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隽琪率民进中央调研组赴河北开展年度考察调研 刘新成 朱永新一同调研
2015年4月12日至16日,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带领民进中央调研组,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课题,赴河北开展年度党派中央考察调研(大调研)。民进中央副主席刘新成、朱永新,秘书长高友东随同调研。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河北省委会主委王刚,省文化厅厅长、民进河北省委会副主委张妹芝,中共河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李文杰等陪同调研。
民进中央此次调研是中共中央委托中央统战部组织的年度党派中央考察调研的一部分,为期五天,将在河北廊坊、保定、石家庄等地专题调研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组成员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司长王岩镔,中央统战部一局副局长易玉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副司长谭汶,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副巡视员孙凌平,民进中央特邀专家、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祁述裕,民进中央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周建明,民进中央特邀专家、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蒯大申,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部长陈鸣,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张祎娜等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
调研前,民进中央已与省级组织建立了联动交流机制,动员8个民进地方省级组织先期进行自主调研,组织了数场专题研讨会,并于3月底至4月初在江苏苏州、昆山、如皋等地进行了预调研。
4月12日,调研组先后前往霸州市文化馆、霸州市华夏民间收藏馆、霸州市胜芳镇张家大院、胜芳博物馆、胜芳镇红光街文化大院等处实地调研。近年来,霸州市围绕建设实力霸州、活力霸州、绿色霸州、幸福霸州,积极适应群众对文化惠民的新期待,全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逐步构建起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公共服务体系,连续19年保持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市)称号,2013年顺利通过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验收。
调研组在霸州市举行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座谈会。
调研组听取了廊坊市、霸州市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情况汇报,并与霸州市基层文化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
严隽琪对廊坊市、霸州市的接待安排表示感谢,她说,廊坊市委、市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度重视,这是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必要条件。霸州市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地特色,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以及村级文化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发展。
严隽琪指出,文化是民生也是政治,是需求也是经济。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布局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等动态变化,既要有前瞻性、现实性,又要有灵活性,要让每一分钱的投入都发挥应有的作用,避免今天的投入尚未用足、明天就要过时作废的尴尬局面。此外,在市场化的大潮中如何做好公益事业,市场化条件下政府职能如何转变,社会力量如何发挥主体作用等问题都值得研究。
严隽琪认为,文化建设在满足需求的同时还要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以文化消费引导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文化需要发展与创新,需要开放、共融的精神,政府的各个部门都应以开放的、积极的姿态去促进文化资源的共享;京津冀地域相连,文脉相通,文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廊坊要紧紧把握这一重大机遇,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各项文化设施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4月13日,民进中央调研组离开廊坊市,抵达此次调研的第二站保定市。
当天,调研组一行先后到保定市新市区江城乡大汲店村,北市区新一代C区社区,高新区茗畅园社区、保定市群艺馆、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等处考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保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项。“十二五”期间,全市文化事业建设资金累计支出1262亿元,进一步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市有全国文化先进县2个,省级文化先进县6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2个,文化馆、群艺馆22个,公共图书馆22个,数字影院22个;乡镇综合文化展291个,村文化活动室4040个,村文化活动广场1196个,各类文艺表演团体32个,全市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逐步完善。
当日下午,调研组在保定市召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座谈会,座谈会由王刚主持。
调研组一行认真听取了保定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关情况的汇报,并与当地基层文化干部和群众代表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严隽琪代表调研组对保定市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她指出,文化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质上是民生问题。文化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生活水平而异。文化不是单纯的“小文化”,要与文娱生活相结合,与体育健身相结合,与道德教化相结合,与文化素质培养提高相结合,要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正能量。
严隽琪指出,要提高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部门之间要加强配合,形成合力;要下放权力,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释放微观活力,激发内生动力;同时也要加强监督,事务公开,确保经费节约高效、专款专用。
