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2012

目录导航

关于制定《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若干规定》的提案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近年来的布局调整,整合了农村教育资源,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总体上是应当肯定的。但在撤并中存在工作简单化、程序不规范,以及撤并后办学条件没有跟上的问题。不少地方不顾客观实际,提出“小学进镇”、“初中进城”,有的地方甚至提出要“消灭农村教育”。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农村的小学减少了一半,从55万所减少到26万所(平均每天消失56所农村小学),初中从6.4万所减少到5.5万所。

  在《决定》中,对“撤点并校”是提出了明确要求的:“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但事实上,许多地方在执行《决定》时,偏离了布局调整的初衷,以整合教育资源为借口,把撤并当成了唯一的目的。其实质是为了方便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管理、并减少教育投入。现实情况是,越“在交通不便的地区”,撤并的力度越大,甚至发生过强行撤并事件。

  乡村小学的撤并导致乡村文化氛围、适宜居住度严重降低,公共生活空间减少,学校与乡村社区关系疏离,引发新的教育不公平,同时成为诱发学生辍学的新影响因素。长远看,还将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城乡社会和谐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

  为规范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与建设,我们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尽快出台《关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若干规定》。在该规定中要对以下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

  一、明确规定调整的重点与补偿机制。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主要矛盾在小学,应重点对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则作出明确规定,并阐明保留村小和教学点的重要意义。对因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导致的弱势群体上学成本增加,政府为由此产生的额外负担进行补偿,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

  二、明确因地制宜撤并学校的政策因素。因地制宜的布局调整政策给了基层政府较大自主裁量权的同时,没有明确基层政府应如何怎么因地制宜。实际上,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受三大类12个因素的制约,即物质性约束条件(自然地理状况,交通状况)、社会性约束条件(人口,民族、宗教文化,社会治安,家庭生存形态,地方政府资金供给,百姓教育意愿)、教育性约束条件(学生身心发展,学校与农村社区关系,学校自身历史文化,学校功能发挥)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要全面考量这些因素。

  三、明确规定农村学校撤并的标准。考虑到全国各地具体情况的不同,农村学校撤并可实行“底线+弹性”的标准进行综合评价。

  “底线标准”包括:该乡镇只有一所小学;跨越不同民族、宗教群体的学校,或邻近宗族之间存在矛盾冲突;邻近学校的交通道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如泥石流、山体塌方、江河决堤、野兽出没等;学校建筑历史超过100年以上;60%以上社区居民强烈反对等。应明确,只要符合上述任何一条,原则上就不宜进行撤并。

  “弹性标准”包括:在校生人数、学生学业测试成绩、居住地到学校的距离、可用的交通方式、学校历史、学校与农村社区关系、社区的学龄人口结构、地方政府年度资金投入、原校区用途、社会治安安全感率等。

  四、明确规定恢复、扩建农村学校的标准。在该《规定》中应明确提出,确因客观需要,可适当恢复一些村小和教学点,扩建一些农村学校。恢复和扩建学校的标准应按服务半径、服务人口、学校规模、资源配置、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五大指标全面考量。小学和初中应区别对待,边远山区和丘陵平原地区应区别对待。例如:边远山区新建扩建的小学服务半径以1.5-2.5公里为宜;丘陵平原恢复、扩建小学的服务半径一般应为2-3公里;边远山区新建扩建的初中服务半径应为7-12公里;丘陵平原恢复、扩建初中的服务半径一般应为10公里左右。寄宿制学校服务半径可适当扩大。

  五、明确规定村小和教学点支持性举措。在《规定》中,应建立学区中心校总法人制度,实行村小和教学点教师“中心校管、统一使用”的政策;实行教学点教师和偏远村小教师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和专项培训制度,鼓励教师到村小和教学点任教的积极性,提高实施小班化教学和复试教学的能力;加强教学点和村小网络平台和远程信息平台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六、明确规定农村学校撤并的基本程序。农村学校撤并程序不民主、不公正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不安定的重要甚至直接原因。为保障做到学校撤并的信息公开、多方参与、过程民主、决策科学,①要保障受到决策影响的主体实质性地参与撤并过程,建立受决策影响主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和行政部门的意见听取机制,要有“听”有“取”;②建立撤并过程的科学论证机制,要全面收集与整理相关事实、数据和意见等信息,应有对事实数据的分析、对决策方案的讨论、对不同意见的评议、对教育政策的解读等环节,公布决策结果并说明理由;③撤并全过程要公开。实行学校撤并决策依据、过程和结果的公开,推进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教育问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