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

目录导航

民进中央研究室2013年工作汇报

  2013年,研究室深入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民进十一大工作部署,按照《民进中央2013年工作要点》的要求,围绕为会中央领导决策服务的主要职能,深挖自身潜力,加强合作交流,努力推进参政党理论研究工作、会史研究工作和年鉴编辑工作,提高各项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坚持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工作平台为依托,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不断加强部门自身建设,创新工作思路,提高业务能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任务。

  一、建立有效机制,做好会中央在加强自身建设和履行参政党职能中的决策咨询工作

  建立议事咨询服务的实效机制,为会中央领导决策提供服务,是研究室工作主要任务。一年来,研究室密切关注世情、国情和会情,紧紧围绕国家大政方针、多党合作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民进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弘扬,收集资料、开展调研、组织学习、提高能力,努力当好会中央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一是提高《决策参考》的时效性。大家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收集社会热点、重大事件官方态度和专家观点,收集最新参政党理论研究成果,加强对党派动态栏目的深度扩展,力求为领导决策提供更深入、更全面的参考。

  二是提高起草文稿的质量。根据工作安排和领导要求,研究室今年起草和参与修改的文件、讲话主要有:中央全会、中常会等重大会议的报告、讲话;会中央领导在我会重大会议、活动时的讲话稿、致辞、贺词等;会中央领导对重大事件的情况反映;有关建言献策的发言稿;参与修改其他部门撰写起草的会中央文件、领导讲话、署名文章等。

  三是探索建立资料收集和研究的工作机制。领域广泛、扎实充分的日常积累是完成好各项工作的基础。研究室三个处室充分运用内刊、报纸、杂志、网站等多种渠道,依据各自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分别围绕会内外领导重要讲话,参政党理论的基本概念、重要观点和理论界最新动态,会史故事等主题,承担起相应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着力加强平时的学习、积累和研究,建立部门工作的信息储备库,并定期开展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二、紧密依靠会内外研究力量,推动全会参政党理论研究工作

  按照“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相互促进”的要求,紧密依靠会内外研究力量,围绕我会的中心工作,就会员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参政党建设和履行职能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强化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应用理论研究水平。

  一是制定下发民进2013年参政党理论研究课题。根据会中央2013年工作重点及各部门实际工作需要,结合我会理论研究的实际,制定下发了民进2013年参政党理论研究课题,主要涉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民进优良传统的时代价值等12项内容。由各省级组织结合自身工作和理论研究的实际,选择课题开展研究。研究室还加强与省级组织理论研究机构和骨干队伍的联系,指导地方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并及时收集整理各地上报理论研究成果,通过我会宣传网站等发表交流。

  二是开展课题招标活动。在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民进中央参政党理论研究会继续开展2013年度课题招标活动,紧密结合当前多党合作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我会工作的实际进行课题设置,更好地体现了理论研究的应用性和实效性。四个招标课题分别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研究,民进优良传统的时代内涵及意义,关于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问题的思考,民进增强目标认同、道路认同、价值认同问题研究。招标课题下发后,各地积极参与,认真部署,共有56个符合条件的课题组参与课题招标。经课题招标评审委员会评审,11个课题组中标并顺利结题。

  三是积极利用会内外平台开展研究。积极利用好民进中央-中央社院参政党建设理论研究中心,发挥参政党理论特邀研究员的作用,结合民进中央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的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研讨,推动我会理论研究工作取得新成果。依托民进中央-中央社院参政党建设理论研究中心召开了“参政党在协商民主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与会人员就参政党参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实践探索、有效途径和制度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会议共收到论文31篇,研究成果即将结集出版。联合会中央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民进上海市委社会法制委员会、华东政法大学共同举办了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理论研讨会,就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开阔了研究思路,交流了研究成果。参加第五届中国政党研究论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要求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开阔了思路视野,交流了研究成果,促进了研究水平的提高。

  三、配合思想建设年度工作主题,推动民进优良传统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全面启动了“迎接民进成立七十周年系列活动”,在全会进一步推动会史学习、研究和宣传,引导广大会员继承和弘扬我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挥会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一是启动《简史》、《大事记》的编写工作。根据工作需要,会中央对会史工作委员会的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5月,召开了会史工作委员会会议,对纪念民进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方案(草案),《中国民主促进会简史》、《中国民主促进会70年大事记》编写方案(草案)进行了讨论,对口述会史和其他工作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丰富了纪念民进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理清了民进简史的编写思路,对会史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充分征求领导、专家、顾问等各方面意见,反复修改,形成了《简史》、《大事记》编写提纲。在此基础上,着手进行编写工作。

  二是开展口述会史系列工作。为做好会史资料的抢救和整理工作,进一步推动全会口述会史工作,研究室积极联系邀请老会员老同志口述会史,并赴部分省级组织进行调研。目前,已经收集整理了部分会员和离退休老同志的口述资料。在赴贵州、吉林两省的调研中,与当地就开展口述会史的做法、成果,经验、问题及意见建议进行了交流,为进一步推动口述会史工作提供了思路和经验,为编辑出版口述会史集奠定了基础。

  三是筹建马叙伦纪念馆。为了更好地宣传和学习我会主要创始人马叙伦先生光辉的一生,继承和弘扬我会优良传统,会中央决定建立马叙伦纪念馆。目前,各项筹建工作已经全面展开。研究室收集了大量的马老的图片、书籍、物品等。并积极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系复制马老的相关文物。展馆设计和施工工作已同步展开。

  四、规范程序、创新机制,继续做好《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

  编辑完善《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一是完成了《2012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的编制和校对工作,出版纸质图书和光盘,全本150万字。二是编制《2013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截至2013年11月下旬,编制《2013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电子版内容56万字。

  精简文字内容,创新年鉴编制方式。对民进年鉴中央委员会篇的主席会、中常会、中全会的年度例会进行目录以及文本的二级分类,使用明确标识进行分隔,突出其主线主干主导作用。与往年年鉴编制工作相比较,《2013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内容更加精炼,预计完成文字总量约为100万以内,比上年减少约三分之一。

  尊重史实,坚持政治原则,进一步规范年鉴编辑工作。对史料采取折中分类的编辑办法,使之既符合历史事实的发生时序,又不违背《中国民主促进会章程》的政治原则。年鉴编辑工作从史料收录标准、句式表达方式、标点符号等诸多方面,抓规范抓细节,保持编辑工作的延续性。

  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按照“抓人头、抓笔头,出成果、出人才”的要求,研究室以提高全体同志的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为重点开展部门建设,切实加强全体人员的学习、培训和思想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一是加强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研究室以研讨工作、理论和形势学习、开展业务培训等为主要内容,定期开展工作汇报和交流,不断提高大家的政治思想水平、理论研究水平和公文写作能力。

  二是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部门全体人员牢固树立团结协作意识,形成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建立和谐的沟通环境,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落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是开展工作调研,转变工作作风。为深化对会中央各职能部门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探索,服务会中央领导决策,按照会中央领导对研究室加强跟线研究的要求,研究室理论处、会史处、年鉴处分别跟线研究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机关建设等有关工作。目前已随相关业务部门赴多个省市区开展工作调研,这些调研活动为改进研究室工作,提升研究工作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研究室的工作还存在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的空间,未来将继续在加强跟线研究工作、推进应用理论研究、提炼发掘民进优良传统的时代价值等方面下工夫,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准和业务素质,更好地服务全会工作大局。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