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中央研究室2014年工作汇报
民进中央研究室2014年工作汇报
2014年,研究室深入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民进十三届二中全会的工作部署,按照《民进中央2014年工作要点》的要求,以学习实践活动为主线,围绕为会中央领导决策服务的中心职能,努力推动参政党理论研究工作、会史工作和年鉴的编辑工作,积极开展海外联谊,做好会中央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的服务和叶圣陶研究会的日常管理工作;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工作平台为依托,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为会中央领导决策服务的水平
密切关注世情、国情和会情,紧紧围绕国家大政方针、参政党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民进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弘扬,收集资料、开展调研、组织学习、提高能力,努力当好会中央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一是紧紧围绕会中央中心工作,充分利用民进中央——中央社院参政党建设理论研究中心、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等平台,加强同统战理论特邀研究员的联系,以研讨会、座谈会、组织撰写理论文章等形式,把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理论优势与广大会员的丰富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为会中央领导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二是完善资料收集和研究的工作机制,提高《决策参考》质量。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及时收集中国共产党党建中值得借鉴的重要做法,结合民进履职和加强建设的需要对民主监督、会内监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依法治国等进行专题研究和梳理,努力提高《决策参考》的质量和水平,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三是根据工作安排和领导要求,围绕会中央重点工作撰写有关会议文件和领导讲话。研究室今年起草和参与修改的文件、讲话主要有:中央全会、中常会等重大会议的报告、讲话;会中央领导在我会重大会议、活动时的讲话稿、致辞、贺词等;会中央领导对重大事件的情况反映;有关建言献策的发言稿;参与修改润色其他部门撰写起草的会中央文件、领导讲话、署名文章等。
二、强化问题导向,推进全会的理论研究工作
立足我会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和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就会员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参政党建设和履行职能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强化问题导向,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应用理论研究水平。
一是制定下发民进2014年参政党理论研究课题。根据会中央2014年工作重点及各部门实际工作需要,结合我会理论研究实际,今年制定下发的理论研究课题内容主要涉及参政党参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更好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等10个方面。各省级组织结合本省实际,积极部署,开展研究。研究室还加强了与省级组织理论研究机构和骨干队伍的联系,指导地方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并及时收集整理各地的理论研究成果,通过民进网站等渠道发表交流。
二是开展课题招标活动。今年的招标课题更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更注重体现理论研究的应用性和实效性。五个课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内涵、基本要求与建设路径,民进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方式及效果,参政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民进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代表人士成长规律,民进会内监督问题。招标课题下发后,各地积极参与,共有45个符合条件的课题组参与招标。经课题招标评审委员会评审,共有8个课题组中标并顺利结题。
三是积极利用会内外平台推动理论研究工作。依托民进中央——中央社院参政党建设理论研究中心举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时代使命研讨会”、“大国治理与大党执政理论研讨会”,积极参加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举办的“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与国家治理学术研讨会”、民进上海市委会举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使命和追求理论研讨会”,组织会员以撰写论文形式参加“纪念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理论研讨会”。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密切了与会内外专家学者的联系,形成了研究合力,提高了研究水平。
三、迎接民进成立七十周年,推动会史的学习、宣传和研究
迎接民进成立七十周年,大力推动会史的学习、宣传和研究,进一步发挥会史资政育人作用,引导广大会员继承和弘扬我会优良传统。
一是推进《中国民主促进会简史》(1945—2015年)、《中国民主促进会70年大事记》的编写工作。研究室和编写组多次召开会议,沟通思路、交流心得,推动编写工作顺利有序开展。根据编写提纲,编写组在原有史料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档案和各种资料,创造性地开展编写工作,力求向全会呈献扎实精要、经得起推敲的会史资料。目前已完成《中国民主促进会简史》(1945—2015年)初稿,约48万字。
二是继续推进口述会史工作。按照“新账不欠,老账抓紧还”的工作目标,一方面加强与各省级组织沟通,及时了解各地开展口述会史工作的做法、成果、经验、问题和建议;另一方面邀请老领导、老会员、退休同志及领导人亲属口述会史,采访录音。在此基础上,查阅档案,核对信息,力求口述会史客观、真实、生动。
三是完成马叙伦纪念展建设。为更好地学习宣传民进老一辈的信念和风范,继承和弘扬我会优良传统,会中央在鼓楼老会所举办了马叙伦纪念展试展,通过实物和图片资料,向广大会员展现了我会主要创始人马叙伦先生的光辉一生,成为我会继承和弘扬马老“在正道上行”政治遗嘱的优良传统重要教育基地。
