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民主促进会年鉴

目录导航

庆祝第三十三个教师节暨2017·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在武汉举行 严隽琪 蔡达峰 朱永新出席

  2017年9月6日,庆祝第三十三个教师节暨2017·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在湖北省武汉市开幕,论坛主题为“教师队伍建设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她指出,一支适应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主动思考和实现教育变革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教育部副部长孙尧,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艳玲,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湖北省委主委周洪宇,民进中央秘书长高友东,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黄晓玫,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宗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等出席开幕式。朱永新主持开幕式。

  严隽琪代表民进中央向全国广大的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她说,民进是以教育为主界别的民主党派,全国15万余会员中,有三分之二工作在各级各类的教育岗位上。长期以来,民进一直坚持将教师发展作为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重要领域,隆重庆祝教师节已成为民进的传统。1981年的全国政协大会期间,民进率先以党派的名义提出恢复设立“教师节”的建议;民进中央主办的中国教师发展论坛,今年已是第十届,已经形成了一定社会知名度,在教育界产生了良好影响;由论坛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有的已经对国家政策产生了积极影响。

  围绕本届教师发展论坛的主题,严隽琪指出,选择这个议题在第十届的论坛上讨论,有着立足当前、展望未来的深意。面向未来,今天的中国教育必须保持竞争力,办出世界水平。立足现实,中国教育必须坚持中国特色,以最大的制度优势来包容和消化发展的不充分和不均衡,实现最大程度的教育公平,并以此推进社会公平。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必须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把优秀的知识分子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来,超越道义呼唤,让教师成为全社会令人羡慕的职业。支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教师队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结构,教师教育自身应该如何变革,必要的制度保障是什么,这些问题摆在教育决策者面前,也摆在教育专家和教育智库面前。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促进对现代化教师队伍建设更加深入的思考,形成更加自觉而广泛的共识,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严隽琪强调,未来的教育变革,将实现“人人”“时时”“处处”皆可学的学习社会,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教学相长、勇于自我超越的教师才能适应变革中的教育形态,只有改革完善教师培养制度,完善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提升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的能力,成为具有自适应能力的学习型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必须做好与教师相关的制度设计,教师职业具有特殊性,相关制度在设计和改革的过程中,应慎重改动,尽量保持一贯性,为教师们提供清晰的基于价值观的内在激励和稳定的外部保障。要关注乡村、补齐短板,在未来几年,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应更加注重解决“历史欠账”问题,对特殊群体给予相应的补偿性政策,例如可以探索建立分层、分类、分区的师资培养体系,在基本原则统一、保障底线的前提下,为不同的教育层次、不同的行业类型、不同的地理区域培养多样化的师资。

  孙尧在讲话中向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并从教育现代化背景下中国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情况、在教育现代化体系下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以及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教师的使命与责任担当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和阐述。孙尧指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归根结底要依靠广大教师的辛勤工作,依靠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依靠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希望大家共同努力。

  王艳玲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特别是教育事业发展概况。她表示,湖北将充分吸纳论坛上各位领导、专家的真知灼见,持续推进教育领域改革,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

  黄晓玫代表华中师范大学致欢迎辞。她说,师范大学是教师培养的摇篮,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不仅是教育界的一大盛事,也是华中师大的幸事,必将推动教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开幕式上,教师和学生代表先后作了发言。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伟及有关专家分别作了主题报告和主题演讲。

  论坛由民进中央主办,华中师范大学、民进湖北省委、民进中央办公厅承办。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陈国荣,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柳望春,湖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陶宏,会议承办、协办单位的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教师代表、武汉市教育界代表、民进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民进地方组织代表近200人参加开幕式。

  7日上午,庆祝第三十三个教师节暨2017·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顺利闭幕。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蔡达峰出席闭幕式并讲话。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湖北省委主委周洪宇,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黄晓玫,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南生,民进湖北省委副主委、武汉市委主委、武汉市教育局局长孟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等出席。彭南生主持闭幕式。

  蔡达峰代表民进中央,感谢论坛承办、协办单位提供的良好条件和周到服务,感谢与会领导、嘉宾、专家学者莅临论坛发表高见,对论坛大力支持,为论坛增光添色。

  蔡达峰指出,教师发展是教育优先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发展与教师发展,是全局与重点的关系,两方面相互促进。教师发展有赖于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决策,需要政府不断完善教师制度、职业条件和环境,妥善协调各类教师、教师与学校、教师与机关事业单位等其他职业界队伍的关系。同时,国家发展也有赖于教师的大力奉献和积极作为,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职业精神和能力,形成更先进的教育力量和建设作用,妥善处理自身与学生、学校和外界的关系。

  蔡达峰强调,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亲切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精辟阐述了国家、知识和知识分子共同发展的关系,希望知识分子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积极投身国家创新发展的实践。这也就是实现自身素养和社会价值的同步提升,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领会,在为国家献计出力中,兼顾好自身与全体之间的关系,兼顾好个人发展与职业发展的关系,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引导社会。他表示,为了加快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民进将坚持立会为公、参政为民的优良传统,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一如既往地为国家发展、教师发展服务,继续办好中国教师发展论坛,也希望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参与。

  闭幕式上,项贤明、郑新蓉、顾小清、雷万鹏、饶丛满、周兴国、孟晖、朱旭东等8位与会专家,就信息技术如何重塑教育形态、城镇化进程中教师政策变革等议题作了主题发言。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教师队伍建设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这一主题,以及教师教育制度和教师管理制度现代化、教师专业发展与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乡村教师支持体系建设与教育精准扶贫三个专题,通过主题发言、专题演讲和分论坛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交流,分享了经验,增进了共识,促进了思考。论坛取得的丰硕成果,将有助于形成一系列政策建议和社情民意信息,并通过民进参政议政的渠道予以反映。

  论坛承办、协办单位有关领导,与会专家学者,民进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民进地方组织代表以及华中师范大学师生100余人参加了闭幕式。

  论坛闭幕后,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来到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智慧教室以及数字教育资源中心进行了实地考察。

Copyright 1996 - 2020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