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

目录导航

教育为引 文化为媒 深化两岸合作交流——民进十一大以来会中央工作亮点系列报道之二

  “浅浅的海峡阻挡不了两岸骨肉的亲情、同胞交往的愿望和两岸人民追求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景。”在海峡两岸青年企业家圆桌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这样表示。

  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不仅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也是全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民主促进会作为参政党,积极发挥民主党派的优势和作用,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推动两岸教育、文化、出版等方面的交流交往,在推进两岸关系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方面作出了贡献。

  突出教育特色,携手两岸学校深入交流

  教育是民进最主要的界别特色之一,民进中央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大陆、台湾和港澳地区的教育界特别是基础教育界的交流交往。

  民进中央自2005年以来,多次举办“海峡两岸中学校长教育论坛”“海峡两岸基础教育论坛”等活动,邀请两岸基础教育界同仁,就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共同关注的问题深入研讨,增进相互的理解与共识。2016年,在过去开展工作的基础上,民进中央为进一步提高交流效果,并探索把香港和澳门基础教育界纳入其中,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推动两岸及港澳地区基础教育交流平台,即“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基础教育交流活动”。

  2016年和2017年,民进中央先后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1世纪中小学数学教育”为主题,在云南、上海举办了两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基础教育交流活动。两次活动共邀请了100多位两岸及港澳地区知名中小学校的校长、一线教师和相关专家学者参加,其中包括许多优秀的民进会员。活动围绕主题,注重把研讨交流与学校参访相结合,注重与举办地教育界同仁的面对面交流,注重“行万里路”与“坐而论道”相结合,使与会者在“边走边看”和“边看边说”中引发深层次思考。

  交流活动特别安排了台港澳学者实地考察当地中小学校和教育机构,并面对面进行深入地座谈交流,了解当地的教学特色和教育水平。这些学校,既包括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等上海市最好的公立学校,也包括教学改革有成就、办学有特色的弄堂学校和民办学校;既有如昆明一中的省会城市学校,也有腾越中心小学、云南民族中学等偏远地区或少数民族的学校,客观全面地反映大陆教育均衡发展的进展和问题。

  发挥文化优势,打造两岸交流品牌项目

  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纽带,发挥民进文化界别优势和特色,积极与台湾学者特别是文化界人士的交流往来,是民进中央推进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形式。

  2002年以来,民进中央以地域特色文化、学科领域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主题,分别在十五个不同的城市举办了15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地点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大陆到台湾,为推动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已经成为民进中央开展两岸文化交流活动的品牌项目。

  2013年第十一届研讨会以“中华传统文化与社区建设”为主题,首次在台湾举办,扩大了在岛内的影响。2014年第十二届研讨会以“现代化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为主题,既邀请了文化界人士,也首次邀请教育方面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为研讨增加了新的启示。2015年第十三届研讨会以“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校教育”为主题,由过去的主要面向文化界人士的交流转向基础教育界人士的交流,内容上更加务实、专业。2016年第十四届研讨会以“中文写作与世界文学”为主题,选择在介休市后土庙和博物馆举行,让与会的两岸知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置身于文化古迹中,直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2017年第十五届文化研讨会以“现代出版业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主题,邀请了31家两岸知名出版机构的负责人参加会议,与会者结合各自出版社的实际情况,介绍了自己在传承中华文化、拓展国际市场、进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经验,并就继续推动两岸出版合作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两岸出版社还达成了一些合作意向。

  研讨会还安排两岸学者参访当地人文气息浓郁的文化项目,进一步促使与会者将理性思考与感性体验相结合,既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又体会到两岸同胞的一脉相承和血脉相连,更在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的交融中,体会到祖国大陆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快速发展。

  搭建共话平台,促进两岸学术思想碰撞

  民进中央自2014年起建立了一个推动两岸高端学者专业学术交流的新平台,即“两岸学者共话”论坛。举办论坛的初衷源于一些台湾学术界朋友们的提议,他们希望通过小范围、高层次和宽松的学术对话平台,让两岸的专业同行能够“面对面”,有比较深度的研讨交流,以期达到两岸学术界相互了解和共同精进的目的。

