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

目录导航

关于促进中国电视剧市场健康发展的提案

  关于促进中国电视剧市场健康发展的提案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

  2010年我国电视剧年产量1.4万集,2011年则近1.5万集,2012年仅秋季首都电视节目推介会上,就展出约1.5万集。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在线视频行业用户已超过3.3亿,市场规模同比翻番达到62.7亿。中国已经成为电视剧生产超级大国,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已经成为电视剧强国。

  中国电视剧市场在空前繁荣的背后存在着三大问题:一是产量相对过剩。首先,2011年全国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469部14942集,位居世界第一。但全国电视台每年电视剧的播出量仅为6000集到8000集,意味着50%以上的电视剧没有播出平台,其中90%以上几乎损失全部成本。数据显示,全国电视剧每年投资额达50亿元,产值却不到20亿,行业性亏损高达30亿。其次,“高产”的剧集数量并不能满足老百姓对优秀剧目的需求。二是成本增加。首要原因是演员片酬的普遍上涨。国内一线电视剧演员的片酬均在30万元以上,某些抢手的超一线演员的单集片酬已近百万,演员成本占据整个制作成本的六成以上,挤占了其他制作成本。三是题材跟风严重。一部《宫》刮起一阵穿越风,《步步惊心》、《古今大战秦俑情》、《仙剑情缘》、《灵珠传奇》等数十部穿越剧一窝蜂登上2011年的屏幕。统领电视剧江山已经3年的谍战剧,其生力军和后备军亦无数,热播的有《风语》、《借枪》、《风声传奇》、《旗袍》等。而当代都市戏则普遍是婆媳当道。

  其原因在于:

  一是投机资本盲目涌入。国家政策在向文化创意产业倾斜的同时,也致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投资热点,众多电视剧领域的新入场者带来大笔资金,催生了大量的影视项目。而新进入者对于行业运营规律不熟悉,造成盲从跟风。

  二是缺乏良性竞争。好的导演、编剧、演员是品质和市场的保证,但放眼全国,能够称得上好导演、好编剧、好演员的屈指可数。电视剧行业内部十分匮乏的优质创作资源与外部广阔的市场之间存在严重的比例失衡,为抢占有限资源,恶性竞争,哄抬片酬,致使成本增加。

  三是分散化经营,缺乏系统协调。据行业数据,2010年全国共有4057家电视剧制作公司,一部作品都没有的却有3798家。影视行业门槛低、分散度高,整个行业各自为战,进一步加剧了产量过剩、哄抬物价、题材雷同等问题。

  四是行业协会调控手段单一且缺乏力度。电视剧行业内的协会众多,但协会间缺乏交流互动,且调控手段单一、缺乏力度,对于协会内部会员缺乏约束力,不能真正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

  为此,建议:

  一是增强资本进入的导向性。调整政策支持方式,给予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提高电视剧行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及电视剧产品的效用;建立严格、长效的行业准入及退出机制,避免资金涌入无序性,使更多资金流入能力较强的经营机构。

  二是引导促进网络播出平台的完善和规范。据统计,我国的网民数量已超5亿,并且逐年呈几何形增长。利用网络进行收视的人群已经大大超过了传统的电视收视群体,新的收视习惯已经逐渐形成。这要求电视剧从业人员改变仅仅依靠电视台播放排期的固有模式,引导促进网络播出平台(手机、电脑)的完善和规范,确定制播联动、收益共享的机制,确立规范合理的会员收费制和广告插播制,保证网络平台收益的同时,确保原创知识产权。

  三是建立鼓励创新的长效机制。对于创新且有一定品质的作品给予奖励和扶持。在相关评选中增加对编剧、原创的奖项设置,并逐步探索设立集体编剧机制,带动创作源头创新。

  四是加强协会的调控力度。将行政主管机构的部分调控职能下放到行业协会,加强行业协会对于市场的影响力及协调能力;规范行业协会,将行业内分散的性质雷同的协会进行合并;增强协会间的交流,及时公布协会内的各方面数据,引导电视剧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