,当然既是创新也是约束。持续发展,就是长治久安,不会因个别人的变动而偏移办学大方向。坚持正确的方向对民办学校尤为重要。我对爱因森学院11年来的理念和办学方向都非常欣赏。怎么坚持这个正确的方向,使学校一直健康发展,这是民办学校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刚才提到你校在市中心有十几个培训点,估计全日制大学的投入回报会比较难,培训点的投入产出见效比较快。所以全日制大学需要持续的投入,而培训点的收入是对全日制大学的一种补充。对于办学,财务模式很重要。王佐书同志曾提到某培训学校,在美国上市进行融资,在美国上市就要遵守美国的规定,有一个扩张的硬指标,为了达到这个指标,该学校必须到处建新的点,这样一来,办学质量就不由自主了。为什么说持续发展要沿着正确方向?这有法律的问题、政策的问题、金融的问题,等等。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我们会继续关注。
再次对爱因森的老师们、领导班子成员表示敬意和感谢,并祝新年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