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

目录导航

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2013年工作汇报

  2013年是民进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有思有行、集智聚力、顺势而为、开拓创新”和“以新作为巩固老阵地,在顺势中开拓新领域”的方针指导下,会中央坚持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坚持完善集智聚力的制度,坚持加强履行职能队伍建设,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力求最大限度地调动我会方方面面,包括地方组织和专门委员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开拓创新,建设更加开放、高效的参政议政平台。现在,集智聚力在全会形成了高度的共识,各方面的积极性得到较好的发挥,集智聚力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我会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取得显著成效。

  一、高层协商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今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5次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会中央围绕“五位一体”建设提出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理顺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关系;推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建立灾害应急财政责任分担制度;以信息化助力“国家机构的功能整合”;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加强技能教育;加强信息化应用的顶层设计和协调推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探索建立生态协议保护的新机制等一系列建议。

  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围绕建设法治中国,提出了科学贯彻执行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加强对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适用工作的指导力度、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检察机关人才建设工作的政策支持、建设过硬的学习执法队伍等建议。

  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共报送建议书25份。今年不但在数量上有大幅增长,质量也较高。建议书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其中,经济建设和教育改革方面的建议占到了总数的一半以上,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民进教育主界别的建言献策特点。《调整我国高等教育布局与政策,加快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加强政府间交换留学人员工作的建议》、《进一步加强人禽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的建议》、《土壤生态告急,亟待综合治理的建议》等18份建议书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批示数量和批复率位居党派中央前列。批示范围涉及许多国家部委(局、办),许多建议内容被有关政策吸纳和供科学决策参考。会中央还对一些重点问题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持续关注,重点研究,经过长期积累,形成了系列,如针对如何加强域外研究,先后报送了三份建议书,均获得了批示,取得了实际的政策效果。

  为提高对国家宏观政策的把握能力,增强高层协商建议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会中央召开各种形式的参政议政务虚会、专题会16次,开展调研9次,听取专家意见100余人次,并广泛征询建议,涉及22个省级组织、民进中央9个专门委员会和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队伍,以及3个重要的参政议政会外合作平台和11个国家部委。

  二、政协发言、提案和信息工作取得新成绩

  以党派名义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交大会发言6件,党派提案36件,民进组提案9件,委员个人及委员联名提案188件,内容涵盖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领域。其中,朱永新副主席代表民进中央做了《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当务之急》的大会口头发言,这是全国政协大会32篇口头发言中,唯一涉及义务教育和教育公平的发言稿。潘碧灵委员围绕环境保护作了《梦想成真靠实干》的口头发言,朱晓进委员围绕文化建设作了《切实提高文化惠民工程实效》的口头发言。《关于加快推进粮食主产区城镇化的提案》、《关于加快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提案》、《关于加快制定船舶大气污染防治规定的提案》等3件提案,被纳入两会期间的两场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提案》、《关于提升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和效益的提案》等5件提案被列为重点调研提案,《关于“省级统筹、以县为主”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提案》等2件提案被列入重要提案摘报,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与兄弟党派比,也位居前列。在提案形成的过程中,会中央高度重视会内与会外研究成果的转化,各省级组织提供提案素材19件,专门委员会提供提案素材10件,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提供提案素材8件,民进中央—上海社科院合作中心提供素材2件,国家部委提供提案素材3件,这是我们以工作机制创新推动提案工作新发展的生动体现。

  向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报送了《构建区域环境综合管理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制度创新》和《防治土壤污染》的党派发言。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姚爱兴副主席代表民进中央做了《着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大会发言。

  在全国政协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发展、财税体制改革、职业教育发展、推动司法公正、推进城镇化建设等主题召开的系列专题座谈会上,会中央围绕加大国家层面湿地保护、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加快推进粮食主产区城镇化进程、推进小城镇建设等问题建言献策。

  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工作今年取得了新的突破。会中央坚持严格信息初选标准,压缩了编报数量;加大了上海合作中心、教育政策研究院等参政议政合作平台信息报送的力度。截止到2013年12月1日,民进社情民意信息报送系统共收到信息稿件2385篇,编报《民进信息》350期。被全国政协采用57篇。年度分值及采用率在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中均排名第一,多篇信息得到有关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及国家有关部门的办理。

  三、调查研究深入扎实

  今年,会中央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持续开展调研。

  中共十八大报告将教育发展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明确提出了“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等今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和任务。为此,会中央将“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专题调研选题,于5月13日至18日,在安徽进行了为期6天的大调研。会中央领导还率调研组赴天津、河北、海南等地进行了前期调研,赴江苏、福建等地进行了补充调研。辽宁、宁夏、重庆、内蒙古、四川等省级组织也配合民进中央的大调研开展了同步调研。在全面梳理调研材料的基础上,会中央形成了《关于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报送中共中央,得到了重视和批示。

  早在2008年开始,民进中央开始密切关注关系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中小城市和重点镇建设、发展问题,严隽琪主席在当年12月的高层协商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将中小城镇建设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2009年3月民进中央提交的《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提案》被纳入提案现场办理协商会,成为重点办案提案。2010、2011和2012年民进中央持续不断地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中小城镇建设”发动会内外力量,集智聚力进行更为深入的调查研究,不遗余力地建言献策。2013年,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献计出力,仍然是参政议政重点工作之一。6月,罗富和常务副主席、朱永新副主席率团在福建开展“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质量”专题调研,在内蒙古开展了“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建设”调研。7月,严隽琪主席率团在河南省就“产城融合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问题开展调研。7月16日,全国政协在京召开“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专题协商会,民进中央在扎实调研的基础上做出《加快推进粮食主产区城镇化进程》和《推进小城镇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两份口头发言,受到了高度重视。

