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

目录导航

关于加强我国水库(水电站)群调度管理的提案

  关于加强我国水库(水电站)群调度管理的提案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

  近年来,随着国家投入的不断加大,长江、黄河等各大江河干支流控制性水库逐步建成,形成了诸多水库(水电站)群,汛期拦蓄洪水、削峰错峰,枯季调节径流、供水补水,对各流域水量的控制能力大大增强,径流调节作用日趋明显,减灾兴利效益巨大。

  从目前情况看,目前大量水库、水电站的建设和投入运行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愈加重要,但是由于投资主体繁多,涉及水利、电力、交通等多个部门,调度管理权限不统一,且部门和地区利益交织,大多数水库群尚未从流域层面建立起统一权威高效的调度管理机制。如何进一步加强水库群的运行管理,统筹做好水库群的优化调度工作,最大限度发挥其在防洪、抗旱、发电、供水、航运、生态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综合效益,需进一步采取措施予以加强。

  众所周知,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因而水旱灾害频繁而严重,水资源短缺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修建水库是调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减少水旱灾害损失的有效措施。合理确定调度范围,科学实施水库群联合调度统一管理,可以统筹流域防洪、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解决单库调度可能产生的上下游蓄泄矛盾,充分发挥水库群综合利用效益,大大增强流域防洪、径流调节和水量调蓄配置的能力。比如,在黄河干流上,现已建有龙羊峡、刘家峡、万家寨、三门峡和小浪底等水库,近年来通过水库群的联合调度运用,进行调水调沙、水量调度、防洪防凌调度、兴利调度等,对优化配置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河流健康,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从目前情况看,虽然水库群优化调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目前一些地方的水库由于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涉及水利、电力、交通或股份制企业,部门利益和地区利益交织,存在调度管理权限不一,部分流域的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衔接不够,新建水电站的报批管理不严、不顺,一些水库群尚未建立统一权威合理高效的调度管理体制机制,流域整体调度方案尚不完善,水库之间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备等问题,因而制约了水库群联合运用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针对水库群优化调度中存在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机制建设,最大程度地发挥水库群的综合效益。

  一是强化水库群优化调度管理体制机制。依据《防洪法》、《防汛条例》、《抗旱条例》,进一步强化国家防总、水利部对各类水工程防洪和水量统一调度的主体地位,细化工作职能。由国家防总、水利部统筹全国水库(水电站)的洪水与水量调度、汛期与非汛期调度、常态与应急调度,以流域和水系为单元,强化流域整体调度。建立由国家防总、水利部负责,流域防总、电力、交通等部门及相关地方防汛抗旱指挥部等利益相关各方参与的水库群优化调度工作机制。

  二是统一组织制定和审批流域水库群优化调度方案。遵照兴利调度服从防洪调度、发电调度与航运调度相互协调并服从水量调度的原则,依据流域综合利用规划、防洪规划和抗旱规划所确定的水库承担的除害兴利任务,统一组织制定和审批主要江河流域水库群调度规程及防洪水量调度方案,为优化调度提供方案依据。

  三是完善水库群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由国家防总、水利部统一组织,以流域水系为单元,在现有基础上整合相关部门各类水库(水电站)的水文气象和调度运行信息,建立合理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为水库群优化调度提供信息支撑,实现水库群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四是加强水库群优化调度基础研究。水库群优化调度的实施离不开科学研究和技术保障。优化调度方案的设计、实施、监测、风险控制和调度效果评估等均需要大量生产实用性的研究成果作为支撑。科技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支持的力度,在主要江河水库群综合调度模型、各种应急调度方案、风险控制方法等实用技术方面开展研究,为水库群优化调度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