  2014年,民进中央举办了第一届“两岸学者共话·世界史”论坛,主题是两岸交流较少的世界史专业,邀请了来自两岸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知名世界史专家,围绕两岸世界史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世界上古中古史、主要国家国别史等专题深入研讨交流。2015年,民进中央举办了第一届“两岸学者共话·社会学”论坛,以“社会学与社会变迁”为主题,邀请来自海峡两岸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社会学家,围绕社会发展与国家能力、社会创新与社会治理、网络社会与社会研究等问题深入研讨。与会学者有交流,也有交锋,有交融,更有启发,犀利鲜明的观点和掷地有声的表述大大增强了会议的吸引力。大家一致同意共同推进“两岸学者共话”论坛的持续开展,并经过初步商定形成了会议备忘录,今后每二至三年召开一次论坛。

  根据备忘录,2016年北京大学和民进中央合作,主办了第二届“两岸学者共话·世界史”论坛,围绕两岸世界史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主要国家国别史、世界通史与专门史等专题展开了研讨交流。2016年台湾政治大学和民进中央合作,在台北举办了第二届“两岸学者共话·社会学”论坛,活动以“把社会找回来”为主题,在深入研讨交流的基础上,安排了考察台湾社企聚落、乌来部落、坪林社区、临海农场、八烟聚落等特色项目,通过频繁的互动和交流,两岸社会学的学者们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激扬青春梦想,助力两岸青年合作发展

  青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生力军,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两岸青年的前途息息相关,需要两岸青年人的共同努力。

  民进中央每年接待由台湾贤德惜福文教基金会组织的“纵横北京”中华文化研习营。自2013年起,文化研习营的成员主要以大学生为主,共接待了500多位台湾大学生,分别以“美好的大学生活”“大学和人生”“台湾学子与中国梦”等为主题,由民进中央安排一位主席与大学生们进行“与大师对话”面对面交流,和台湾学子分享经验与智慧,同时让他们了解大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得到了台湾青年学生们的高度好评。

  为推进两岸青年企业家交流,2016年和2017年由民进中央指导、民进中央办公厅和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合作举办了两届“海峡两岸青年企业家圆桌会议”,共邀请了来自两岸的200多位科技和文创领域的青年企业家(45周岁以下为主)出席了会议。会议以“创新发展与经济合作”为主题,以创新、合作、发展为宗旨,搭建了一个以科技文创类企业为主,以创新合作等内容为题的海峡两岸青年企业家交流平台,得到了两岸青年企业家的一致好评。民进中央还充分发挥民进企业家会员的资源和优势,在民进北京市委的帮助联系下,去年以来共帮助联系16位台湾大学生在大陆企业实习,为他们在大陆创业就业、学习交流提供便利。

  此外,民进中央进一步加强同台湾有关社会组织和团体的交流交往。2013年以来共接待“台湾民意代表交流参访团”“台湾青年创业赴京参访团”“台湾高校校长京津参访团”“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参访团”等团组来访600余人次,进一步联络感情、增进互信、推进合作。另一方面,主动“走出去”,组团赴台交流考察。2013年,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带队赴台出版考察,这也是叶圣陶研究会第一次组织出版界考察。2014年,应金门县社教文化活动基金会邀请,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率开明画院文化交流团,赴台参加“金门诗酒文化节”,与来自台湾及海外的文化界人士吟诗作对、挥毫泼墨,进行诗酒文艺创作和交流。2015年,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带队赴台教育考察,参访了4所台湾中小学校,与台湾北部、南部和东部基础教育界的校长、教师及当地教育部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对台湾教育发展现状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2016年,民进中央秘书长高友东率出版考察交流团赴台考察,进一步加强了与台湾出版界的联系。

  将对台工作与参政议政职能相结合,积极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建言献策,造福两岸民众,是民进中央推动两岸交流的另一着力点。据统计,自2013年以来,向中共中央报送有关台港澳建议书15份,向全国政协报送信息106篇。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民进中央将继续秉承“集智聚力,有思有行,顺势而为,开拓创新”的工作方针,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打造品牌项目,为推动两岸教育文化交流作出新的贡献!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