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2018年工作汇报
2018年是新一届民进中央和专委会的开局之年,在新的起点上,教育委员会贯彻会中央的新要求,不断思考新使命,努力体现“新干劲、新气象”。紧紧围绕会中央参政议政大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充分发挥作用,在积极调动委员能动性的基础上,努力在老阵地作出新贡献,形成了一些高质量的成果,为民进中央参政议政提供有力支持。截至2018年10月底,教育委员会委员共有16人次参与会中央调研,全年共有91人次参与各项会议活动,提交各类成果60余人次。现将本年度教育委员会的主要工作与体会总结如下:
一、2018年工作回顾
(一)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今年是新一届教育委员会的成立之年,年初换届后,教育委员会的力量得到了明显增强。委员人数从37人增加到了51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从7人增加到13人,上届联络委员会民办教育组的一部分成员转到了教育委员会,使我们在民办教育领域的力量得到了加强。目前教育委员会12位兼职副主任中,4位来自基础教育界,3位从事民办教育,2位从事职业教育,2位主要研究高等教育,1位专注学前教育,人员结构较为合理。有利于教育委员会在各个领域开展工作,完成好会中央部署的各项参政议政任务。
(二)积极开展调研。上半年,教育委员会全面介入会中央重点调研,多位委员参与在湖南开展的“乡村教育文化发展中的治理问题”专题调研,并提交多份材料,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建议书得到了中共中央领导的批示。6月,庞丽娟副主席带队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开展了“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调研,调研的成果最终呈现在10月由民进中央和全国政协民族与宗教委员会合办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此次座谈会最重要的5个发言,民进占了3个。8月,我们受教育部委托,就“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调研的成果已经形成报告,计划呈报有关部门。今年下半年,教育委员会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工作中去,先后赴贵州、湖南、云南等地开展教育扶贫的调研,发现了基层教育扶贫中存在的很多问题。
(三)配合会中央,擦亮教育论坛品牌。协助会中央办好基础教育改革座谈会和中国教师发展论坛这两个品牌活动,一直是教育委员会的重要工作。今年,基础教育改革座谈会发生重大变化,由过去每年一次改为上半年聚焦义务教育发展,下半年聚焦普通高中教育。教育委员会全面参与到主题甄选、专家推荐和联系等各个环节。而且,在论坛和座谈会上,教育委员会的委员都有精彩的发言。尤其是今年11月刚刚召开的基础教育改革座谈会,主题为“普通高中:回到基础,提高质量”,聚焦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课程改革和多样化、有特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保障。会议讨论热烈,反响强烈。
(四)形成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在教育委员会全体成员的努力下,今年教育委员会成果丰硕,直接参与和提供材料的成果包括:2份建议书、1份全国政协大会党派口头发言、7份党派中央提案、12份报送政协的社情民意信息。
在按照工作规划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的同时,教育委员会还根据形势变化和会中央工作的需要参与了一系列时效性很强的活动。例如1月,针对教育部重大社科类选题征集活动,教育委员会各位委员群策群力,在短时间内提交了一系列选题;针对“开学第一课”引发的风波,教育委员会第一时间提交信息《应从“开学第一课”舆情事件中学到什么》;项贤明副主任在参与会中央的赴台活动后,提交了详细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发挥教育交流的作用做好对台工作》《台湾教育工作对我们的借鉴意义》两份信息。
教育委员会成员也通过各种形式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贡献力量。姚炜副主任和何强委员在凉山州实施国家扶贫办的“学前推普”重点项目,已经初见成效,明年将进一步推广到“三区三州”;李孝轩委员长期坚持教育扶贫,荣获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二、工作经验与体会
(一)把握重点、服务会中央大局是专委会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作为民进中央的工作机构,专委会的工作必然要服务于会中央的工作大局。教育是民进的主界别,是民进履职的主要领域,在教育领域民进必须拥有核心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委员会履职必须紧密围绕会中央的中心工作进行。2018年,教育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充分体现了这一方向。明年,教育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将进一步加强与会中央的重点调研、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议题全面对接,努力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
(二)以专委会成员为纽带,联系和发动广大会员建言献策。教育委员会是民进中央联系教育界会员的纽带,本届专委会的成员组成也体现了这一点。教育委员会有来自19个省级组织的委员,这些委员可以在当地发挥联系和团结会员的作用,将基层会员的心声通过社情民意信息等各种方式反映上来,让会中央能及时了解基层会员的思想动态和基层的情况。同时,这些委员可以发挥自身在当地的影响力,发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教育领域的建言献策工作中来。
(三)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在今年的主任履新发言中,教育委员会提出要建立三个机制:一是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对接机制;二是央地合作机制;三是与智库和研究机构的协同机制。从目前的情况看,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对接和沟通还比较顺畅。而从央地合作来看,中央和地方形成联合调研组开展专题调研也比较顺畅,明年可以尝试中央出题目,地方各自进行调研;与智库和研究机构的协同方面,教育委员会还需要深入探索。
(四)重视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委员会自身能力建设。民进中央各专委会作为参政议政工作实体机构,已经有多年的探索实践,应该进一步把专委会队伍建设和自身建设提到议程上来。要结合参政党履职的新需求,积极创造条件,创新体制机制,把专委会的队伍和能力水平提上去。第一,人才是第一资源,专委会成员作为参政议政的骨干,是民进的代表性人士,各级组织应进一步关心、支持专委会成员的成长与进步;第二,要改变极为松散的组织结构形态,试行任务和目标导向的管理体制;第三,要发扬学术民主,试行专家审核表决制;第四,要注重中长期任务规划,提高资政建言的系统性、整体性,注重自身课题、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专业和行业影响力,支撑会中央履职高水平。
当前,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我们每个教育人的追求。教育委员会将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积极履职,多献务实之策,多做有用之功,不断提升能力,为会中央教育领域参政议政贡献力量!