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

目录导航

2014·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在呼和浩特举行  严隽琪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罗富和出席闭幕式并讲话 朱永新主持开幕式

 

  2014年9月4日至5日,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之际,2014·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她强调,教育改革和发展始终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以教师为着力点,教师是最接近“出发点”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办学条件等硬指标更重要。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出席开幕式。论坛由民进中央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主题为“城镇化进程中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与政策创新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任亚平,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那顺孟和,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王玉明,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进内蒙古区委主委郑福田,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殷长春,北京师范大学副校级领导周作宇,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姜华,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呼和浩特市市长秦义,民进北京市委主委、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庞丽娟,自治区教育厅厅长侯元,民进中央秘书长高友东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朱永新主持。

  严隽琪代表民进中央,向全会近10万名教育界会员、向内蒙古自治区的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她指出,随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教育经费有了较好的保障,从总体上看,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在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办学行为规范化和全面改造薄弱学校等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办好教育必须多种积极性并举,必须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教师是多种积极性中最接近“出发点”的关键因素,与办学条件等硬标准相比,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为重要。学生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每个学生都有不可复制的个性,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上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的言传身教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产生极大的、甚至很可能是终身的影响,人们期待教师不仅履行传授知识的职责,而且要严守职业道德,成为道德和礼仪的模范,真正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

  严隽琪强调,今天的中国正处于转型的急剧变动之中,城镇化正是其中的急剧变化之一,它已经给社会结构带来了历史性巨变,对经济社会包括教育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日新月异的现实不断提出新问题,对已有的教学经验、教育方法、教材内容、教育管理不断提出新挑战,需要教师自身的不断发展。没有教师的高素质,就没有学生的高素质。举办教师发展论坛,就是希望汇集多方有识之士,一起为当今城镇化大潮中教师的发展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严隽琪表示,尊师重教是民进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民进率先在国家政治舞台上发出了设立教师节的呼声,为教师节的恢复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981年全国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民进界别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1983年在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民进界别19位政协委员再次联名提出《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造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建议恢复教师节案》。民进为《教师法》的出台也经历了十年的奔走呼吁。

  殷长春代表教育部对民进中央长期以来对教师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他从城镇化发展新阶段对教育特别是农村教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应采取的政策举措、政策调整完善的机遇和挑战等几个方面做了主题演讲。

  周作宇代表北京师范大学讲话,他说,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城镇流动儿童教育、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等现实问题,都摆在教育政策的制订者、研究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面前。北师大愿与各位专家学者共享资源,共建平台,共同研究问题,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秦义代表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致辞,对所有前来参加论坛的领导、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他表示,呼市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努力把论坛成果运用到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推动教育事业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民进优秀教师代表、全国模范教师吴正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院长郑新蓉,民进天津市委会副主委、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孙惠玲围绕论坛主题分别作了演讲。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的师生代表也在开幕式上作了发言。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与呼和浩特市有关领导和同志,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民进中央秘书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民进内蒙古区委有关领导,民进地方组织代表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后,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参观了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校史展。

  9月5日上午,2014·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呼和浩特市圆满闭幕。罗富和出席闭幕式并讲话,他强调,城镇化进程中的教师队伍建设,要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围绕推进教育改革的思路来寻找答案、探索道路。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进内蒙古区委主委郑福田,民进北京市委主委、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庞丽娟,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窦贵君,呼和浩特市副市长王恒俊出席闭幕式。闭幕式由郑福田主持。

  罗富和在闭幕讲话中代表民进中央,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等论坛联合主办、协办、承办以及给予论坛大力支持的各方表示感谢,对参会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教育一线的校长教师辛勤的付出表示感谢。

  罗富和对论坛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指出本次论坛有“三个特别”。一是特别有意义,论坛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之际,专题研究了教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还共同回顾了教师节恢复设立的过程和历史;二是特别接地气,与会的170多位同志来自全国各地,既有农村牧区的校长教师,又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还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很有代表性,大家带来的关于教师发展的经验、成果、政策和建议,都实实在在反映了情况、提出了问题;三是特别鼓干劲,会议期间,适值《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两份重要文件相继出台,论坛上探讨的农村牧区教师队伍的发展、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缩小城乡师资待遇差距等问题,对于落实文件精神,推动城镇化背景下的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罗富和结合论坛主题谈了自己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他指出,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考量。无论是总结经验、解决当前问题还是探讨发展道路,都要围绕推进教育改革的思路寻找答案、探索道路。教育领域深化改革,需要加快以民办教育发展为重点的办学体制改革,加快以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为重点的教学体系改革,加快以减轻学生负担为重点的教学改革。其次,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师资培训机构的建设,这对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将会发挥积极作用。此外,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应坚持以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推广普通话,书写规范字。

  闭幕式前,宁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戴联荣,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秦玉友、济南市历城教师进修学校信息中心主任曹廷旭,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民族实验小学校长李丽英等4位与会专家,围绕城镇化背景下的教师政策与法律保障、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机制与政策、农牧区教师建设机制与政策、民族地区双语教师教育政策等议题进行了发言。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通过主题发言、专题演讲和分议题研讨等形式,立足国情,结合形势,深入研讨了当前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面临的问题,论坛取得的成果将有助于形成一系列政策建议和社情民意信息,并通过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渠道予以反映。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与呼和浩特市有关领导和同志,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民进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民进内蒙古区委会有关领导,以及民进地方组织代表等100余人参加闭幕式。

  闭幕式后,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到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进行了考察调研。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