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

目录导航

2015·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在徐州举行 严隽琪 罗富和出席并讲话 朱永新出席

  2015年9月6日至7日,由民进中央主办的2015·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在江苏徐州举行。论坛主题为“助推乡村‘好教师’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出席并讲话,她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道德素养,不断提高教师地位,让教师更有尊严,应该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点。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陈舜,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江苏省委会主委朱晓进,中共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民进中央秘书长高友东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朱永新主持。

  严隽琪代表民进中央,向全会近10万名教育界会员、向全国广大的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她说,教育是民进最突出的界别特色,关注教育、投身教育、参与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是民进坚持不懈的使命。从1981年民进界别委员最早在全国政协大会上提交党派提案《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到国家在1985年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民进为新教师节的设立作出了历史性贡献。30年来,每逢教师节民进都举办庆祝活动,慰问基层教师,为教师办实事。从2007年开始,民进中央一直将举办教师发展论坛作为庆祝教师节的最主要方式,希望将庆祝活动与参政党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更紧密地结合。

  严隽琪指出,中国人民正在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第一个百年目标而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困难在农村,中国教育的“短板”也在农村,实现中国教育城乡均衡发展,任务艰巨而繁重。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年正式发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这是对乡村教师实际需要的积极回应,是把“发展乡村教育”置于“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战略高度,是乡村教师的福音。

  严隽琪强调,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与核心。“好教师”的关键在于“树人”,“立德树人”是我国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好的教育应把德育融于智、体、美、劳等各种教育教学环节之中,学校的德育不能禁锢在应试的“知识性”与人造的“德育情景”层面上,应在与日常劳动生活学习的结合中提升德育实效。要做一名好教师,首先要有道德情操,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职业的灵魂,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是实施德育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曹新平在致辞中对出席论坛的领导、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徐州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特别是农村教育概况。近年来,徐州通过充实农村师资队伍力量、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大力开展支教帮扶、强化农村教师待遇保障等措施,切实推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徐州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认真学习各地先进经验做法,进一步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提升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为农村教育改革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优秀农村教师代表和江苏师范大学学生代表也在开幕式上作了发言。

  论坛由民进中央主办,徐州市人民政府和江苏师范大学承办。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江苏省教育厅、徐州市政府、江苏师范大学有关领导,民进江苏省委会、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师大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等协办单位的同志,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教师代表,民进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民进地方组织代表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论坛期间,严隽琪,罗富和分别带队,到江苏省先进激光技术与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和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进行了考察调研。与会专家学者通过主题发言、专题演讲和分议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结合实际情况,深入研讨了当前农村教育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7日下午,论坛在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后闭幕,罗富和出席闭幕式并讲话。朱永新出席闭幕式,朱晓进主持。

  罗富和在讲话中对论坛进行了总结,他说,本次论坛有三个“好”:一是召开时机抓得好,今年是第31个教师节,也是新教师节设立30年,又适逢国务院办公厅刚刚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未来五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要走在前面,所以论坛的召开恰逢其时;二是“助推乡村‘好教师’建设”的主题选得好,乡村教师建设是中国教育的一块“短板”,如何把短板补齐,需要大家以问题为导向,集思广益,深入研讨;三是论坛上各位专家学者提供的案例和经验非常好,大家都在一线工作,通过深入调研,有大量的调查数据支撑,充分反映了当前乡村教师建设过程中已经取得的经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

  围绕论坛主题和如何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罗富和指出,一是坚持师德为先,以德化人,把德育摆在第一位。德育是养成教育,教师必须是以德树人的楷模,学校要把德育课程本身的知识与课外的活动、校外的活动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在家庭中父母要言传身教,不能把责任无限交给学校和社会;在社会上要“上行下效”,身体力行,使品德养成成为公民素养的重要一环。二是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来落实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要以全体受教育者为本,在教育过程中找到最适合受教育者发展的道路。三是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必须注意做好衔接,包括和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十三五”规划、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规划等有效衔接,同时要有底线思维,做到因地制宜,这样教育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

  闭幕式上,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西北师大教育学院副院长赵明仁,山东省平度市上甲小学校长王松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秦玉友等4位与会专家,围绕提高乡村教师地位与待遇、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等议题作了主题发言。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庞丽娟,江苏师范大学校长华桂宏等出席闭幕式。徐州市教育局、论坛协办单位有关领导,民进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民进江苏省委会、徐州市委会有关领导,民进地方组织代表以及江苏师范大学师生100余人参加了闭幕式。

  闭幕式后,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到徐州市铜山区张集实验小学进行了实地考察。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