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中央科技医卫委员会2018年工作汇报
2018年1月,十四届民进中央科技医卫委员会成立。新一届科技医卫委员会共有委员45名(比上一届增加10名),其中新提名委员19名,补充了新鲜血液,专委会的整体力量得到了增强。一年来,新一届科技医卫委员会在会中央领导和会中央参政议政部的领导与指导下,围绕会中央中心工作和专委会委员关心的问题,深入调查,充分研究,形成了一大批参政议政成果报送会中央。同时,继续围绕脱贫攻坚工作主题,科技医卫委员会今年在贵州、甘肃、山东多地开展了医疗帮扶、产业帮扶活动,为当地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深入调查研究,着力建言献策
(一)深入开展调研
7月,张雨东副主席带领委员赴广东开展“完善人才发展环境、培育造就创新型高水平人才队伍”调研。调研组先后在广州、东莞两市考察了广州天河人才港、东莞松山湖展览馆、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并召开了三场座谈会,分别与广东省、广州市、东莞市的组织、人社、科技、教育、卫计等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座谈。相关建议拟形成党派提案;9月,黄卫东主任带领本专委会农业方面相关专家胡京华、游锡火等赴甘肃民勤,就“村庄级小产区考察认定”问题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组以一村一品产业培育为切入点,以小产区特色产品认定为抓手,引进小产区认定机构和市场推广机构,对民勤9个村的小产区特色产品进行认定和推广,着力打造民进智力扶贫、产业扶贫的示范点。目前,甘肃省已经开会部署落实,并开展示范工作,受到新华网、人民网和中新网的极大关注。
(二)积极贡献智慧
在各位委员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医卫委员会参政议政成果丰硕。全年共有近20位委员提交各类素材二十余篇,大部分转化为参政议政成果。在民进中央2018年参政议政成果奖励中,科技医卫委员会共有14件成果、18人次获奖。张凤副主任参与完成的“着力增强创新能力”的内容,被选为党外人士座谈会发言;在民进中央提交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党派提案中,由科技医卫委员会参与完成的提案有13件。其中方中华副主任参与完成的《关于大力发展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提案》《关于完善跨境电商管理制度的提案》,霍勇副主任参与完成的《关于加快“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被选为全国政协重点办理提案,获民进中央参政议政成果奖励一等奖。另有党派提案8件获得二等奖、民进组提案2件获得三等奖。
二、发挥特色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科技医卫委员会有多名在各自领域业绩突出、影响力大的医卫专家,也有不少热心公益、有思有行的企业家,新一届委员会更是增补了多位医卫领域的知名专家,具有开展医疗帮扶、社会服务的优势。因此,科技医卫委员会继续围绕民进中央脱贫攻坚工作主题,创新思路、发挥优势,开展了多项医疗帮扶、产业扶贫活动,对被帮扶地区的脱贫攻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医疗帮扶促进诊疗水平提升
科技医卫委员会从2013年开始进行医疗帮扶工作。当年,姚树坤副主任带领中日友好医院相关科室主任、专家赴金沙县,对金沙县中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几年来,姚树坤副主任多次带队到金沙中医院进行义诊、带教查房等。在他的协调下,中日友好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技术、人才、管理、改革等方面,为金沙县中医院提供指导和帮扶,为把金沙县中医院建设成为管理规范、科室齐全、特色鲜明、诊疗技术一流的县级中医医院做了大量工作。
近两年来,科技医卫委员会的医疗帮扶工作主要是依托霍勇副主任、唐强委员发起的心血管公益专家联盟来开展活动。5月4日,在民进中央科技医卫委员会、民进山东省委会的支持与帮助下,心血管公益专家联盟在山东省威海市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举办了“2018年度基层医师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项目历时2天,组织了来自全国心血管领域的50余名顶级医护专家,为基层500余名医护人员送上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唐强委员携手公益企业为威海市立医院、威海市中心医院、荣成市人民医院捐助冠心病介入治疗医用耗材用于冠心病贫困患者救助。同时,联盟承诺为三家医院的基层医护人员提供免费的赴北京进修名额,所需的大部分费用由联盟承担。百余家媒体报道转发了相关活动的盛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7月,在社会服务部的协调下,唐强委员赴贵州省安龙县进行调研并开展公益义诊活动。调研期间,专家深入了解了安龙县的医疗环境并和院方进行座谈,设计了帮扶安龙县医院的基本框架思路:重点实施“基层医护人员双向培训百人计划”,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为安龙县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基层医护人员团队。8月15日,联盟成员赴金昌市永昌县,为当地的200余名基层医护人员进行公益性培训工作。金昌市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腹地,基层医护人员大量流失一直是该县的严峻问题。经过座谈、考察,联盟为永昌县医院从学科设立、人员培养的角度设计了可执行可落地的具体方案,得到了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和永昌县医院的高度认可。当地政府对此活动还进行广泛报道。
一年来,科技医卫委员会发起的医疗帮扶活动开展了三次,与贵州、甘肃、山东数家县级、地市级医院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培训各类医技人员近千人次,为当地医疗水平的提高及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产业帮扶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游锡火副主任与黔西南州民进合作,在当地建设黑山羊良种繁育基地,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该基地于2017年开始运营,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模式对当地农民开展帮扶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点”的模式是针对周边村寨的村民,让一个人(个体和家庭)的收益和幸福指数得到有效的提高;解决就业问题,就地打工收入比在外地打工收入不少的前提下照顾陪伴老人和孩子。该模式提供了50个就业岗位,普通工人月工资2500—3000元,带班组长村民工资3500—4000元,真正实现了造血式产业扶贫。“线”的模式即行业模式,目标是带动行业发展,让一群(群体)从事本行业的人,在本行业协会的指导及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经营模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当地的发展带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面”的模式即产业模式,目标是促进产业升级,种草养殖作为脱贫攻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企业作为产业链上的有效环节促进肉羊产业升级,在肉羊、肉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产业化水平得到快速提高。通过三种模式有效结合,该帮扶项目在当地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当地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关于专委会工作的思考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专委会工作的开展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委员积极性问题。多数委员本职工作繁重,或距离较远,参与专委会活动不够多或很少,是目前专门委员会开展工作的最大困难。多数情况下,委员做参政议政工作多数是仅凭个人的热情。会中央本身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仅凭个人热情做事的情况很难持久;并且,有热情工作的也仅仅是比较固定的几个人。
二是调研存在困难。调研方面的难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在调研选题方面,因为各位委员研究领域不一,导致选题比较分散,比较难形成大家都有兴趣的选题。另一个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因为专门委员会及当地民进组织资源有限、调研经费有限,调研存在不少实际困难,难以保证调研质量。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是充分调动委员积极性。能调动起积极性的因素有很多,但从专门委员会工作的角度来说,工作的使命感、荣誉感、个人的兴趣所在以及与个人工作的良好结合这几个方面非常重要。知识分子一般都有报效祖国的热情,我们应该努力让他们在参与参政议政工作时体会到使命感。及时反馈委员的成果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所起到的作用,增强委员的荣誉感。个人兴趣所在以及与委员工作的结合则需要我们在选题时要多征集委员意见,选择那些既是社会热点难点又与委员兴趣点及研究领域结合较好的课题。
二是加强对专门委员会调研的保障。专委会独自开展调研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可以尝试专委会与会中央参政议政部等部门工作相结合,联合开展调研。这样有利于利用民进组织的力量保障专委会调研,也有利于业务部门与专委会工作的相互促进。此外,建议尽量由联系分管专门委员会的会中央领导带队开展调研,这有利于调动委员的积极性,也可以保证调研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