严隽琪强调,做好公共文化服务要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面向最广大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年轻一代;要加强与新技术、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中的作用;要不断完善保障和考核机制,建立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的长效机制。
4月13日晚,严隽琪在保定亲切会见了民进保定市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并与大家座谈交流。
民进保定市委会主委张国立对保定民进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副主委张利平、杨敏生分别就组织建设、参政议政等方面工作谈了自身体会和意见建议。
听取汇报后,严隽琪对保定民进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她说,从大家发言中,能够体会到对民进深厚的感情、对中央的期待和对工作的深入思考,保定民进的很多做法与会中央推动工作的思路高度吻合。她强调,地方组织自身建设与履行职能作为工作两翼,要互为促进;要围绕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主动作为,汇集智慧参政议政,真正提出有分量的意见建议;要找到专职和兼职工作的结合点,为保定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京津保”三角核心区在产业、环境、交通的协同发展上出谋划策;民进中央将会为保定民进提供坚实的支持,共享信息、资源和成果。
严隽琪指出,今年是民进成立70周年,保定民进作为河北成立最早的地方组织,作出过巨大贡献。要结合自身会史,因地制宜开展各种组织活动,增强会员对组织的归属感,使民进70周年庆祝活动与每一位会员息息相关。她还通过市委会转达了对退休老同志的问候。
4月14日,严隽琪在石家庄市会见了中共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严隽琪感谢河北省对民进中央此次调研的重视,她说,这几天对河北省各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的调研收获很大,河北在面临较大转型压力的情况下,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创造了很多难能可贵的宝贵经验。文化对科学发展、社会民生、产业转型、人心和谐等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调研组将会认真做好总结,负责任地把调研得到的情况向国家有关方面反映。此外,调研中了解到的一些情况也为民进建言献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素材。
严隽琪表示,这次调研深刻感受到了河北的变化,尤其是生态建设取得的成就,这是河北全体干部群众努力奋斗的结果。祝愿河北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取得更大的发展,民进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河北经济社会发展。
4月14日至15日,民进中央调研组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继续开展调研。
14日上午,调研组到河北省图书馆、河北博物院进行考察调研。实地考察中,严隽琪向馆、院负责人详细了解人员编制、资金使用、读者和参观人员构成、服务举措等情况,她指出,图书馆、博物院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要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当天下午,调研组赴正定县,先后考察了新安镇综合文化站、弘文中学、常山公园、隆兴寺等处。新安镇投入20多万元改造废弃校舍,建成了镇综合文化站,为群众开展日常文化活动提供了平台。弘文中学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山战鼓作为校本课程引入校园。在欣赏了由200多名同学组成的常山战鼓队气势磅礴、铿锵有力的战鼓表演后,严隽琪高兴地说:“你们用战鼓敲响了学校的文化品牌。”在常山公园,调研组实地考察了丰富多彩的群众公共文化活动。隆兴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群众领略历史文化提供了好去处。
15日上午,调研组赴晋州市周家庄乡,先后到乡文化站、合作社纪念馆、文化广场和第九生产队村文化活动室调研。周家庄乡是全国唯一实行乡级核算管理体制的乡镇,环境优美,配有农民文化宫、影剧院、图书阅览室和农民乐园等文化设施,自1985年至今连续20年被中共河北省委命名为“文明乡镇”。调研组在周家庄乡实地考察了当地的田园文化、旅游文化、群众文化、传统文化等内容,与当地干群深入交流,了解群众文化需求。
15日下午,调研组召开关于石家庄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座谈会。
座谈会上调研组听取了石家庄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并与石家庄市基层文化干部进行了深入交流。近年来,石家庄市不断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文化专项资金投入,采取各类措施推动文艺创作、保护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引进高素质文化人才,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严隽琪对石家庄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说,感谢大家的信赖与支持,为调研提供了丰富翔实、实事求是的材料,调研组将会认真梳理并纳入调研报告。石家庄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上有很多创新,如非遗进校区、文化惠民卡等做法,只有把文化融入了生活,才能长久留存。石家庄市文化事业发展潜力巨大,希望你们继续创造更多的经验。
严隽琪强调,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要理顺上和下的关系,合理协调各级之间财、权、责的分配;二是要梳理好条和块的关系,各部门之间资源共享、统筹合作、形成合力;三是要处理好政府和社会多元主体之间、公共财政投入和市场化之间、政府指令性和群众自发性之间的关系,政府更重要的是作为责任方,不仅仅是提供方。她还就绩效考核机制的完善、扩大文化设施服务半径等问题做了要求。
4月16日上午,严隽琪在河北调研期间,来到民进河北省委会机关,出席民进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一支部组织生活会。会议主题为“讲会史,话传统,迎会庆”。
会上,支部主委王文晔介绍了支部发展情况,民进河北省委会原主委陈慧,老会员代表贾汝梅,企业界会员代表李青,支部会员代表魏藏、王美联、张春刚先后发言,大家围绕会议主题,动情地回顾了河北民进及桥西区一支部的发展历程,畅谈继承民进优良传统、努力“双岗建功”的感受和体会,表达了基层会员对民进组织的深厚感情。
王刚在发言中说,河北民进今天所取得的成绩与会中央的正确领导,民进前辈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和孜孜追求,以及基层会员的爱岗敬业密不可分,同时也得到了河北各级党委、统战部的指导和帮助。民进即将迎来70周年诞辰,我们要回顾历史,追忆优良传统,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传承、弘扬优良传统。
