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和机遇——在高中国际教育研讨会上的讲话
(2016年1月23日)
严隽琪
在中国实现全面小康和积极主动融入国际社会的新时代,中国的教育,包括高中教育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新挑战和新机遇。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与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已连续十多年联合主办“高中教育改革座谈会”,在座的很多校长都参加过,合作十分愉快。自去年开始,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又参与举办“高中国际教育研讨会”,“国际”二字,不仅意味着参加者的身份具有国际化的多样性,更意味着要以国际的视野和面向世界的胆识来讨论高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次座谈会的成果将会被直接带到不久将要在法国举办的“中欧知名高中校长论坛”上去,因此谨对此次座谈会表示衷心的祝愿,希望有助于在国际教育界发好中国声音。下面,我借此机会简要讲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高中教育面临的挑战
高中教育面临的挑战无非来自两大方面,一方面来自于高中教育本身,高中处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处于青少年成人的转折点,高中教育对象的特点和敏感性,决定了需要对高中教育规律作不懈探究,这是一个永远的挑战;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时代和外部环境的挑战,今天的中国处于关键的社会转型期,其“四化”特点十分明显,即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和城镇化。市场化,使劳动力要素流动更加自由,使价值体现形式更加多样,社会配置资源的方式和社会事业管理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信息化,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更要命的是在这个领域,青年人的接受程度往往超前于成年人,所以传统的教育内容,更重要的是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形态,受到极大的震撼。城镇化,数亿人从农村流向城市,居住空间的迁徙、家庭成员的聚散、社会角色的变化、职业需求的不同,对高中教育带来了新问题。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时代主题,人才的国际流动、文化的交流交融、国际秩序的建设、自由贸易的发展等等,呼唤着既具有“中国心”,同时又具有国际适应力和竞争力的优质中国教育。我们不能“闭关自守”,但也不能听任“教育需求外溢”。当然,所有的挑战中必然包含着机遇。
二、高中教育面临的机遇
一是随着全国人民奔小康,经济发展和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基础教育的发展,使高中教育的需求旺盛;二是随着社会对学生应该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有不断深化的共识,教育改革的民意基础有所加强;三是高等教育的招生改革确立了综合素质和能力导向,给高中教育向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回归带来新的希望。
三、我的希望
一是教育要成为人的自由发展的台阶,就像几十年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那样,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解放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双手,使之能做;解放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嘴巴,使之能谈;解放空间,使之能“飞”;解放时间,使之能“闲”。教育要成为社会流动管道的“疏通器”,特别是人的向上流动。二是希望高中学校的债务有合理的化解办法,让一线的校长和教师,教育的情怀、教育的创新、教育的规律得到鼓励、保护和尊重。三是教书育人,立德为先,在各种思想理念、文化思潮相互激荡碰撞,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的今天,高中阶段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至关重要,在价值取向上,要下大力气 “立主导、谋共识”。特别是社会信用的建设,教师群体的示范无可替代。
最后,祝愿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也祝愿校长们下月的境外论坛收获良多!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