四是召开了纪念叶圣陶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为缅怀叶圣陶同志为我国多党合作和教育文化出版事业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会中央于10月28日召开了纪念叶圣陶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领导,叶圣陶亲属代表以及研究叶圣陶思想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发言,重温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道德风范。
五是加强会史宣传。国庆节和教师节前夕,研究室与宣传部共同举行媒体见面会,介绍民进在确立国庆日、确定国歌和设立教师节中发挥的作用,以此宣传民进在协商建国、新中国建设和多党合作中作出的贡献,宣传多党合作的历史。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团结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
四、建章立制,规范推进《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编纂出版工作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室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年鉴编纂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编纂质量。
一是完成了《2013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的编纂工作,出版了纸质图书和光盘,全本100万字;有序推进《2014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的编纂工作,截至2014年11月底,已完成50万字的编纂内容。
二是制订《<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编纂>制度(试行)》,从指导思想、编纂原则、内容体例、领导机构与工作机构、出版印制等方面,对《年鉴》编纂的各个环节作了详细、科学、严格的规定,规范了工作,提高了效率,并对全会各级组织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借鉴。
五、服务祖国和平统一,积极推进海外联谊工作
紧紧围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充分发挥我会特色与优势,充实交流内容、深化交流内涵,在两岸交流工作中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是建立新平台。首次举办了“两岸学者共话·世界史”论坛,其基本定位是通过搭建小规模高层次的学术对话平台,增进两岸学者之间的了解、理解和共识。来自两岸的22位世界史学者围绕世界史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世界上古中古史、主要国家国别史、世界通史与专门史等专题,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度研讨,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二是继续推进两岸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交往。在河南新乡举办了“2014·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来自两岸文化界、教育界专家学者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议题,深入探讨现代化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9月25日至27日,民进中央以开明画院名义协办“2014金门诗酒文化节”,组织会内书画家、作家、诗人赴金门与来自台湾及海外的文化界人士进行诗酒文艺创作和交流。
三是加强同台湾有关社会组织和团体的交流交往,接待台湾民意代表、台湾中华文化研习营、台湾高校校长京津参访团、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参访团等来访,进一步联络感情、增进互信、推进合作。
四是积极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建言献策,根据在对台交流活动中了解的情况,形成了关于对台工作的建议书报送中共中央,为中共中央决策和相关部门完善对台政策,提供了参考。
六、做好会中央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的服务和叶圣陶研究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做好会中央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的服务和联系工作。协助举行务虚会,为会中央领导参加最高法、最高检座谈会提供智力支持;协助开展司法改革等重点课题调研,为民进在法制领域的参政议政工作服务;利用网络等渠道向委员征集提案素材与社情民意信息,调动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承担叶圣陶研究会日常管理工作。加强与叶圣陶教育思想专业委员会、叶圣陶出版思想专业委员会以及团体会员的联系,统筹推进纪念叶圣陶先生诞辰120周年的活动安排,重点协助教育思想专业委员会开展了“第二届全国叶圣陶教育思想与当代课程教学改革网络征文”活动;协助编辑出版《叶圣陶研究年刊》(2014卷)。根据民政部、教育部的要求,完成了社团年检、负责人备案及统计调查等方面的工作。举办叶圣陶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
七、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按照“抓人头、抓笔头,出成果、出人才”的要求,加强部门的学习、培训和思想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一是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能。根据机关总体部署,梳理和修订了研究室职能和岗位职责。根据新的工作职责,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如室务会议制度、学习制度、调研制度、集体推稿制度、文件运转程序等。
二是加强学习和培训。以研讨工作、理论和形势学习、开展业务培训等为主要内容,定期开展工作汇报和交流;选派同志参加中央社院和国家行政学院培训,不断提高个人的政治思想水平、理论研究水平和公文写作能力。围绕主线工作和年度工作主题,加大了跟线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机关建设的工作力度,提高了工作水平。
三是改进工作作风。部门全体人员牢固树立团结协作意识,形成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建立和谐的沟通环境,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落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研究室的工作还存在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的空间,未来将继续在加强跟线研究工作、推进应用理论研究、提炼发掘民进优良传统的时代价值、提升海外联谊工作实效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准和业务素质,更好地服务全会工作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