  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民进中央持续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7月,罗富和常务副主席在北京市就延庆官厅水库水土保持和泥沙淤积情况进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8月,罗富和常务副主席率调研组赴湖北武汉调研水安全问题。为深入贯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助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民进中央将水资源的保护与发展作为2014年重点调研领域。11月23日至25日,严隽琪主席率调研组就赤水河流域的保护与发展问题赴贵州开展预调研,为明年的大调研工作做准备。

  四、人才队伍基础进一步夯实

  今年,会中央成立了新一届专门委员会,将一批具有一定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的会员充实到专门委员会队伍中。在机构设置方面,在保持原有八个专门委员会的基础上,新增设了“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加强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的力量。今年,会中央还加大了对专门委员会工作的支持力度。在经费方面,加大了专委会工作经费保障力度;在联系指导方面,主席、常务副主席和每位专职副主席,都负责联系一至两个专门委员会;在联系服务方面,由原来的参政议政部、社会服务部联系服务专委会,扩大到组织部、宣传部和研究室,机关部门除办公厅外,都分工联系服务相应的专委会,每个专委会配备了一名年轻干部作为秘书,以此加强服务力量,提高机关干部的参政议政工作水平;11月,会中央还召开了专委会主任工作会议、专委会秘书工作会议,研究如何通畅与专委会的联系、减轻专委会在非调研事务上的负担,更好地为专委会提供服务。

  由于支持力度大、保障到位,今年的专委会工作迸发了新的活力。例如,6月8日,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与民进上海市委社会法制委员会、华东政法大学在沪联合举办了“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理论研讨会”,对协商民主的理论研究开展了合作探索。再如,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虽是刚刚成立,但汇集了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京内外20位专家学者的力量,召开了多次会议,为明年大调研课题的确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如,会中央出版和传媒委员会将“数字出版”作为今年的重点调研课题,不仅在京走访了中文在线、龙源期刊网、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多家单位,还利用叶圣陶研究会出版考察团访问台湾的机会在台召开了“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研讨会”,访问了台湾中华文化总会、天下远见出版社、信宜基金会等文化出版机构。

  今年,会中央建立了新一届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队伍,由社会代表性强、专业研究造诣高、咨政建言经验丰富的会内外高端人才组成,开放性、高端性、灵活性的特点更加突出。为有别于专门委员会,聘请的特邀研究员以会外为主、会内为辅,优势互补、各具特色,为会中央判断大局形势、把握战略方向、确定调研重点、形成政策思路、丰富信息资源、挖掘内在规律发挥特殊的作用。一年来,特邀研究员们积极作为,多次参加民进中央参政议政务虚会,围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实现经济转型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问题献计献策。而在民进中央的各种调研活动中,也不乏特邀研究员的身影。特邀研究员队伍已成为民进中央集智聚力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力量。

  今年的参政议政年会突出了对参政议政专职干部队伍的培训。与往年有很大不同,今年的年会在形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全国政协信息局、提案办、文史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水利部、环保部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介绍了部委工作总体情况和提案办理情况。把总结会开成学习会、培训会,成为此次年会一大亮点,深受与会者好评。日常当中,会中央机关也十分重视对参政议政部门干部的培养,分线长期跟踪服务会内外专家,增进对特定领域及课题的了解,必要的时候专职干部也能够在专家建议文本的基础上,形成比较好的提案。今年民进在全国政协的大会发言和提案有80%-90%的最后成稿是专职队伍修改完成的,队伍建设成果不断凸显。

  今年,会中央于7月在京举办了“民进全国信息员培训班”,加强了对信息员专职队伍的培训和指导。来自29个民进省级组织和15个副省级城市民进组织的46名专职干部参加了此次培训。此次培训班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加深了对我会“集智聚力、顺势而为”全面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认识,提高了专职信息员专业素质和履职水平,提高了信息稿件选编报质量和工作规范化水平,检验并强化了全会信息工作网络。

  五、参政议政机制、平台和品牌建设成效明显

  重视制度建设,不断探索和改进参政议政工作机制。对于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一些好方法、好经验,及时加以总结提升到制度层面。参政议政课题申报立项机制、提案形成机制和成果奖励机制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今年会中央将成果奖励的范围扩大到90件,希望保护和发挥好成果完成人的积极性。走访国家部委工作仍是年初的重点,今年1—2月共走访和接待来访部委11个,通过走访了解信息、沟通情况、加强联系,为参政议政工作服务。高层协商前召开务虚会、专题座谈会,进行头脑风暴也已形成制度。

  合作平台建设已平稳度过磨合期,成果“厚积薄发”。在教育领域中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在经济和社会建设领域中与上海社科院、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分别建立的长效合作平台,这三个平台今年共产生参政议政成果60余项(件),有效扩大了参政议政的参与面,发挥了集智聚力的显著效果。

  在品牌建设方面有所开拓。基础教育改革座谈会、中国教师发展论坛、长江保护与发展研讨会是民进参政议政工作积累多年的品牌。今年1月,民进中央继续主办了“2013年基础教育改革座谈会”。9月,在河北邯郸举办了“2013·中国教师发展论坛”。积极设计和筹备“2014年长江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同时,还不断开拓新的参政议政品牌,如微时代的到来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微文化的形成存在其必然性,同时也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和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于10月16日共同举办了“微文化”座谈会,11月15日共同举办了“微时代微文化”学术研讨会,产生了良好影响和效果。

  一年来,会中央的参政议政工作自觉服务于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总体目标,既围绕国家长远发展出谋划策,又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之道,在“老阵地”和“新领域”中都积极主动建言献策,对重大问题、在关键时刻发出了民进的声音。今后的参政议政工作还将在围绕“服务大局、深入基层、完善体系、改进方法”进一步努力,不断提高建言献策的质量和工作水平。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