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中央社会和法制委员会2018年工作汇报
2018年是第十四届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以下简称社法委)工作的开局之年。根据会中央统一部署,民进中央副主席陶凯元分管联系社法委工作,原联络委员会对外联谊职能及相关成员并入社法委,并增设专职副主任1名,调整后的社法委由社会、法制和港澳台侨三个领域的专家组成,有主任1人,副主任11人,委员32人。
新一届社法委成立之后,即在陶凯元副主席的领导下迅速开展了相关工作。1月和2月,社法委分别举行了第一次主任会议和全体会议,学习蔡达峰主席在新一届专委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就如何围绕会中央履职尽责大局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以及2018年工作计划等进行研究。陶凯元副主席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就社法委工作的意义、目标和愿景、工作方式、自身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她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要深刻认识社法委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围绕政治和社会、法制建设、港澳台侨等领域,努力为会中央提出有重大参考价值的协商议政素材;在调研课题的选择上,要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中心,既注重顶层设计,也注重吸取基层实践经验;在工作方式上,既要内外结合,充分汇集会内会外的资源、信息和人才,又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加强与相关部委和部门的联系;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高履职能力水平,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年来,社法委认真学习贯彻蔡达峰主席在新一届专委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在陶凯元副主席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体委员,围绕会中央建言献策和对外联谊工作大局,进一步深化认识、明确定位,发挥优势、认真履职,推动上下协作,加强自身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一、年度工作情况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专题调查研究
社法委的履职主要在社会、法制和港澳台侨领域,由于这三个领域专业差异比较大,为更好地完成履职任务,同时也使更多的委员能参与到社法委的调研活动中来,我们将全体委员按照所在领域分成三组,每组确定一个重点课题,组成课题组开展专题调研。
法制领域确定的重点课题是“关于加快制定国家司法救助法的研究”(课题组组长是社法委副主任沈腾,成员是社法委副主任沈开举,以及社法委委员施杰、简基松、刘洪杰,执笔人是沈腾)。陶凯元副主席亲自带队,分别赴广西、云南两地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与当地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民政、信访等相关部门深入交流;旁听当地法院司法救助委员会审理案件,参加司法救助金发放,入户走访受救助对象家庭,了解情况等。在调研基础上,课题组形成了《我国司法救助制度存在的不足与国家司法救助法的立法思考》《当前司法救助相关立法存在的问题》两篇建议信息,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司法救助法(草案)》,报会中央参考。
社会领域确定的重点课题是“社区治理问题与创新研究”(课题组组长是社法委副主任萧鸣政,成员是社法委委员方振邦、陆军,执笔人是萧鸣政)。课题组分别赴江西、河北、内蒙古三省区开展调研,入户走访了7个城市的18个社区或农村,与当地的街道(乡镇)、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民(村民)代表等进行了座谈交流,并收集了368份调查问卷,基本涵盖了社区治理的各类群体,获得了大量基层社区的一手资料。基于对不同地区的社区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比较,形成《社区治理问题与创新调查研究报告》,报会中央参考。
港澳台侨领域确定的重点调研课题是“关于加快落实台企台胞同等待遇的若干建议”(课题组组长是社法委副主任邓利娟,成员是社法委副主任全毅、张雅晶、傅天甫,以及社法委委员彭莉、郑霄阳、陈元勇,执笔人是彭莉)。课题组就如何加快推动31项惠台措施落实到位、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在福州召开座谈会,与当地台办、商务局、教育局、新闻出版广电局等相关部门人员以及台商代表深入交流,并赴上海、厦门、温州、昆山等地开展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加快落实台胞“同等待遇”的若干建议》,报会中央参考,同时还以会中央名义报送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台办等相关部门参考。
社法委委员在积极参与本委员会重点调研课题的同时,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本职工作或擅长研究领域,或积极参与会中央组织的专题调研,或有针对性地开展个人调研,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建议或社情民意信息。截至11月底,社法委委员通过各种渠道报送会中央的提案建议或社情民意信息共29篇,其中《民进信息》采用7篇;社法委委员提供的建议素材,作为会中央领导在“两高”座谈会、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发言使用。
(二)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
一是加强学习。在2月举行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邀请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胡仕浩、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光辉分别作了“两高”司法体制改革的政策解读,为社法委开展关于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究指明了重点和方向。
二是加强会内联动和会外合作。在会内上下联动方面,社法委到地方调研时会有意识地吸收调研地会内专家(或社法委委员)参与调研,如到广西和云南开展法制领域的调研时,分别邀请民进广西区委会法制专委会主任魏敦友、云南省委会社法工委委员褚武明和刘春晖等加入到课题组参与调研;或者根据需要共享调研成果,如社会组到河北就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开展调研,得到了民进河北省委会的大力支持,这个课题也是河北省委会非常关注的内容,调研结束后与河北共享了课题成果。在与会外合作方面,加强与“两高”的合作,法制组调研邀请了最高法赔偿办副主任祝二军、最高检刑申厅国赔办主任马滔作为特邀专家参与调研,在课题成果基本形成后,拟赴最高法、最高检征求意见,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系。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根据新一届社法委工作实际修订了工作简则,进一步明确工作定位。按照简则规定,举行主任会议和全体会议,研究确定全年工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重点课题组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各自的调研方案并依据方案实施开展等。
二、对进一步加强专委会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蔡达峰主席在专委会成立大会的讲话中强调,“专委会是在民进中央领导下开展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职能的工作机构”。紧紧围绕会中央工作大局和中心,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为会中央相关领域的建言献策提供素材,这应该是专委会工作的首要目标。在工作中,我们感到,专委会在各自领域的调研如何与会中央年度重点工作需求(如进海协商、年度大调研等)更密切地结合,是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目前社法委的做法是在年初召开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的主任会议上,邀请参政议政部的相关负责同志来介绍会中央的工作,但还是不够密切。建议会中央进一步研究,比如能否形成面向专委会的会中央建言需求的定期通报机制,比如每年能否面向专委会提出一些课题需求等,以进一步指导和引导专委会更好地服务于会中央履职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