朱永新说,民进中央主席班子成员,每到一地都会尽可能去看望当地的老同志,感谢他们为民进作出的贡献;会尽可能到省市级组织的机关去看望工作人员,以及尽可能参加基层组织活动。会员对组织的深厚感情,会员之间密切的关系,让我们感受到民进就是一个大家庭。民进的基层组织有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民进中央要善于发现和推广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让我们的组织成为民进会员发挥作用的大舞台。
严隽琪在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表示,今天过了一次很有意义的支部生活,我们感受到了基层会员对组织的感情和期待。严隽琪说,老会员的发言带我们走进了民进历史上的峥嵘岁月,他们的高风亮节,让我们敬佩,也鞭策我们继承好民进的优良传统。没有老会员就没有我们的好传统;没有我们基层组织,就没有我们的工作活力。慎终追远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我们即将迎来民进成立70周年,希望每一个会员都能就近参与到会庆活动中,讲讲老会员的感人事迹,讲讲民进的优良传统。
严隽琪说,民进中央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组织部今年专门制定了2015—2017年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系列活动计划,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实实在在摸清我们基层组织的情况。基层组织是一个政党的组织细胞,它对于增强民进的社会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我们代表人士的重要来源。要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动,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基层组织的很多好做法给了我们启发,我们要依靠基层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样工作才能做得深入人心。
严隽琪强调,参政党的文化建设也非常重要。民进的文化体现在价值追求上,我们要继续弘扬民进的优良传统。我们将“立会为公,参政为民”总结为“为执政党助力,为祖国尽责,为人民服务”,提倡“三个认同”。我们要了解基层会员的思想状态和组织工作情况,要分析会员特点,这样做思想工作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入心。这中间要大力弘扬先进典型,挖掘出一批值得推广的经验。严隽琪还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与会员分享了做基层支部工作的感受。
民进石家庄市桥西区一支部成立于1982年,目前有77名会员,近年来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2014年支部被民进中央评为“全国组织建设先进基层组织”。
4月16日下午,民进中央调研组完成了对河北省有关市县区的实地考察调研后,在石家庄市召开了关于河北省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情况交换意见座谈会。
严隽琪表示,这次专题调研得到了中共中央统战部的大力指导,得到了河北省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省人大、省政协、省委统战部、省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及省民进精心组织、大力支持,参与到调研中的各方面负责人和专家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劳动。她代表民进中央和调研组,向河北省领导、向所有为考察调研活动作出贡献的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基层一线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严隽琪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对公共文化服务意义的认识。文化消费支出是衡量全面小康质量的重要指标,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文化建设绝不能缺位。文化建设不是单纯的投入,更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而是能够为促进生产力发展集聚正能量。除了文化产业本身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外,文化还在促进和谐、提高效率、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严隽琪强调,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解决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促进部门公共资源在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共享,形成合力;要动员社会力量发挥作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创意要与文化遗产结合起来,与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效融合起来;要下放权力,文化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相信人民,释放基层积极参与服务体系建设的活力与创造力;要制订和完善文化经费保障、考核标准和监督办法,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
副省长姜德果介绍了河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近年来,河北省坚持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方式新途径,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合力和实效,各项工作均取得积极进展。
刘新成代表调研组向河北省反馈了这次调研的初步意见。调研组高度评价了河北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取得的成就,认为河北省领导重视、勤奋敬业、特色突出、勇于探索,有许多值得总结推广的典型经验,但还存在着社会参与不足、资源整合不够、创新有待加强等问题。调研组建议,河北省要进一步加深对中办、国办《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认识;要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做大公共文化服务蛋糕;要打破壁垒,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合理流动;要社会参与、政策扶持、激发活力。
调研组成员朱永新、谭汶、孙凌平、祁述裕、蒯大申等分别作了发言,为河北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献计出力,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
此次调研先后考察了21个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涉及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群众特色文化系列活动及文保工作情况,调研组召开了4场座谈会,听取了各级政府的情况介绍,与当地村民、社区百姓和基层文化干部现场交谈,初步了解了河北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状况,取得了大量翔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为形成向国家有关方面报送的建议书奠定了良好基础。
河北省及当地党政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