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亲情友情 推进文化交流 朱永新率叶圣陶研究会出版考察团访问台湾
感受亲情友情推进文化交流
朱永新率叶圣陶研究会出版考察团访问台湾
2013年6月13日至19日,应台湾中华出版伦理自律协会邀请,以民进中央副主席、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朱永新为团长的叶圣陶研究会出版考察团一行17人赴台,进行为期7天的交流访问。
朱永新在台期间拜会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并与海峡两岸民意交流基金会理事长饶颖奇就叶圣陶研究会今年年底在台湾举行“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相关事宜进行了讨论。
叶圣陶研究会出版考察团成员有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长、叶圣陶研究会理事王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研究员、叶圣陶研究会理事孙鲁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海峡分院执行院长何强,《中国艺术时空》杂志主编贾宝兰,化工出版社副总编张文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对外合作中心主任林晓芳,开明出版社副社长沈伟等出版界人士。
6月14日上午,“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研讨会”在台北举行。研讨会旨在共同研讨海峡两岸出版界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合作机会。研讨会由叶圣陶研究会出版考察团、台湾中华出版伦理自律协会共同举办。朱永新出席并致词。台湾中华出版伦理自律协会会长李锡东主持研讨会。
朱永新在致词中介绍了中国民主促进会、叶圣陶研究会的概况,说明了此次访问的目的,感谢台湾同仁的热情接待与精心安排。他说,网络普及对传统出版的冲击是巨大的,纸质媒体不会消亡,但转型是必然的。对华文出版而言,众多的挑战中,汉字繁简统一是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台湾电子书协会理事长俞国定,台湾数字出版联盟秘书长、城邦出版集团数字出版部资深经理祝本尧,凌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永兴等介绍了台湾数字出版方面的进展。叶研会出版考察团成员王晨、林晓芳、何强、张文虎等介绍了大陆方面数字出版的进展和对数字出版发展的一些看法。
大家认为,科技创新以及消费者信息获取方式的转变呼唤出版业转型,但数字出版不是简单把纸质图文转变为电子图文,而是一场真正的文化出版界的革命。
研讨会就数字出版的营销方式、人材培养、内容变革以及中文排版规范标准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研讨会建议,要深化两岸出版交流合作,把台湾创意与大陆广阔市场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华文作品的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6月15日上午,“开明书店、叶圣陶与台湾”座谈会在台北举行。朱永新出席并致词。
朱永新介绍了访问的目的、举办座谈会的背景和有关考虑,概要介绍了叶圣陶研究会的情况,并感谢台湾众多知名学者出席座谈会,希望以这次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加深两岸学界合作,共同发扬叶圣陶教育思想与老开明书店的优良作风。
座谈会由王晨主持。沈伟讲述了开明书店的历史。台湾众多史学家、国学家、开明书店出版物的老读者在会上发言。台湾文史专家秦贤次介绍了他从叶圣陶年谱中新发现的文学研究会会员,台湾佛光大学副教授陈信元宣读了他的论文《“开明人”叶圣陶与“开明风”对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影响》。台湾著名作家亮轩深情回忆了他读开明版书籍的情况,建议《叶圣陶研究年刊》和《出版史料》开设“开明记忆”专栏。台北艺术大学教授辛意云特地从家里带来一大包开明书店几十年前出版的图书,他认为对于儿童情感的开发非常必要,开明书店的读物就有这样的功效。中国文化大学教授焦仁和在发言中对两岸文字和教科书编写问题提出建议。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梅广、尔雅出版社负责人隐地、文史专家蔡登山、台湾暨南国际大学中文系教授高大威等也先后发言,认为开明书店的读物对于今后教材编写出版有借鉴价值,希望两岸出版人继承老一辈的作风和精神,在未来两岸合作中多出文化精品。
考察团先后访问了台湾中华文化总会、天下远见出版社、信宜基金会等文化出版机构。考察团了解到中华文化总会致力于两岸文化交流,积极推动两岸举办“文化创意产业圆桌论坛”,主持《两岸中华大辞典》编撰,举办汉字艺术节活动等;天下远见出版社是一家知名出版机构,近年来不断致力于阅读推广;信宜基金会在幼儿教育与出版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为促进儿童阅读贡献良多。
考察团拜访了台北建国中学、台北薇阁小学和薇阁中学。建国中学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图书馆高效运转,薇阁学校努力做好国学教育、田园教育,都给考察团留下深刻印象。
考察团还与台湾城邦出版集团等台湾出版界机构的人士进行了广泛深入接触,访问了台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诚品书店、中台禅寺、921地震教育园区等。
感受亲情和友情,是叶研会出版考察团成员的共同体会。大家都认为这是一次友好之旅、感动之旅;访问还搭建了两岸文化出版交流新平台,对深化两岸出版界合作具有重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