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基础教育改革座谈会在京举行 严隽琪 罗富和 朱永新出席
2016年12月12日,2016年基础教育改革座谈会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举行。会议的主题是高中教育现代化的实践与探索,议题是多样化办学的体制与机制创新、高中阶段的普职融合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出席并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致辞。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朱之文应邀出席并讲话。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主持会议。
严隽琪在讲话中表示,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与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基础教育改革座谈会已经十余年了,为长期工作在基础教育一线的校长搭建了宽松的交流平台,开通了向国家决策部门建言献策的直接渠道。十余年来,校长们积极参加会议,教育部支持会议,产生了很多兼具前瞻性和现实性的意见与建议,对推进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了贡献。
严隽琪指出,教育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思想,是各尽所能共享尊严的人才观,旨在为受教育者提供机会平等、没有歧视、开放包容的终身教育。教育体系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和可转换性,要避免一考定终身。公共财政应该保障每个人的发展权利,要与受教育者的多样化需求相适应。教育体制改革还要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建立较为明确的权力边界,进一步打开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的空间。
罗富和代表主办方向教育部、朝阳区教委、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以及参加此次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他指出,民进是以教育、文化、出版为主要界别的参政党。教育是民进参政议政的“老阵地”,关注教育改革与发展是民进多年来坚持不变的情怀。教育事业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结构要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适应发展动力对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的需求,就是要不断地改革。希望大家在此次座谈会中,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畅所欲言,为我国高中教育现代化发展助力。
朱之文代表教育部,对民进中央坚持基础教育改革座谈会的机制表示感谢。他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我国高中教育的现状和改革发展的进程,并对各位校长的问题进行了回应。他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中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力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积极促进高中阶段的普职融合发展。
来自北京、河北、辽宁、上海、山东、四川、陕西、甘肃等10个省市的15位校长以及来自中国教育学会、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会。大家围绕会议主题就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基础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名校集团化办学、高中学校评价体系、高中教育国际化等问题各抒己见,介绍了各地区、各学校的经验做法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北京市朝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何明在座谈会上致欢迎词。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副司长马嘉宾,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张志勇、副主任姚炜,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委员会理事长刘长铭、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森、副秘书长刘晨元,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高中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袁桂林、院长助理薛二勇,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部长陈鸣、副部长姚立迎、姜其和,以及朝阳区教工委、教委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民进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浩,民进天津市委副主委、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孙惠玲,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教育局副局长张锡华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座谈会。
会议期间,严隽琪会见了中共朝阳区委书记吴桂英一行,并参观了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史馆。朱永新陪同会见及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